一去一回,必有诗意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窃以为,诗歌最主要的要素,是存于诗歌字里行间的诗意,这道理显浅,却是一滴泉水一样深。
  没有诗意怎么叫诗歌呢。
  山川万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其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一不是天地间最好、最美的诗歌。在清风翻动书页,明月跃上山冈之时,我看到诗歌的色彩,可以是淡蓝,可以是纯黑,可以是桔黄……如果是白色的,它可以是云朵,可以是生命中的一段空。年少时我常常独坐山冈,静静望着山那边的山那边遐想:那儿有一架上天的梯子,那儿是蔚蓝的大海,那儿是辽阔的草原牛羊在静静吃草,那儿有我想要的以及想不到的,都在。春日的绿草,秋天的红叶,潺潺的清流,奔腾的山峦,等等,无不滋长我年少的情怀。及后年长,黑色的岩石,峻峭的悬崖,也是我钟情的,这是成长带来的坚定和锋芒。雨中山水的缥缈和隐现,是无是有。风暴中万物的迅疾和张扬,雷闪的力量和光芒,都一一进入我的生命,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我一直都在努力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融入万物自然,怡情冶性,其中的体验、痛苦和快乐,进而达到的智慧和恩慈,成之于诗正是万物的样子。
  “万物的样子就是诗歌的样子,换言之,诗歌的样子就是万物的样子。”这是我多年前写的一篇小文的核心,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对一些读者关于诗歌的回答,也是回答得最多的回答,同时是唯一的回答。
  对于美术来说,有“从开始画得像,到画得不像,最后到画得像”之说。意思是刚开始画画的时候,画山是山,画水是水,画草木虫鱼是草木虫鱼,很像,这是第一阶段。画得不像,这是第二阶段,画者对山水鱼有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画了进去,所以不像。第三阶段是画得像,这时的“画得像”与第一阶段的画得像有了质的不同。此时的画者既画出了山水草木虫鱼的面貌本质,又加入了画者对山水草木虫鱼的独特认识,以及对这种认识的再认识。这时的“画得像” 不仅是形像更是神像。我想诗歌写作也是如此。
  从万物的样子就是诗歌的样子,到诗歌的样子就是万物的样子,这时的“样子”是画的第三阶段的“画得像”。因为作者进入了万物,又从万物中出来,对万物有了体察、有了通透的认识。既找到了一条通往万物的道路,又从万物那里出来,连接、搭建了另一条通达读者心灵的道路,两条道路皆不可缺。若道路单单是开通到达万物那里,显然是不够的,只得了一半。到达万物那里出不来,不能通达读者那一头,也不行,读者不知其所以言。这过程,考验作者体察万物的功力,需要作者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写诗是需要学养的,特别是人文方面的学养,对历史、社会、宗教、美学、艺术等等的感悟认知,尤其是对绘画、音乐等的认知。写诗要读书,要涉猎广泛,于此不断增强自己对万物通透的认知(觉悟),从中找到一条悟道,培养自己的情怀。
  觉悟很了不得,是修身养性的最高途径。有了悟道,一个人才有了诗意,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发现诗意把诗意写成诗歌,除却对万物有通透认识(觉悟)之外,就看语言表达方式了。“诗到语言为止”有其深刻的正确性。语言是一首诗的血肉,是一棵树的枝叶,更是存在于一个人或一首诗或是一棵树的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风。
  文如其人,古人如是说。常听人们说某某作家有才华,某某诗人有才华。其实,情怀才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的最大才华。情怀有深有浅,各人造化。一个人有了情怀,其作品才有气息,让人读来不至于如同嚼蜡,让人感到作品中有风拂面,鲜活生气出现,就像一棵树有风吹拂,生动多姿。一首诗有了气息才会产生气韵,反复回荡,久久挥之不去。而气韵和品味的逐渐生成,进而厚重广阔,一个诗人或一部作品就有了自己的气象。气息、气韵、气象,这渐进的生成是一个优秀诗人或一部作品出世的历程,这一切又源于一个人的诗意。
  从一到一万,可能不难;从一万回到一,可能很难。万物通透,回到简单,就是一滴泉水经过江河湖海,时光淘洗再做回一滴泉水的澄澈。一去一回,必有诗意。
其他文献
玩泥巴的孩子  陶艺馆里,玩泥巴的孩子  童心塑成一只只圆润的泥碗  我真想告诉他们  我们这些人,也是泥巴做的  我们这些小泥人,在女娲手里  原本没有不同,只是后来  活成人的样子后,才有了贵贱之分  有些人生来就脚不沾泥  有些人注定一辈子面朝黄土  像这些铜雕的窑工,匍匐在烟薰火燎中  他们只记得太阳是泥巴做的  正在烧制、淬火,说不定哪一天会爆裂  而月亮,一只盛饭的大碗,大部分时间是残
我立万古危楼  我立万古危楼  仰视巍峨玉龙  我立雪山顶峰  环视茫茫苍穹  往事越千年  威武挥鞭  漫道雄关  建树奇功  伏虎豪情  凌云壮志  乐上东海钓鱼  闲到南海观景  喜看东升旭日  照遍全球  稻 穗  生命可贵  恩泽天高  我愿长成一株稻穗  不负春风春雨  不负高天厚土  吐缕缕清芬  结粒粒精华  汉 字  汉字  中华文脉之根  华夏文明之源  几十年的专注  求得方
我常常半夜从志书里出来  背着沉重的行囊一个人赶路  志书上的地图、村庄、邦国  都没有明确的路标  我一个人走得很累  有时会碰到一头驴  它也只是抬头看看你  灰灰的眼睛看着天空  有时会碰到一头牛  不管水牛黄牛  它们都大摇大摆,把你的速度踩在命运里  有时碰到一只骆驼  它也许心地善良  会把藏在驼峰里的水  挤出来给你解渴  有时会碰到一只蚂蚁  它走得很慢  也走得很累  它身上背着
出生地  我走了六十一年  走过很多很多的地  居住地六个  读书地七个  工作地九个  旅行地四十八个  那也没有稳住生命的脚步  父母在陪伴我大半生后  也撒手人寰  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地  唯有你,把我连筋带骨连名带姓  死死地绑在这个老江湾  让我,不管走到哪儿  填写哪张表  都得一气呵成把你填上  还不能落下一粒土:在这儿  我呱呱落地那天  就像一只小绵羊,跪在那儿  嗅着三江口的风 
暮色里,月光入侵。虚掩之门  被风推开,那个曾经抬头看一眼青山  却又摁倒春风的少年,在火焰的指引下成为了  第一个偷得经书的人  “一切,都是倒置的”  他一次次划开土地,泥流,和石沙的背部  抽出雨水之杖,对着青天白日的影子,高声叫卖草木之骨  直到承载灵魂万物的天体  镣铐加身,虚掩之门,被俗世的蔷薇关闭  黑 夜  常有大雪,封住村庄的柴门  故乡以外,苟且偷生的人,等着热血变冷  落魄的
树被自己的树冠压得喘不过气来  树被自己的树冠压得喘不过气来  白云在天空  一会儿变成飘逸的城堡  一会儿变成草原上奔跑的羊群  阿0张开双臂  抓住黄昏的尾巴 一抖  无数的蝙蝠  环绕着落日  一轮明月高挂天际  桂花树下闻花香  香从一朵朵桂花溢出  瞬间把我包围  浮世那些腐朽的气味  荡然无存  花香的瀑布在树梢荡漾  洗涤我的肉身和灵魂  这一生  仅有这一次沐浴  足矣  想想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