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们当下学校道德教育正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教育效果不佳,教育方法不当,道德教育过于知识化。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转型中的社会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是切实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切实转变道德教育观念;切实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境;原因;出路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无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某些专业化的学科知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外,还必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国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学校培养的人的规格,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然而在当下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却正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那么当下道德教育存在什么样的困境?原因是什么?出路何在?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1.教育效果不佳
不佳的效果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学生层面,一个是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首先体现在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导致很多学生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和逆反。当讲到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等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不关注等情况。其次体现在学生的知行不统一。知行不统一表现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落后于道德认知水平。
教师层面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角度存在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教师以正面方式教育,学生会认为教师在唱高调,脱离实际,要求太高,难以做到;如果教师以学生更能接受的内容教育,可能偏离了教育方向,违背了教育目的。这样会使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却往往教育双方都表现得欠佳,教育效果不好。
2.教育方法不当
①道德教育过于知识化。道德是否是可教的呢?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推论出道德是可教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必要的道德知识,就可以形成美德。但实际上,将道德作为一种知识,认为掌握了这种知识就会形成美德的认识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是科学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致力于将道德化约为一套知识体系,根据不同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加以取舍,意在通过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使他们能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然而,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化并通过其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选择、认可、吸收、内化的过程。实际上道德除了知这个要素外,还有情、意、行等其它部分,但当下学校中似乎更重视“知”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学校所传授的这个“知”就一定能为学生所接受吗?学校所宣扬、提倡的道德总与社会是一致的吗?显然,从现实的情形来看,这是难以成立的。因此,过于注重知识化的道德不得不面对来自现实的无情的挑战。
②道德教育过于注重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当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尤重外在规范的强制作用和约束规制,也即更注重对道德行为的约束,强调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从各种各样的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到严格的班级纪律,都可明显的看到这一点。诚然,强制性的约束对于人的成长是必需的,它会使人懂得准则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行动界限,对于个人顺利的社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实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对规范的遵从,却缺乏意义的阐释,学生不能明确规则的意蕴,因而过多的强制与约束反而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抗与蔑视。实际上,将道德教育视为道德规范的灌输、行为的训练,是本质主义在道德领域的表现。
二、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挖掘出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这些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在儒家被称为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舍利取义。这里的义指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墨家强调“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主张在社会层面讲究公利,即天下之利,社会利益。这些内容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多次遭到批判,连同那些精华部分也长期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了恩格斯所说的“在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也倒掉了”,所以历史的道德精华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曾有过一段极左路线,脱离了社会实际,形成一种“假、大、空”的状况,在新时期也被人们所不接受,所摒弃。如此看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把历史的割断了,现实的又摒弃了,道德出现了真空。而人的思想如果不能被正确的、好的内容所占领,就会被不正确的思想所控制。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转型中的社会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GDP连年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使得我国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进一步面向国际开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我们现在就正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转型期内,我们的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全方位的开放,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多元价值并存,不同思想争鸣,是当代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真实写照。传统的与现代的并立、西方的与本土的共存,原来社会所固有的一元价值观逐渐被打破,多元的价值相互竞争,不同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而新的文化体系尚未建立,这种情形在社会学中被称为“失范”,我们目前事实上就正处于这样的一种失范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失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很容易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相应的,道德评价的标准也不再是一维的,而是呈多元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道德标准在这样一个时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
1.切实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针对我国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的道德教育的现状,首先,德育为首的地位不能变,但在德育过程中要讲求实效,制定切实有效的、持久的、具体的措施,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将德育切实落实到位;其次,我国的德育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借鉴吸收外国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三,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调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最后,要将德育的地位从单纯口号上“首要”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切实转变道德教育观念
学校要转变道德教育知识化的思维方式,要懂得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必要条件。再美妙的道德知识,如果学生从心底里进行拒斥,对学生来说它们也只是无效的知识。因此,要更加注重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也就是说,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更注重心灵的陶冶、精神品质的提升和意义世界的建构。
3.切实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具有高度融合力和生命力、能够承担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重任的文化形式。主流文化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道德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包含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积淀着民族独有的情感、精神面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魂。在我国的当前社会中,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道德教育必须彰显民族文化,突出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汪红梅.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困境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1(2).
[2]姜世健.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境;原因;出路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无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某些专业化的学科知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外,还必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国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学校培养的人的规格,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然而在当下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却正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那么当下道德教育存在什么样的困境?原因是什么?出路何在?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1.教育效果不佳
不佳的效果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学生层面,一个是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首先体现在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导致很多学生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和逆反。当讲到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等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不关注等情况。其次体现在学生的知行不统一。知行不统一表现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落后于道德认知水平。
教师层面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角度存在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教师以正面方式教育,学生会认为教师在唱高调,脱离实际,要求太高,难以做到;如果教师以学生更能接受的内容教育,可能偏离了教育方向,违背了教育目的。这样会使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却往往教育双方都表现得欠佳,教育效果不好。
2.教育方法不当
①道德教育过于知识化。道德是否是可教的呢?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推论出道德是可教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必要的道德知识,就可以形成美德。但实际上,将道德作为一种知识,认为掌握了这种知识就会形成美德的认识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是科学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致力于将道德化约为一套知识体系,根据不同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加以取舍,意在通过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使他们能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然而,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化并通过其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选择、认可、吸收、内化的过程。实际上道德除了知这个要素外,还有情、意、行等其它部分,但当下学校中似乎更重视“知”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学校所传授的这个“知”就一定能为学生所接受吗?学校所宣扬、提倡的道德总与社会是一致的吗?显然,从现实的情形来看,这是难以成立的。因此,过于注重知识化的道德不得不面对来自现实的无情的挑战。
②道德教育过于注重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当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尤重外在规范的强制作用和约束规制,也即更注重对道德行为的约束,强调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从各种各样的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到严格的班级纪律,都可明显的看到这一点。诚然,强制性的约束对于人的成长是必需的,它会使人懂得准则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行动界限,对于个人顺利的社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实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对规范的遵从,却缺乏意义的阐释,学生不能明确规则的意蕴,因而过多的强制与约束反而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抗与蔑视。实际上,将道德教育视为道德规范的灌输、行为的训练,是本质主义在道德领域的表现。
二、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挖掘出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这些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在儒家被称为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舍利取义。这里的义指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墨家强调“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主张在社会层面讲究公利,即天下之利,社会利益。这些内容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多次遭到批判,连同那些精华部分也长期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了恩格斯所说的“在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也倒掉了”,所以历史的道德精华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曾有过一段极左路线,脱离了社会实际,形成一种“假、大、空”的状况,在新时期也被人们所不接受,所摒弃。如此看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把历史的割断了,现实的又摒弃了,道德出现了真空。而人的思想如果不能被正确的、好的内容所占领,就会被不正确的思想所控制。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转型中的社会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GDP连年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使得我国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进一步面向国际开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我们现在就正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转型期内,我们的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全方位的开放,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多元价值并存,不同思想争鸣,是当代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真实写照。传统的与现代的并立、西方的与本土的共存,原来社会所固有的一元价值观逐渐被打破,多元的价值相互竞争,不同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而新的文化体系尚未建立,这种情形在社会学中被称为“失范”,我们目前事实上就正处于这样的一种失范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失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很容易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相应的,道德评价的标准也不再是一维的,而是呈多元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道德标准在这样一个时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
1.切实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针对我国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的道德教育的现状,首先,德育为首的地位不能变,但在德育过程中要讲求实效,制定切实有效的、持久的、具体的措施,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将德育切实落实到位;其次,我国的德育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借鉴吸收外国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三,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调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最后,要将德育的地位从单纯口号上“首要”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切实转变道德教育观念
学校要转变道德教育知识化的思维方式,要懂得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必要条件。再美妙的道德知识,如果学生从心底里进行拒斥,对学生来说它们也只是无效的知识。因此,要更加注重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也就是说,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更注重心灵的陶冶、精神品质的提升和意义世界的建构。
3.切实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具有高度融合力和生命力、能够承担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重任的文化形式。主流文化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道德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包含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积淀着民族独有的情感、精神面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魂。在我国的当前社会中,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道德教育必须彰显民族文化,突出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汪红梅.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困境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1(2).
[2]姜世健.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