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地理难学,部分学生对地理产生冷漠、厌倦或畏惧等情绪,如何将这些学生拉回地理课堂,重新认识地理,认可地理,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做:
一、让地图 “活”起来
教材中有很多所谓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些读图训练。诚然,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关键,许多知识必须以地图为载体,因此培养读图能力非常关键。但是这样的活动无法使课堂变得活跃,也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要想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就必须把挂在黑板上的地图变“活”。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等知识时,要让学生上台把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找出来,把名称标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多媒体软件,在空白地图上设计动画,让学生点击,或做成拼图。另一种是在常态课上,使用挂图,教师将名称或地理事物轮廓画在白纸上,让学生用磁铁将其吸附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竞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这样做比仅仅指图要有意义的多,也符合初中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
二、降低难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这是在备课时所要贯彻的一大原则,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将重难点了然于心,做好取舍工作。每节课的内容不能多,重点知识集中讲,非重点就省略或一句带过;教材中的活动和案例不要全用,要认真挑选出好用的有用的材料;难点问题简化讲或是留到复习时再讲。这样先易后难,让学生尝到甜头,有信心继续学习。例如:讲亚洲的地形时,不需要让学生看图6.5中显示的所有地形名称,因为即使看了也记不住,教师只要引导他们重点观察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然后观察图上中间和四周的颜色及其所代表的海拔范围,就可以得出地形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其他的地形则分散到后面的章节中去学习,待到总复习时再将它们整合到一幅地形图中,形成知识结构。
这一原则在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学生刚刚接触地理,万不可给他们增加记忆负担,有许多的知识可以留到区域地理中再具体学习和分析,例如气候类型。
三、规范地理学习的步骤
在使地理课堂变得有趣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果仅仅让学生觉得地理课堂很有趣还不够,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地理是“玩玩、乐乐”的学科,不用像语数英那样在乎学习效果,学过就算了。如此一来,教学效率仍得不到提高。
因此,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安排预习——听课——课堂笔记——课堂总结——作业——复习这几个环节。当然,这里所说的几个环节并不像语数英那样的正统和规范,靠学生自觉去履行,因为我们无法让学生像重视语数英那样重视地理。这些环节的安排需要以地理教师为主,由教师精心安排,将几个环节融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在尽量不让学生感到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完成。
【预习】例如,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做“小小旅游向导”,介绍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区域的地理位置概况,包括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还可以将本节教材中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设计成竞赛题,并适当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去比拼,既解决了知识点的整合问题,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每节课的总结和复习阶段。
【做笔记】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指导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课堂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更重视地理。而这就要求教师的板书要有很强的结构性,要合理安排板书,字迹要工整规范。
【课堂总结】“地理重在总结”。课堂总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作业】每节课的作业不用很多,以填充图册为主即可,但要将它充分利用起来。初中生自觉性差,因此可先让学生填充图册将答案撕下,由教师保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出教学的效果,趁热打铁,补缺补漏。
四、用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艘承载知识的航船,那么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是这艘船的舵。每个教师的课堂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这种设计最终能否收到好的效果,还是由教师语言的恰当性和艺术性来决定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例如太仓实验高级中学的万耀平老师,以下是学生收集的万老师语录:
“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与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着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
——海陆间循环
“岩石熔化成岩浆的过程就是重新投胎的过程。所有的岩石,当他们厌倦岩石生涯的时候,都可以借外力回到地下,重新投胎。”
——岩石圈物质循环
这位老师就是凭借在上课时的连珠妙语而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使得一些原来不爱地理的学生都变得喜欢地理了。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精心揣摩自己的教学语言,想想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当然,并非人人都具备万老师的这种语言天分,因此,新教师要做的一大功课就是一定要不间断地加强自己语言能力的培养,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多练,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日积月累,一定能渐渐赢得学生的心。
总之,让地理变得好学,让学生好学地理,应该成为地理教师成长道路上不变的指向标,是鞭策我们不断探究与反思,不断求新求变的动力。
一、让地图 “活”起来
教材中有很多所谓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些读图训练。诚然,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关键,许多知识必须以地图为载体,因此培养读图能力非常关键。但是这样的活动无法使课堂变得活跃,也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要想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就必须把挂在黑板上的地图变“活”。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等知识时,要让学生上台把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找出来,把名称标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多媒体软件,在空白地图上设计动画,让学生点击,或做成拼图。另一种是在常态课上,使用挂图,教师将名称或地理事物轮廓画在白纸上,让学生用磁铁将其吸附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竞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这样做比仅仅指图要有意义的多,也符合初中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
二、降低难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这是在备课时所要贯彻的一大原则,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将重难点了然于心,做好取舍工作。每节课的内容不能多,重点知识集中讲,非重点就省略或一句带过;教材中的活动和案例不要全用,要认真挑选出好用的有用的材料;难点问题简化讲或是留到复习时再讲。这样先易后难,让学生尝到甜头,有信心继续学习。例如:讲亚洲的地形时,不需要让学生看图6.5中显示的所有地形名称,因为即使看了也记不住,教师只要引导他们重点观察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然后观察图上中间和四周的颜色及其所代表的海拔范围,就可以得出地形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其他的地形则分散到后面的章节中去学习,待到总复习时再将它们整合到一幅地形图中,形成知识结构。
这一原则在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学生刚刚接触地理,万不可给他们增加记忆负担,有许多的知识可以留到区域地理中再具体学习和分析,例如气候类型。
三、规范地理学习的步骤
在使地理课堂变得有趣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果仅仅让学生觉得地理课堂很有趣还不够,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地理是“玩玩、乐乐”的学科,不用像语数英那样在乎学习效果,学过就算了。如此一来,教学效率仍得不到提高。
因此,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安排预习——听课——课堂笔记——课堂总结——作业——复习这几个环节。当然,这里所说的几个环节并不像语数英那样的正统和规范,靠学生自觉去履行,因为我们无法让学生像重视语数英那样重视地理。这些环节的安排需要以地理教师为主,由教师精心安排,将几个环节融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在尽量不让学生感到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完成。
【预习】例如,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做“小小旅游向导”,介绍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区域的地理位置概况,包括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还可以将本节教材中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设计成竞赛题,并适当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去比拼,既解决了知识点的整合问题,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每节课的总结和复习阶段。
【做笔记】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指导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课堂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更重视地理。而这就要求教师的板书要有很强的结构性,要合理安排板书,字迹要工整规范。
【课堂总结】“地理重在总结”。课堂总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作业】每节课的作业不用很多,以填充图册为主即可,但要将它充分利用起来。初中生自觉性差,因此可先让学生填充图册将答案撕下,由教师保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出教学的效果,趁热打铁,补缺补漏。
四、用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艘承载知识的航船,那么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是这艘船的舵。每个教师的课堂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这种设计最终能否收到好的效果,还是由教师语言的恰当性和艺术性来决定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例如太仓实验高级中学的万耀平老师,以下是学生收集的万老师语录:
“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与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着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
——海陆间循环
“岩石熔化成岩浆的过程就是重新投胎的过程。所有的岩石,当他们厌倦岩石生涯的时候,都可以借外力回到地下,重新投胎。”
——岩石圈物质循环
这位老师就是凭借在上课时的连珠妙语而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使得一些原来不爱地理的学生都变得喜欢地理了。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精心揣摩自己的教学语言,想想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当然,并非人人都具备万老师的这种语言天分,因此,新教师要做的一大功课就是一定要不间断地加强自己语言能力的培养,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多练,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日积月累,一定能渐渐赢得学生的心。
总之,让地理变得好学,让学生好学地理,应该成为地理教师成长道路上不变的指向标,是鞭策我们不断探究与反思,不断求新求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