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毁掉的父子温情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已经逐渐被新的社会价值观所取代,各种女权主义的兴起,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已经威胁到了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这种冲击给男人带来了新的变化,也让他们适应新的角色,比如男人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养育者,成为孩子的“母亲”,而不是“父亲”,但是父亲的概念并没有重新定义,现代仍有许多中国男人无法同时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温顺体贴的家长,又是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他们认为两种角色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在中国近代的许多名人传记中,都记述过这样一个父亲形象,不苟言笑,冷酷无情,与子女保持距离,不宠爱,更不会与孩子们亲昵,他对儿子唯一表示关心的方式就是督促他的学业,规划他的人生。这种传统文化中的父子关系造就了无数才子,也毁掉了无数温情时刻。
  如果你稍微留意下,很多人晚年回忆自己的父亲多少都是以温情的笔触书写,用文学美化了那个威严、不通情理的父亲:仿佛父亲早年的苛刻是良苦用心,别有用意,只是为了自己以后的成功煞费苦心而已。在这样的传统之下, 不难理解2010年5月,为何季羡林的独子季承出版了《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会震惊世人。
  季承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通过那本传记,我们了解到季羡林对外人,不管是谁,一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对家里人,总有点冷若冰霜。孩子们的事情,一律不闻不问。季羡林的继母过世,住院的二十多天内,他一次都没有前往探望。这之后的七年间,季承的姐姐、母亲、姐夫也相继去世,伴随季羡林数十年的秘书李铮也被季羡林冷落,对于这几位家人和亲近的人,季羡林一直表现比较冷淡。
  季氏父子之间更是裂痕深远,1994年2月,父子俩因为一盆君子兰闹翻决裂,此后十三年没有任何来往。直到季羡林去世前的八个月里,季承才重新探望和照顾季羡林。季承认为父亲道德高尚,情操丰富,勤奋刻苦,朴实无华,爱国爱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然,受人敬仰。但是,作为一个常人,他的性格是复杂的。
  实际上,这又跟季羡林本人的早期经历有关,他幼年过继给叔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以至于他后来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生前身后都深陷种种纠纷之中。
  这对多年来剑拔弩张的父子在诀别的最后时刻选择了情感认同。有人会揣测儿子惦记着父亲的遗产,有人会赞同这种父子之间情感的联系。其实无论什么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季羡林的病危,也许父子之间的关系仍然处于冷漠而尴尬的阶段。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父亲是一个权威型的人物,他的存在代表了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力量,而儿子的存在被视为威胁,他们一方面互相争夺母亲的爱,同时还互相敌视。父与子之间的冲突被视为一种永恒的冲突:一方面儿子会敬畏父亲,并努力成长摆脱父亲的阴影;另外一方面,父亲会感受到儿子成长的威胁,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终究会被替代的危机感。但是这种冲突会有和解的一天,即当儿子成了父亲,当父亲已经衰老,不存在威胁的时刻,父与子之间才可能缓和这种危机。
  而对中国人来说,国学大师与自幼缺少父爱的儿子还是时代的缩影。近一百年来的中国既是一个父权丧失的时代,又是父子关系重建的年代。从辛亥年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家庭中父子关系的变迁经历了一个越来越激进的过程,最初是父权的丧失,继而是“五四”一代尝试对父子关系进行完全的革新。而后,在大时代的动荡之中,父子关系在全面政治化的空气中被异化,年轻人在政治的高压下对上一代进行彻底否定。直至1980年才开始重建父子间的温情关系,而市场化改革又将父子关系推到了冲突的位置上。总而言之,在新文化与旧文化交替的转型期,父子常常要通过非此即彼的选择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中国的社会中,父与子之间相处最容易应该是在儿童期,一旦进入到青少年,这种父子之间的温情很快会被一系列严厉的要求遮蔽,父亲不是一种温情的形象,他是男权社会的权力象征,他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致使其日益成为一个强悍外壳包裹下的孤独灵魂。
  翻译家傅雷和傅聪的故事仍是最让人感慨的案例。为了把傅聪培养成才,傅雷几乎可以说是冷酷无情,不择手段,甚至不少打骂。傅聪长到20多岁了,傅雷还在不厌其烦地跟傅聪讲,跟长辈讲话时双手要下垂,进屋时,要把围巾、外衣挂在衣帽间,吃西餐时刀和叉不能发出碰撞声。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让傅雷自己也觉得痛苦:“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
  可是如傅雷所说,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目前来看,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关系中,父亲在家庭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通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不是通过照料孩子来实现的,严父慈母仍然是被广泛接受的思维套路。但可喜的是,我们也已经看到中国有越来越多父亲接受了平等、独立的父子观念。小说家汪曾祺写过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散文记录了他的父亲,也记录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汪曾祺的父亲是一位很有趣的父亲,很随和,没有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他关心儿子的学业,但不强求。汪曾祺的作文好,他就拿出去给人看,四处炫耀,数学成绩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及格就行。汪曾祺说他十七岁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在一旁瞎出主意。他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父亲喝酒,给他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父亲一根他一根。父亲还总是先给他点上火。
  当汪曾祺自己成为父亲之后,“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汪曾祺说:“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根据眼见到的现实,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汪曾祺的父子关系模式相信会在未来的中国更加普遍。
其他文献
春天近了夏天还会远吗?你大概已渴望着成为轻盈衣衫之俏女俊男吧,更渴望熟悉的人夸你“呀,你瘦了!”可心急吃不得热豆瘸,还是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将一个冬天尤其是经历春节后养起的三五公斤肥膘减掉吧。    与美食作战    很多人本来就有一个美丽的误会,以为只要是吃素,吃多少都不会肥,其实这就大错特错,特别农历新年的餐桌上,当中就有不少食物比肉更高油分,同样会致肥,比如油豆腐、面筋等,同样是用油炸出来
期刊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自我测验    当别人用以下哪种形容词赞美你,会让你心甘情愿贴上这个标签,还会
期刊
EVA泡棉材质的平面加上一个铆钉和两道流畅的裁切线——金山元太和金山千(Gents &Chie Kanayama)这个设计帮我们圆了一个关于旅行拖鞋的便携与美观兼得之梦。
期刊
时下网络阅读最盛行的是什么?时下中国出版业最火爆的出品是什么?  那就是事关官场内幕与真相的小说,姑且称之为新官场小说。通过阅读,我们既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得以窥视高台幕后的平凡,大院深处的风景,也可以举一反三,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所在的这个场——无论官场,商场,还是职场,情场。  对职场中人来说,虽然口口声声自称OFFICE人士,却绝不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手上活儿。人在江湖,跟人在地
期刊
我和我的女朋友们几手每周煲一次电话粥,每月碰一次头。像《欲望都市》里的女人一样,女朋友们个性迥异,外型时髦、打扮讲究。有句老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当五个单身女人聚一起的时候、语音几乎没有一刻停歇。碰头的三步曲一般为“下午茶,晚餐,泡吧。”    最近,人人开始学厨艺。这又是那个最会煲汤的女人害的,总得意的说起一锅汤对男人如何的诱惑,如何的让他们甘当保姆、司机兼保安-旁边几位听得心痒痒。纷纷开始弃
期刊
阳春三月好,春游踏青草若要愉快行,数码少不了。  去春游,除了带上钱,当然也要带上各式数码装备来丰富自己的行程,我给你推荐一下,上不上眼,您自便。
期刊
阳光灿烂的三月。你可以在比萨香脆的回味中。充分体验到异域的风。情:地中海的碧海银沙,阿尔卑斯山区的湖光山色,维苏威火山滚烫岩浆,威尼斯城的桨声灯影……你甚至可以带上比萨去郊游,记住第一口春天的美妙滋味……
期刊
近年,帕丽斯·希尔顿的名字获得了比大多数明星更多的点击率。  虽然她仅仅只是康拉德·希尔顿的曾孙女,却可以瞬间在“百度”里找出232,000篇网页。
期刊
《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屡次在全国创下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纪录。为何它能在中国和韩国流行?  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缺席”在东亚国家比较常见,父亲主要承担一个家庭中赚钱的责任,而抚育孩子则被视作母亲的任务,这导致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往往是缺失的,才有了如此之多对“父子亲密关系”的共鸣与期待。  我们观察了中国知名企业家的父子关系,企业家们尽管有“子承父业”的压力,传递事业和价值观的动力要强于
期刊
01 父亲的形象  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做父亲的人,几十年前其实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年龄渐长,往事大概也渐渐忘得差不多了。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这本《我曾以为父亲是上帝》,撷取众人的回忆,勾勒出不同的父亲形象,也让读者慢慢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对父亲的种种骄傲、期待、失望,与怨恨。当记忆慢慢浮现,父亲们或者可以就此明白,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又不该做哪些事。  和保罗·奥斯特的“上帝”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