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叶排长咱闽东的叶诚忠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崇高品德人称颂,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看过京剧《沙家浜》的应该都知道,它的剧情是从新四军“十八个伤病员”来到沙家浜养伤开始的。
  所谓的“十八个伤病员”,是文艺作品中的说法。据悉,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西撤,在阳澄湖畔留下的伤病员其实有36位,其中有34位为闽东籍。《沙家浜》中叶思中叶排长的主要原型,来自福建宁德的一只猛虎——叶诚忠便在其列。
  一根扁担与水凳藏身
  “江抗”东进时,叶诚忠任排长,英勇杀敌,屡立战功。1939年9月,在与悍匪胡肇汉(据说为《沙家浜》中胡传魁原型)所带领的“忠义救国军”展开自卫反击战时,叶诚忠不幸负伤,被留在苏州阳澄湖地区养伤。后来他与同在当地养伤的另外35位伤病员,作为骨干发展起了新“江抗”,在江南东路地区形成了一支新的抗日武装力量,继续战斗,成为“芦荡火种”。
  “军民鱼水情”是《沙家浜》重点表现的一大主题,而现实中的这36位伤病员,同样与当地老百姓建立起了难舍难分的鱼水浓情。
  沙家浜至今还流传着叶诚忠与一根扁担的佳话。
  当初留在沙家浜的伤病员,经常帮助老百姓干活。听说村子里有户姓杨的老太太家里缺少劳力,叶诚忠就领上几个轻伤员上老太太家帮忙收稻子,没想到,却把人家的一根扁担给挑断了。
  叶诚忠二话不说,托人上街买了根新扁担赔给杨老太。你说这做了好事还赔东西,人杨老太当然是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了。叶诚忠坚持将扁担赔给了她,并对杨老太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损坏东西要赔是我军的纪律。”
  而人民群众也一样支持抗战战士。他们不仅积极掩护战士们进行隐蔽治疗,更是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诚如《沙家浜》唱曲《军民鱼水情》所唱:“待同志亲如一家,精心调理真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张家浜后方医院的医士蒋淑芳便是这般。
  这位热心的女医士不仅替伤病员换药送水,还帮他们置备鞋袜,缝补浆洗,方方面面都精心照料伤病员。正值寒冬腊月,她每每抱一大堆换洗的绷带、被子到河边搓洗,手总是冻僵冻紫。叶诚忠于是来到河边想帮忙分担些,不想,远远竟望到了汉奸领着一鬼子进村了。
  因为地势空旷,叶诚忠这会儿可是“前有追兵,后无退路”了。慌乱中,他瞥见了岸边的洗衣水凳,急中生智,当即抱起绷带躲到水凳底下。蒋淑芳也机智地拉开被单将叶诚忠的身子密密实实地遮盖起来,不慌不忙地继续洗被子。叶诚忠幸而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逃过了一劫。
  《沙家浜》名段“智斗”中的“水缸藏身”情节,据说就是由此而来的。
  虎将长眠小官庄
  当然,作为一名闽东老将,叶诚忠的战斗值也是杠杠的。他以猛打、猛冲、猛追的战斗作风,成为队伍中有名的“三猛”虎将之一。道是“虎将无犬兵”,其所在的五十二团亦是勇猛非常,且长于野战,战斗力强,遂有“江阴老虎”之美誉。
  战斗作风虽猛,抗战环境虽艰,但叶诚忠也绝不允许自己不修边幅。“他的衣服很旧,却总是那么干净,”当初与叶诚忠并肩作战过的新四军老战士陈中新回忆道,“见过叶诚忠的人都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此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叶诚忠仍是以这样器宇轩昂的青松般的战士形象,屹立在战友们的记忆中。
  为了开辟江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伤好后的叶诚忠任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副营长,奉命挺进苏北,和营长陶祖全一起,浴血奋战在江都、高邮、宝应地区。1944年1月5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在解放宝应大官庄的战役中,叶诚忠胸部中弹牺牲,从此长眠于大官庄旁的小官庄。
  回忆起叶诚忠牺牲时的情景,当年任五十二团一营通讯班长的沈喜福老泪纵横。
  那场战斗是在当夜十一点打响的,一营前锋主攻。不幸的是,战事开始没多久,冲锋在前沿阵地的营长陶祖全即中弹牺牲。噩耗传来,叶诚忠悲痛中咬牙接下重担,迅速组织率领展开新一轮的攻势,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一直冲锋在最前线。
  然而在他接近敌堡之时,敌人的一颗子弹生生地止住了他的脚步。弥留之际,他耗尽最后的力气,艰难地从口袋中摸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交给将他背上小船要送他回后方医院的沈喜福。
  “我是个孤儿,党就是我的母亲,新四军就是我的家,请代我把这些交给党组织,拜托了。”这是叶诚忠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正副营长相继阵亡,一营当真是“恸哭六军俱缟素”,众战士痛极、怒极,但还是要继续战斗。到底是哀兵必胜,悲痛的一营战士果不负其名,以猛虎之势扑向敌军据点,最终解放了大官庄。
  而为了纪念叶诚忠,当时的中共宝应县委决定,将大官庄一带的躲羊镇更名为“诚忠乡”(现为“诚忠村”),新四军五十二团也特作歌曲《我们勇猛地跟进》,以纪叶诚忠以及先他牺牲的陶祖全。
  《沙家浜》的叶排长,在文艺作品中留了名;而他的原型叶诚忠,也永久地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其他文献
上海文化圈中的模范家庭  我的父亲邹韬奋是一个幽默又有情趣的人。他喜欢看电影,在一些聚会场合,还会去模仿卓别林的表演,逗得朋友们很开心。有段时间他还学跳舞,平时锻炼身体常做一套健身操。父亲幽默的性格也遗传给了我的两个哥哥。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开玩笑。  父亲最早的翻译作品是三本恋爱小说,而且都是异国恋情,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一篇他写的译后附记,表达他自己关于婚姻、家庭等问题的看法。  我的母亲
期刊
今年8月2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不少民众选择在这一天办理结婚登记。然而,福州市鼓楼区民政局七夕前几天发出的一则关于“七夕只办结婚,不办离婚”的通知,引发舆论如潮。19日,鼓楼区民政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8月20日正常办理业务”,撤销了原来的通知。  其实,为方便新人办理结婚登记,鼓楼区民政局在2014年12月12日、2015年5月20日这些“特殊”日子里,都曾发出过暂停办理离婚登记业务的公
期刊
萨本栋的父亲萨福绥是秀才,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师范科,后到南洋视察教育,结识了陈嘉庚和胡文虎,回到福州后,便创办了华侨学校,并任校长。辛亥革命后,他由视学公所视学员转任实业司、民政司、教育司的秘书科长。  缙绅门第、世代书香的家庭出身和父亲的经历,对萨本栋的童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他幼年时还读着《三字经》《千字文》,稍长却进入三牧坊新式学堂(福州一中前身),接受西式教育。  萨本栋自小好
期刊
王兴,人人网(原校内网)创始人、饭否网总裁、美团网创始人兼CEO;1997年从龙岩一中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2001年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2003年放弃美国学业回国创业立校内网,2007年创办饭否网,2010年创办团购网站美团网。  他是人人网的创始人,却没能等到网站上市收获财富。他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
期刊
普照堂的长凳上,村民很担心:“章公六全祖师是吃素的,荷兰人用鸡肉和鱼肉供他是不行的……”  “荷兰人把它当做收藏品,”有记者半解释半安慰,“大概不会上供。”  村民却更加困惑:“菩萨怎么能不供呢?”  这段魔幻的对话,发生在全村无线网络覆盖、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的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  前不久,一尊目前为一名荷兰收藏家所有的中国千年“肉身坐佛”,在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里展出。而让全世界震
期刊
入闽萨家的老祖宗是人称“雁门才子”的元代大诗人萨都剌,泰定帝铁木儿御赐姓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他“一切景语皆情语”。1333年,萨都剌的侄子萨仲礼迁基福州,开枝散叶,发展成名门望族,人称“雁门萨氏”。  萨家从元代中期入闽后,就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名人。就拿第三代的萨琦来说,中过进士,当过礼部右侍郎,在《明史》《福建通志》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萨玉衡是清代的闽派诗人。到了清中
期刊
“卢部”一度是令闽北人民闻风丧胆的土匪,而“卢部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却被镌刻在尤溪紫阳公园的“淞沪歃血”大型浮雕上,为后人世世代代所铭记。  “土匪军”请缨上战场  世人常道“英雄莫问出处”,事实上,却没有谁能真不看你的出身。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福建第一支奔赴抗日前线的地方部队,参加抗战前,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土匪。滋事扰民还是小事,伤人性命、劫人财物、毁人屋舍,什么残贼之行他们干不出来?尽
期刊
王蒙曾说,中国文论界由“京派”“海派”和“闽派”三分天下。这一说法让“闽派批评”备受瞩目,也成了“闽人好论”的一大佐证。“闽派批评”为什么被认为是福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闽派”批评家们,又是如何在不同的年代,一次又一次引领和推动了新思潮?  建自两宋以来,文论之风兴盛,文论传统不断,文论名家辈出,其中尤以诗论成就最为突出,是中国诗话重镇之一。严羽、朱熹、刘克庄、杨载、王慎中、李贽、陈衍等
期刊
在龙岩连城的一户人家里,你可以看到天井中种满了一盆盆的花,继而往里,厅堂上摆着一张圆木桌,而内便是神龛,令人恍惚以为自己踏进的是潮州民居。这是80岁老人石美姬的家。石美姬是潮州人,11岁那年,在她亲手点清了自己的卖身钱,交到母亲颤抖的手中之后,便漂至连城扎根了。  石美姬算是运气不错的,她卖身的人家很是善待她。但是在那段充满劫难的岁月里,普通老百姓谈何幸运?  1939年,日军自汕头登陆,粤东门户
期刊
帮助困难学生,这种事对于有百年校史的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已习已为常,可这次发生的事,却让学校有点为难,要不要出手相救?  2015年暑假,该校的一位学生在外地打工时,突发重病倒下了,医院联系他的家属,亲戚表示“管不了”,医院只好把电话打到了福建商专……  学生生命危在旦夕,救不救?放假期间,学生不在校,校方大可置身事外。而挑起救助的重担,就是扛下全部的责任,要承担之后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