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3岁的杨飞岚站在自家屋顶看着西街,他希望多年的守候能够等来好的改变。几年过去了,他只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宅坍塌,越来越多的邻居搬走。
我已经4年没走进过井亭巷了。井亭巷70号是我家旧宅,也是爷爷和父亲长大的地方、十年前爷爷奶奶的住所。
井亭巷位于福建泉州古街道西街的南侧。我对西街的记忆,还停留在幼年时巷口左侧的服装店、右侧的食品店及离巷子不远的一家叫做“567”的蛋糕店。多年来,整条街道总是保持一种业态较杂、店铺狭小、道路窄小的状态。
坍塌
吴少鹏是土生土长的泉州青年,这些年,他专心创作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各种画作,成为描绘传统泉州的一枝新秀。
他理想中的西街,应保留其怀旧和诗意。“西街有刚刚好的陈旧和市井味道,让我们在慢下来的时候可以遇见昨日的泉州。如果你足够幸运住在这里,你肯定会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意和烂漫了然于心。”
然而近年来,西街更像在垂垂老去。街边的店铺更换率高,但总体以低档服装、餐饮、美甲、杂货店为主;窄小的双车道常被行人及各种轮子的车挤得水泄不通。而西街两侧巷子里的老宅,也一座座年久失修,越来越多地坍塌。
爷爷那座狭窄而细长的房子并不是传统的闽南大宅院,而是“手巾寮”。所谓的手巾寮,是泉州沿街巷古民居较为普遍的建造类型。它纵向延伸呈带状:大门不过一米多宽,由两扇木门组成,进入后,先后经过门口厅、大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由一条狭长的小巷串通而成。
距上一次进入爷爷奶奶的旧宅,已超过十年。上世纪90年代,爷爷奶奶曾数次想将旧屋改建成两层或三层的水泥楼房,但当时政府已经不允许平房加高改建楼房。经过权衡,一家人认为与其花大价钱整修旧宅,不如买商品房入住。于是2001年,爷爷奶奶搬出生活了几十年的井亭巷。
然而2007年春节前,邻居打电话告诉我们,旧宅坍塌了。知道这个消息,爷爷心情郁结,不久心脏病发,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最终还是在夏天离开了我们。
八年后的一件大事,让我重新关注西街的整改情况。2013年8月27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最终在苏州、杭州、青岛、西安等19个城市中,泉州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东亚文化之都”。
西街东起钟楼,往西直抵城西环路,沿途串起泉州开元寺、城心塔、旧馆驿等文物景点,可以说是老城区最具代表的历史街区。状况并不乐观的西街如何收拾自己,向亚洲展示泉州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守候
2014年2月4日,我走进与井亭巷相邻的旧馆驿巷,试图探寻这样背景下西街居民的境况与心声。
旧馆驿巷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南宋宝庆初年,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住在旧馆驿145号的杨飞岚,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他退休前曾是泉州培元中学的语文教师,退休后开始写作,直到现在还保持每天写作两三小时的习惯。旧馆驿145号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至今为止唯一的家。
“西街要拆迁,至少说了20年,但是拆不下去,因为这里的历史文物很多,并且市政府有规划限制,这里不能建高楼,开发商也不愿意参与,所以20年了,西街还是没有改观。现在也不说拆迁了,只说整改,但具体如何整改,目前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杨飞岚说。
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后,泉州再度提出了以西街片区为核心的“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将古城与古港、新区串联起来,建设多元文化城市。去年12月,规划局方面透露,备受关注的西街保护整治,目前已有初步思路。
初步思路为,将整条西街保护整治分成两个部分。东段自中山路至新华路,历史遗存、街貌将得以保留,主要考虑如何进行业态提升;西段自新华路至城西环路,这一片区有很多老厂房和名人故居,规划局计划在这里引进高端商业。
东段即为旧馆驿和井亭巷所在的区域。“不应该只关注商业,西街周边巷子居民的民生怎么保障,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短短200米的旧馆驿,我知道坍塌的老房子就有10处以上,还在继续。”
杨飞岚说,规划局要求西街的居民自费修理房屋(文保单位除外),且修理要原汁原味,楼层不能加高。“面积一点不能扩大,大家哪里还有整修的积极性?现在整修一个100平米的,至少也要二三十万元的预算,很多人宁愿出去买房子。”
“现在大家都说鲤城区是‘空心鲤城’,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房子老旧,基础设施、高端商业跟不上,所以这十年来,很多年轻人户口在鲤城,但搬到别的城区去生活。在他们眼中,生活在万达广场比在这老旧的古宅子里好多了。”杨飞岚的儿子杨子榕表示。
杨飞岚回忆,这20年来,政府出过好多方案,有要向内拆迁5米、10米甚至50米拓宽街道的方案,也有政府出资鼓励沿街住户整修房子的方案,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大致在前年,政府曾经出台一个规定,鼓励沿街房屋按照一定风格整修,靠近西街8米范围内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来承担。有一座姓傅的人家修整了,一共花费了约6万元,政府也给报销了。在那之后,很多居民也报名参加整修,却被告知该政策已经结束,你说这不是笑话吗?”杨飞岚说。
站在杨家屋顶上,可以看到边上一栋房屋刚刚修好。那是一栋从西街看起来是两层,但从杨家屋顶看却是三层的楼房。
“没办法,禁令下了这么多年,每年还是有找关系违规建设的,但总体来说,西街附近巷子的建筑都是越来越破败。前几年政府拨了两三百万元用于井亭巷和旧馆驿的修整与保护,但是几年过去了,我什么好的改变也没看到,只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宅坍塌,越来越多的邻居搬走。”93岁的杨飞岚站在自家屋顶看着西街,他希望多年的守候能够等来好的改变。
我已经4年没走进过井亭巷了。井亭巷70号是我家旧宅,也是爷爷和父亲长大的地方、十年前爷爷奶奶的住所。
井亭巷位于福建泉州古街道西街的南侧。我对西街的记忆,还停留在幼年时巷口左侧的服装店、右侧的食品店及离巷子不远的一家叫做“567”的蛋糕店。多年来,整条街道总是保持一种业态较杂、店铺狭小、道路窄小的状态。
坍塌
吴少鹏是土生土长的泉州青年,这些年,他专心创作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各种画作,成为描绘传统泉州的一枝新秀。
他理想中的西街,应保留其怀旧和诗意。“西街有刚刚好的陈旧和市井味道,让我们在慢下来的时候可以遇见昨日的泉州。如果你足够幸运住在这里,你肯定会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意和烂漫了然于心。”
然而近年来,西街更像在垂垂老去。街边的店铺更换率高,但总体以低档服装、餐饮、美甲、杂货店为主;窄小的双车道常被行人及各种轮子的车挤得水泄不通。而西街两侧巷子里的老宅,也一座座年久失修,越来越多地坍塌。
爷爷那座狭窄而细长的房子并不是传统的闽南大宅院,而是“手巾寮”。所谓的手巾寮,是泉州沿街巷古民居较为普遍的建造类型。它纵向延伸呈带状:大门不过一米多宽,由两扇木门组成,进入后,先后经过门口厅、大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由一条狭长的小巷串通而成。
距上一次进入爷爷奶奶的旧宅,已超过十年。上世纪90年代,爷爷奶奶曾数次想将旧屋改建成两层或三层的水泥楼房,但当时政府已经不允许平房加高改建楼房。经过权衡,一家人认为与其花大价钱整修旧宅,不如买商品房入住。于是2001年,爷爷奶奶搬出生活了几十年的井亭巷。
然而2007年春节前,邻居打电话告诉我们,旧宅坍塌了。知道这个消息,爷爷心情郁结,不久心脏病发,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最终还是在夏天离开了我们。
八年后的一件大事,让我重新关注西街的整改情况。2013年8月27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最终在苏州、杭州、青岛、西安等19个城市中,泉州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东亚文化之都”。
西街东起钟楼,往西直抵城西环路,沿途串起泉州开元寺、城心塔、旧馆驿等文物景点,可以说是老城区最具代表的历史街区。状况并不乐观的西街如何收拾自己,向亚洲展示泉州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守候
2014年2月4日,我走进与井亭巷相邻的旧馆驿巷,试图探寻这样背景下西街居民的境况与心声。
旧馆驿巷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南宋宝庆初年,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住在旧馆驿145号的杨飞岚,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他退休前曾是泉州培元中学的语文教师,退休后开始写作,直到现在还保持每天写作两三小时的习惯。旧馆驿145号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至今为止唯一的家。
“西街要拆迁,至少说了20年,但是拆不下去,因为这里的历史文物很多,并且市政府有规划限制,这里不能建高楼,开发商也不愿意参与,所以20年了,西街还是没有改观。现在也不说拆迁了,只说整改,但具体如何整改,目前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杨飞岚说。
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后,泉州再度提出了以西街片区为核心的“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将古城与古港、新区串联起来,建设多元文化城市。去年12月,规划局方面透露,备受关注的西街保护整治,目前已有初步思路。
初步思路为,将整条西街保护整治分成两个部分。东段自中山路至新华路,历史遗存、街貌将得以保留,主要考虑如何进行业态提升;西段自新华路至城西环路,这一片区有很多老厂房和名人故居,规划局计划在这里引进高端商业。
东段即为旧馆驿和井亭巷所在的区域。“不应该只关注商业,西街周边巷子居民的民生怎么保障,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短短200米的旧馆驿,我知道坍塌的老房子就有10处以上,还在继续。”
杨飞岚说,规划局要求西街的居民自费修理房屋(文保单位除外),且修理要原汁原味,楼层不能加高。“面积一点不能扩大,大家哪里还有整修的积极性?现在整修一个100平米的,至少也要二三十万元的预算,很多人宁愿出去买房子。”
“现在大家都说鲤城区是‘空心鲤城’,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房子老旧,基础设施、高端商业跟不上,所以这十年来,很多年轻人户口在鲤城,但搬到别的城区去生活。在他们眼中,生活在万达广场比在这老旧的古宅子里好多了。”杨飞岚的儿子杨子榕表示。
杨飞岚回忆,这20年来,政府出过好多方案,有要向内拆迁5米、10米甚至50米拓宽街道的方案,也有政府出资鼓励沿街住户整修房子的方案,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大致在前年,政府曾经出台一个规定,鼓励沿街房屋按照一定风格整修,靠近西街8米范围内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来承担。有一座姓傅的人家修整了,一共花费了约6万元,政府也给报销了。在那之后,很多居民也报名参加整修,却被告知该政策已经结束,你说这不是笑话吗?”杨飞岚说。
站在杨家屋顶上,可以看到边上一栋房屋刚刚修好。那是一栋从西街看起来是两层,但从杨家屋顶看却是三层的楼房。
“没办法,禁令下了这么多年,每年还是有找关系违规建设的,但总体来说,西街附近巷子的建筑都是越来越破败。前几年政府拨了两三百万元用于井亭巷和旧馆驿的修整与保护,但是几年过去了,我什么好的改变也没看到,只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宅坍塌,越来越多的邻居搬走。”93岁的杨飞岚站在自家屋顶看着西街,他希望多年的守候能够等来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