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能否“震慑”

来源 :语文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看下列新闻标题(1)江苏泰州:持续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标题,《中国防伪报道》2019年第8期(2)亮出钢刀利剑震慑违法犯罪(标题,《中国医药报》2018年7月12日(3)刑事打击:震慑知识产权犯罪(标题,《检察风云》201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新时代的“00后”似乎与电子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期“00后”最常用的十大App社会调查新鲜出炉,为回答千年来哲人提出的“我是谁”提供了新思路就让我们按照苏格拉底所
期刊
王小波曾写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把有些人说的话看成一种话语的“捐税”.他觉得在那些说话的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促使他们交纳税金的动力就是内心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挺幽
期刊
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主要体现为:重言轻文、重文轻言、言文脱节,这已为广大专家和一线教师所诟病,许多教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根据文言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还未被大家重
期刊
“左右互搏术”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受困于桃花岛岩洞十五年里创出的盖世武功.简单地说,它是临敌之时,“一手画方,一手画圆”,两手互备任意拳法分身
期刊
2000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引入“非连续性文本”概念,开始引发国内阅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直接提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
期刊
2019年,一款名叫“学习强国”的软件横空出世.软件的内容多种多样,从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从视频、音频学习到挑战答题,良好地利用了现代化的传
期刊
诵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让学生更专注于诗文本身,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情景元素,从而做到对诗文更深一步的理解.但是,当代中学生恰恰面临着不会诵读的问题,这里的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编辑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能力,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以往的初中语文教材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不仅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
期刊
作文测评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写作时要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评价要求.作为检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