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报特有的强大功能,改变了政客们的斗争手段,改变了军事家的战略战术,改变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形态。
通电:100年前的网络发帖
清末民国,人们为了扩大舆论影响,往往采用电报与报纸相结合的方法,一有重大新闻事件,就发私密电报或者公开通电,就像如今网络发帖一样,然后报纸再予以转载。
1899年,经元善串联商界名流与新党官员1231人“公凑电资”,以上海电报总办的名义,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全国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昨日卑局奉到二十四日电旨,沪上人心沸腾,探闻各国有调兵干预之说,务求王爷、中堂大人公忠体国,奏请皇上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皇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宗社幸甚,天下幸甚。”此举被赞为“飞电阻谏,电动全球”。
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靠了电报才得以发生;而同时代的许多历史名人,更是因为电报这一新鲜工具才得以成为一时明星。原来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早在电报时代,每个普通人就有十五分钟吸引世人关注的“超级明星时间”。
无论是慈禧太后试图直接沟通英日美首脑的电报外交,还是各地商人联名电报上书巧退大阿哥力保光绪帝位,由盛宣怀借助电报战智取胡雪岩,由总督巡抚的“东南互保”到封疆大吏的“通电誓师”,数十年间,事关中国国运盛衰的大事,几乎都与电报息息相关。尤其是民国的舆论战,当事者无不通过电报大打出手,雄辩滔滔,可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
那时候,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也要通电……
有人做过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比较拉风的民国通电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1920年67次,1922年97次,1926年50次,1927年51次。八九十年前,“通电里的中国”也是沸沸扬扬。
当年的通电,就像现在春节期间的手机短信群发。
通电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实际上属于“公开信”的一种,它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使用的通信手段。民国时代没有电视,无线电台也刚刚起步,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唯有通电才能够把自己的主张快速传遍全国,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是以大受政客欢迎,简直就是“公众人物”天生的好工具,比起奥巴马的社交网络更强。
直奉战争之前,张作霖发过一篇通电骂吴佩孚,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电范围。相当于将当时微博的大V一网打尽,希望能够获得百万转发的效果。
但是,他的对手吴佩孚当时在海内外一致获得极高声誉。因为秀才出身的吴玉帅还有一个别的民国将领比不得的优势:此人擅长操纵舆论,对“通电”这把无形利器的威力,比其他军阀理解得都深得多。他的“长微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吴佩孚数次得意,无不是有通电巧妙助力,在恰当的时候把舆论的威力无限放大为己用,达成枪杆子所达不到的政治效果。化舆论为战场,通电为枪炮,与皖系、安福国会、奉系前后几次通电大战,收放自如,手法纯熟如烹小鲜,竟收全功。
胡适的白话文电报
张静江是富家子弟,热心革命。与孙中山相识后,当时就给了三万两银元作革命经费。两人还约定:今后孙中山要是需要革命经费,电报上只须用A、B、C、D、E五个英文字母,就可得到对应的一、二、三、四、五万银元。
孙中山命人拍一个“A”字试探。仅过了三天,1万银元就汇进了同盟会。之后,又拍去了一个“C”,没几天,孙中山又收到了3万元。孙中山能够遇上张静江,无疑是其个人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幸事。
上世纪30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一位学生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
胡适回答:“没有。”
那位学生更加激动:“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同学中,最短一份文言电报稿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1933年初春,当时在山东青岛大学执教的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想探明张家对他和张兆和婚事的态度。父母同意这门婚事后,张氏姐妹一同去发电文报喜。张允和的电文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一个“允”字,既表示婚事“允许”了,又署了发报人的名字。而张兆和发的电文是:“乡下人喝杯甜酒兆”。报务员以为这是秘密电报,坚决不受理;好说歹说,报务员才勉强收下。
通电:100年前的网络发帖
清末民国,人们为了扩大舆论影响,往往采用电报与报纸相结合的方法,一有重大新闻事件,就发私密电报或者公开通电,就像如今网络发帖一样,然后报纸再予以转载。
1899年,经元善串联商界名流与新党官员1231人“公凑电资”,以上海电报总办的名义,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全国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昨日卑局奉到二十四日电旨,沪上人心沸腾,探闻各国有调兵干预之说,务求王爷、中堂大人公忠体国,奏请皇上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皇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宗社幸甚,天下幸甚。”此举被赞为“飞电阻谏,电动全球”。
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靠了电报才得以发生;而同时代的许多历史名人,更是因为电报这一新鲜工具才得以成为一时明星。原来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早在电报时代,每个普通人就有十五分钟吸引世人关注的“超级明星时间”。
无论是慈禧太后试图直接沟通英日美首脑的电报外交,还是各地商人联名电报上书巧退大阿哥力保光绪帝位,由盛宣怀借助电报战智取胡雪岩,由总督巡抚的“东南互保”到封疆大吏的“通电誓师”,数十年间,事关中国国运盛衰的大事,几乎都与电报息息相关。尤其是民国的舆论战,当事者无不通过电报大打出手,雄辩滔滔,可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
那时候,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也要通电……
有人做过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比较拉风的民国通电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1920年67次,1922年97次,1926年50次,1927年51次。八九十年前,“通电里的中国”也是沸沸扬扬。
当年的通电,就像现在春节期间的手机短信群发。
通电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实际上属于“公开信”的一种,它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使用的通信手段。民国时代没有电视,无线电台也刚刚起步,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唯有通电才能够把自己的主张快速传遍全国,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是以大受政客欢迎,简直就是“公众人物”天生的好工具,比起奥巴马的社交网络更强。
直奉战争之前,张作霖发过一篇通电骂吴佩孚,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电范围。相当于将当时微博的大V一网打尽,希望能够获得百万转发的效果。
但是,他的对手吴佩孚当时在海内外一致获得极高声誉。因为秀才出身的吴玉帅还有一个别的民国将领比不得的优势:此人擅长操纵舆论,对“通电”这把无形利器的威力,比其他军阀理解得都深得多。他的“长微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吴佩孚数次得意,无不是有通电巧妙助力,在恰当的时候把舆论的威力无限放大为己用,达成枪杆子所达不到的政治效果。化舆论为战场,通电为枪炮,与皖系、安福国会、奉系前后几次通电大战,收放自如,手法纯熟如烹小鲜,竟收全功。
胡适的白话文电报
张静江是富家子弟,热心革命。与孙中山相识后,当时就给了三万两银元作革命经费。两人还约定:今后孙中山要是需要革命经费,电报上只须用A、B、C、D、E五个英文字母,就可得到对应的一、二、三、四、五万银元。
孙中山命人拍一个“A”字试探。仅过了三天,1万银元就汇进了同盟会。之后,又拍去了一个“C”,没几天,孙中山又收到了3万元。孙中山能够遇上张静江,无疑是其个人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幸事。
上世纪30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一位学生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
胡适回答:“没有。”
那位学生更加激动:“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同学中,最短一份文言电报稿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1933年初春,当时在山东青岛大学执教的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想探明张家对他和张兆和婚事的态度。父母同意这门婚事后,张氏姐妹一同去发电文报喜。张允和的电文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一个“允”字,既表示婚事“允许”了,又署了发报人的名字。而张兆和发的电文是:“乡下人喝杯甜酒兆”。报务员以为这是秘密电报,坚决不受理;好说歹说,报务员才勉强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