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聚居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习是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闻,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难题。因为现在很多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学习的态度很是不好,学习的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老师是不能放弃,面对困难,只能偏向虎上行,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重树学习的信心,端正态度,提升学习的效果。
  如今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新的教学思维,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氛围,新的教学成果,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开拓创新,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老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的“渴望学”,变成学生争相学习。以课堂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的积极转变,扭转学生对学习的厌学情绪,消除抵触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探究中,开创性地去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去实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增强他们的信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第一阵地,学生所接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的这种探究教学方式能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得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良好兴趣,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我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课堂教学的角色
  教师在新课改下所起的作用只是辅导作用,要深知学生才是学习主体。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师角色必须转换,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教学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尽量为学生创造好的课堂氛围,做好引导和辅导,还课堂于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比如在讲授有关于阅读的知识部分的时候,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尝试去阅读,而老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开头给出示范,让学生去模仿自己,应当让学生自己去读,哪怕学生的读音有错误,都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自走一回,他们才会有收获。更不能因为学生读错了还去批评,打击学生,应当从学生读课文时候反映出的问题出发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收获付出的快乐与收获。
  2.建立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和老师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所以每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都用心去倾听,去了解学生表面的问题在哪里,其内心世界是怎么样,对回答得好的学生,我予以表扬,对有待于提高的学生我积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丢掉羞涩,卸掉心里的防卫,实现和老师之间的正常沟通。记得我班上有位学生,他平时就是基础差,也不怎么爱学习,所以我就通过课堂上提问,让他来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我都给予微笑,给他鼓励,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他对学习的信心又找回来了,在课堂上也愿意主动发言了。
  3.巧妙设趣,鼓励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兴趣和信心。教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例如有些学生对古诗词很喜欢,有些喜欢现代的诗歌,有些擅长写作,有些擅长演讲,所以在课堂上的时候我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让他们背诵古诗词,或者即兴进行小创作或者进行演讲,总之就是要针对不同的特长,让他们尽情去发挥,表现出他们最擅长的一面,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因为学生对于自己的最拿手的那块是比较自信的,而这个时候你去让他完成他完全生疏的这个知识,理所当然,他的完成情况就会很差,由此他的学习兴趣被打消了,学习的自信心也被压下去了,甚至会讨厌学习,抵触学习,而如果能让他们去完成他完全能很好完成的这一块知识,他定会很好的去完成,甚至会有超乎想象的效果,同时的自信心还会得到很好地加强,他定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具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首先是将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个普遍地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及他们擅长的是什么都要了解,这样在心中有了底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针对他们的这些情况开展好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被重新找回,并且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探究式教学实施以前,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基础相对较差,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学生学习习惯散漫,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自然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都都不好。自从把课改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学生的面貌变了,敢于发言的人多了,学习的主动性强了,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攀升,班级管理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问题学生”的名号不知存在了多长时间,事实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听到这样一个称呼,然而,每一所学校确实都存在一些行为与学校要求格格不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大多数教师都会感到束手无策而置之不管。  这让我想到了“皮格马利翁现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十分钟情于自己创作的一座少女雕像,常常情不自禁地把她当成真人,天长日久,这座雕像最终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女人。教育家称之为“
期刊
我国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歌举足轻重。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教师走专业化的道路已成趋势。对学校而言,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加快学校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以人文态度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有力体现。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同时也离不开外在的驱动。  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时候经常看武侠小说,书中真正的武林高手
期刊
语文是最富精神内涵的课程,她激情、智慧、博大和美好。她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应该是师生间一段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语文课不必在乎学生的心灵成长,只关心字词句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把这种语文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专业性”、“专业尊严”,认为这才是语文本色。如果这也叫语文本色,那么学生的语文世界就是惨淡无色。  我们都承认,语文课是需要咀嚼文字的。但是,如果仅仅
期刊
鉴赏诗歌,首先要能够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诗歌的主旨往往是含蓄的,同时,诗歌的每一个字词、每一个诗句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诗歌语言中往往会有一些信息对于主旨会有所暗示。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练就一双慧眼,注意捕捉关键信息,挖掘作品内涵。那么,诗歌中有哪些信息我们需要留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标题,抓题眼  诗歌的标题往往对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学生感觉也读懂了诗歌,可是诗歌鉴赏的得分却不是很高,分析原因还是答题时漫无目的,找不到得分点。其实,诗歌鉴赏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下面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步骤,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率。  一、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
期刊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包括历史资料、生活实例、亲身经历和统计数据等等,由于它们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教育力,学生们在写作议论文时通常喜欢列举各种事实作为论证观点的依据。但在实际习作中,因为作文理念、思维能力、素材积累等多种原因,学生在使用事实论据过程中,往往出现种种失误,造成“有米难成炊”遗憾局面。  一、明确论据叙述的要求,走出以叙代议的误区  1.论据叙述要概括、简明。  议论文与记叙
期刊
朴实真挚的《诗经》,磅礴大气的《史记》,浪漫脱俗的李白,豁达放旷的苏轼,执着深刻的鲁迅,娓娓而谈的冰心……经典作品令人万分景仰,大师的风采让人拍案叫绝。景仰之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叩问自己:如何让学生妙笔生花?  掩卷细思,其实,作文训练可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第一,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练习写作。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多有典型的写作方法,可以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例。比如《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的一份报告中就已明确地指出一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这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授人以渔”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一
期刊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眉”,高考语文阅读题灵活而隐密,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在答题技巧上一定要做深入的探究。  整体上来说,抓住文章的题目,至少读三遍文章,认真审题,筛选文中重点词句,整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完善、简洁、规范的答题,是阅读答题技巧的基础。在此之上,还须做到:  一、看题目归纳中心。就新课标卷中语文阅读而言,文学类文本,看到题目,要么可以确定行为线索,把握情感脉络,要么可以揭示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