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其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科学有效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进而迸发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史料实证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积极发展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史料的应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切实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核心素养
从学科教学来说,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史料实证直接体现了历史这门课的学科特征,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好历史,熟练运用历史学科中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有必要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以此开展并延伸历史教学活动。鉴于史料实证素养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史料的运用,将其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元素相融合,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史料运用为媒介发挥历史学科的实证功能,让学生全面、客观、真实的学习历史、描绘历史。
一、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史料
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學观念,注重历史教学中过程性的知识引导,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基础性教育课程,合理筛选现阶段教学所需的史料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历史材料、论证具体的历史问题,有针对性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整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思辨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品质。为了拓展史料筛选的范围,教师应深度挖掘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当中的史料,达到史料与理论的高度结合,切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意识。
以人教版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举例,这一课重点讲述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各项举措,对其知人善用的优点进行了涉及,对魏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或文字资料向学生系统全面的介绍魏征这一有名历史人物。资料中记载,魏征先为李世民的政敌,后为唐太宗时期的谏官,他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职责,直言不讳,勇于指出圣上的错误,积极贡献良计良策,成为后来的大夫,为“贞观之治”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在任期间,为了让唐太宗成为英明的君主,他多次以死进谏。这一段历史资料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比教材中的资料更加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推进。借助这些历史材料,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的明白“贞观之治”的由来,了解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积极富足的政治因素。由此可见,史料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史料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教师应以历史教学目标为依据筛选史料,提高史料运用的可靠性、典型性、全面性,实现历史教学与史料运用的紧密衔接,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史料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典型性与全面性,在精不在多,要有明确的目标依据,科学合理的整合史料,使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众多的史料,其形式丰富多样,包含故事、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时应对这些史料引起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以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举例,作为建国后我国政治上少有的大动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土地改革对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但土地改革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他们很难明白其现实意义。对此,教师应找出“土地改革”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文献、纪录片等材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看到土地改革前后农民生活的鲜明对比,并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的重点条例,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实际思考将土地分给农民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三、依据教学问题运用史料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全面客观的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知识点,还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史料,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科学性[3]。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知识点为学生创建适宜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史料问题,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八上第11课北伐战争举例,在对其中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北伐战争相关的示意图,为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与历史意义,并以此设计相应的问题,比如,北伐战争的进攻路线有哪些特点?北伐军选择的城市或省份有什么规律?等等,通过直观的地图史料呈现与相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教师应重视这一核心素养内容的培养,从思想意识层面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应科学筛选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史料,保持严谨科学的筛选态度,以便于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长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60-261.
[2]高蓉蓉.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26):139-140.
[3]尤小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2):45-46.
(作者单位:东莞市企石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核心素养
从学科教学来说,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史料实证直接体现了历史这门课的学科特征,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好历史,熟练运用历史学科中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有必要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以此开展并延伸历史教学活动。鉴于史料实证素养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史料的运用,将其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元素相融合,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史料运用为媒介发挥历史学科的实证功能,让学生全面、客观、真实的学习历史、描绘历史。
一、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史料
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學观念,注重历史教学中过程性的知识引导,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基础性教育课程,合理筛选现阶段教学所需的史料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历史材料、论证具体的历史问题,有针对性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整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思辨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品质。为了拓展史料筛选的范围,教师应深度挖掘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当中的史料,达到史料与理论的高度结合,切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意识。
以人教版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举例,这一课重点讲述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各项举措,对其知人善用的优点进行了涉及,对魏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或文字资料向学生系统全面的介绍魏征这一有名历史人物。资料中记载,魏征先为李世民的政敌,后为唐太宗时期的谏官,他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职责,直言不讳,勇于指出圣上的错误,积极贡献良计良策,成为后来的大夫,为“贞观之治”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在任期间,为了让唐太宗成为英明的君主,他多次以死进谏。这一段历史资料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比教材中的资料更加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推进。借助这些历史材料,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的明白“贞观之治”的由来,了解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积极富足的政治因素。由此可见,史料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史料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教师应以历史教学目标为依据筛选史料,提高史料运用的可靠性、典型性、全面性,实现历史教学与史料运用的紧密衔接,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史料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典型性与全面性,在精不在多,要有明确的目标依据,科学合理的整合史料,使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众多的史料,其形式丰富多样,包含故事、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时应对这些史料引起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以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举例,作为建国后我国政治上少有的大动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土地改革对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但土地改革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他们很难明白其现实意义。对此,教师应找出“土地改革”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文献、纪录片等材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看到土地改革前后农民生活的鲜明对比,并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的重点条例,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实际思考将土地分给农民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三、依据教学问题运用史料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全面客观的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知识点,还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史料,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科学性[3]。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知识点为学生创建适宜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史料问题,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八上第11课北伐战争举例,在对其中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北伐战争相关的示意图,为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与历史意义,并以此设计相应的问题,比如,北伐战争的进攻路线有哪些特点?北伐军选择的城市或省份有什么规律?等等,通过直观的地图史料呈现与相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教师应重视这一核心素养内容的培养,从思想意识层面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应科学筛选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史料,保持严谨科学的筛选态度,以便于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长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60-261.
[2]高蓉蓉.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26):139-140.
[3]尤小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2):45-46.
(作者单位:东莞市企石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