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论点有理且在理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分论点是紧扣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观点。分论点设置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罔顾作文材料(以下提到的材料均指命题者给的材料,体现其命题意图的引语)或命题的限制,肤浅理解题意与要求,生搬硬套,胡乱拼凑,信马由缰。
  下面以笔者组织的一次写作为例,来分析误区,找出解决办法。
  材料: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外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神奇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能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作文。
  这则材料的审题不难,紧扣材料中的“最初5年里”、“以不易发觉的方式”与“第6年雨季”、“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前后两个阶段对比,得出主题立意: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蓄势待发只为成功;积蓄力量是一个过程,切不可追求速度;甘于寂寞,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着……以上立意均紧扣了该材料的含义范围。
  学生在审题立意上障碍不多,但在论证思路的展开——分论点的设置上,就出现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分论点生搬硬套,胡乱拼凑,套作痕迹明显,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题为《积累创造价值》,分论点依次为:积累可以集大众之精华,积累可以从书海中积累知识,积累可以从不同的经历里积累经验。这些分论点没有紧扣材料的含义范围,生搬硬套,徒有分论点的形式,并非对“创造价值”进行分解,成为“伪论点”。
  二是分论点大而无当,没有严格的限定角度,不是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分。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题为《积蓄力量方能成功》,分论点依次为积蓄力量要从小事做起,积蓄力量要讲究方法,积蓄力量要懂得创新。“从小事做起”、“讲方法”与“创新”的切入点与材料含义无关,而且每个分论点较空泛。
  三是分论点没有统一标准,藕断丝连、貌合神离,概念模糊、逻辑混乱。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题为《为人生成功而准备》,分论点依次为:准备只为争取成功,准备要坚持,准备是一种人生智慧。这三个论点没有统一标准且逻辑顺序混乱。分论点一是揭示原因,分论点二是指出办法,分论点三是揭实质。
  针对以上三个突出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让论证思维流畅,让说理在理、合理、且讲理。
  一、摒弃生搬硬套,回归材料含义范围
  现在高中生写作的普遍问题是“不是用材料来写文章,而是用材料硬套话题,把准备好的材料机械地套入话题”(陈妙云的《怎样雕琢心中的天使——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漫议》),从而造成材料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群英会”、“英雄会”、“感动人物”泪流满面,代古人立言,为名人立传。学生只关注自己手中的材料,没有回归材料的范围。
  第一位学生的《积累创造价值》依据对材料的含义的理解,把分论点调整为:积累可以创造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积累可以创造精神的财富,成为榜样。如此切分,不但紧扣了中心论点“积累创造价值”,而且切合材料的含义范围。
  二、摒弃大而无当,回归“大题小作”
  写作面面俱到,大而无当,泛泛而谈,反映思维浅薄与不严谨,也反映学生对储备材料的使用不当或不知如何使用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必须把大题化小,把虚题化实。一般作文给出的材料都关涉大的现象——人间百态,世间万象,因此必须“大题小作”,从一个小的切入点进入而生发议论,就比如挖井,找准一个点往下挖,挖掘深,而非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第二位学生的《积蓄力量方能成功》的分论点就可以从第一个分论点(从小处做起)来展开,依次为:积蓄力量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小处做起论力量之源长盛不衰等。
  三、摒弃杂乱无章,回归“有条有理”
  议论文写作的意义是有理有据,有条有理。有严密的思维,有流畅的思路方能取得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必须统一分论点设置的标准,要有现象、危害、根源、本质、药方,即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第三位学生的《为成功而准备》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入,依次为:成功要有等待,要有准备;成功源于日积月累的准备过程。这样的思路就更为清晰、更为简洁,如果面面俱到,自然就写不深刻。
  以上思路的理顺需以提升学生理性思维为核心,并教之以必要的理性思维方法,如因果推论,由此及彼,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而非教给学生一种死板模式。
其他文献
饮湖上初睛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于宋神宗四年(1070年)至神宗七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它的晴姿雨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飘渺的山影。联系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两句所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
期刊
侯德云  ①村里人一提起母亲就感到头痛。他们说:“老姜活着的时候,他老婆挺好的一个人。老姜一死,他老婆就变成了泼妇,这事真是蹊(qiāo)______。”他们说的老姜,是我父亲。  ②由于母亲的名声不好,我的两个姐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找不到好婆家。村里人说:“泼妇的女儿,将来肯定是个泼妇,娶了她,整天冒烟喷火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③那时候我还小,还在读初中,还不懂谈婚论嫁的事,对村里人的闲言
期刊
柳月亭  家乡油茶种得多,每年年末岁首,油坊便热闹。  我童年时,油坊是一个好玩儿的去处,小伙伴们肆意胡闹,在苍驳的墙壁上随意涂抹各种符号。然而,当一次祖母爱怜地揽我入怀,告诉我,油坊里曾吊死过人,我便再不敢单独去油坊。而油坊摇摇欲坠的幢影,每每便有了碜人的寒气弥漫,后来我便知道了,吊死在油坊里的是阿金的父亲。  村里没出过大富大贵的人,只有阿金家曾经辉煌过,于是,阿金的曾祖造了油坊。到了阿金父亲
期刊
①今年的夏天我是在新英格兰度过的。在新英格兰夏夜的草地上,可以看到许多萤火虫飞舞,突然想起,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萤火虫了。近年来我长期生活的地方,是没有萤火虫的:北京的市区固然不必说。南加州的郊外也见不到萤火虫的踪迹。实际上,由于未知的原因,美国自堪萨斯州以西的地区,萤火虫就难得一见了。
期刊
冬天来临的时候,西伯利亚的寒流来了,朝鲜半岛的韩流也一次次席卷华夏大地。  韩国的都市剧是这股强大势力的先锋,也是主力。时尚、浪漫、真切的爱情故事和家庭生活是其主题,琐碎的生活小事溢显真情。这与中国国内那些充斥着政治、黑帮斗争的故事截然不同。人们的心神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疲惫不堪,还有谁会对这些故事感兴趣?被压抑的、保守的中国人也在追求时尚,要不说他们崇洋媚外也行,毕竟韩剧里有些事情太不切合中国社
期刊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和我们最为自然融和,同时也最为抽象复杂。圣桑有句名言可以作证:“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家们将生命中的许多感悟化作跳动的音符,作家肖复兴却把这些音符变成了常人通识的字符。  文章以笔记的形式评论了马勒第一交响乐的奇特魅力。作者精于蓄势,巧于对比。在有风的日子里,风铃声轻轻地响着;窗外传来车水马龙的喧嚣声;这时候,马勒的第一交响乐也传来了。三者构成了立体交叉的和声,在比较中,
期刊
【教材学情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实用类文本。而学生认为本文就是说明文,只是换了个说法。这一说法激发了教者的探究兴趣,也确立了本文的教学设计切入点。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了然于心,自读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理清课文结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学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显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运用朗读、说话、写话、演练等形式在师
期刊
摘 要:教会学生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刺激学生质疑的兴奋点是激发创新意识的起点,培养学生发现质疑的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保护学生求疑的热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 质疑 发现 保护 创新     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教会学生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人的
期刊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诗人往往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表明观点,甚或掺入自己的身世感慨。  优秀的咏史诗有一个自身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晋代的左思,把历史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之中。“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