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活动是一种语言文字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统编教科书每单元都编入不同类型的习作课,如六年级下册五个单元的习作分别是“家乡的风俗习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纵观五个单元的习作,不难发现都需要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从所见所感出发,将话题与生活建立联系,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作文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指向思维在此就发挥重大作用,从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整理出所需信息。在平时学习中应鼓励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我们以第三单元的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浅谈如何利用指向思维即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来完成本次习作。
一、什么是指向性思维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简而言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每一篇习作,都有它的主题。学生在拿到习作要求之后,首先要确定写什么,即确定一个中心(习作主题),再围绕中心(习作主题)自由想象,最后在众多思绪中选取最重要、最具利用价值的信息,并以关键字的形式记录相关要点,这就是一次思维的活动。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大致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当接收一项任务时,人的大脑就会开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称作目的指向性思维,受人意识的控制,是人的集中性思维活动,确定习作中心即是一种目的指向性思维。同时还存在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思维活动,它很少受意识控制,带有自发的、联想的性质,称作发散性思维。指向性思维不仅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学生的情绪价值产生联系,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灵感火花。指向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求异性、灵感性、灵活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思维的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是行动的总结。因此,指向性思维能力可以从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想象思维能力、质疑精神与发问品质等方面去培养。
二、指向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写作是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涉及学生的感受、知识重构和语言文字表达等一系列过程。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重温当时的情感体验,并用词汇进行概括。当学生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情绪并对情绪进行筛选就是指向思维的培养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作文课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学生习作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想象+感悟”的习作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对习作的思考和兴趣。作为授业者应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联想加想象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脚手架,化难为易,帮孩子将“任督二脉”打通,让孩子们爱上习作课。
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联想集团广告语。平时应注重培养孩子们通过某个点、某件事或某事理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人、事、物或事理。例如以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请学生们各自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本子上写下来。此时的联想在实质上就是我们集中性思维的体现。
三、指向思维与习作的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都懂得“作文之本”即是生活,一切题材来源于生活,一切感悟也均由生活琐碎细细品出。以此次习作为例,当问及“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时,学生们可以利用集中性思维进一步根据印象最深的感受例如“喜悦”这一主题,寻找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学生的习作过程应该是:触发事物(习作话题)――发散性思维(脑海中出现诸多与此相关的事件)或集中性思維(针对话题有选择性地寻找所需事件)――独创性表达(习作的完成)。由一个话题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联想熟悉的事件、生活场景和知识领域,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打开,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完美的释放,多方探索,绽放思维的火花,课堂上孩子们的写作灵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
与此同时,人所具有的知识、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也将使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带上人的主观色彩。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对事物进行筛选,从而诞生出灵感之花,最终表达出寄托了自己感情和情趣的语言文字。
四、指向思维提升习作
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认为那是一种折磨,原因在于作文难写,难于落笔开篇、难于思路闭塞、更限制于话题的枯竭。
当学生们拿到作文题时,首先应在习作动笔之前确定本次习作的关键词,然后通过这个关键词在脑海中进行搜索,这是集中性思维的过程,此时学生们可能会搜索出一大堆相干或不相干的材料(图、文、音乐……),根据需求进一步认真筛选,最后确定习作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让自己的思维联系各种知识来丰富写作内容,但这些写作内容并不需要全部写进文章中去,所以还要进行筛选,即所谓选材,选出符合主题的事例。此时又再次完成集中性思维的过程。
从选出的材料中进行炼意、构思、谋篇。在此次习作中,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是本单元习作的语文要素,这就要求孩子们在习作时注意选取自己所需的写作方法,这就是集中性思维(思维导图一)。与此同时,提笔时脑海中自然而然所联想到的事情发生时的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就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体现。最后再经过一番锤炼、融合,将心里面所要表达的事件乃至情感经过一字一句的呈现出来,也就成了一篇篇独具风格的佳作了。
从统编教科书的改版,更加明确了学生习作的教学要摆脱作文教学的功利性,不要企图学生在短期的时间内作文水平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即在具体的作文习作中,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言心中所想,表心中所念。
南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一、什么是指向性思维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简而言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每一篇习作,都有它的主题。学生在拿到习作要求之后,首先要确定写什么,即确定一个中心(习作主题),再围绕中心(习作主题)自由想象,最后在众多思绪中选取最重要、最具利用价值的信息,并以关键字的形式记录相关要点,这就是一次思维的活动。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大致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当接收一项任务时,人的大脑就会开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称作目的指向性思维,受人意识的控制,是人的集中性思维活动,确定习作中心即是一种目的指向性思维。同时还存在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思维活动,它很少受意识控制,带有自发的、联想的性质,称作发散性思维。指向性思维不仅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学生的情绪价值产生联系,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灵感火花。指向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求异性、灵感性、灵活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思维的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是行动的总结。因此,指向性思维能力可以从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想象思维能力、质疑精神与发问品质等方面去培养。
二、指向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写作是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涉及学生的感受、知识重构和语言文字表达等一系列过程。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重温当时的情感体验,并用词汇进行概括。当学生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情绪并对情绪进行筛选就是指向思维的培养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作文课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学生习作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想象+感悟”的习作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对习作的思考和兴趣。作为授业者应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联想加想象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脚手架,化难为易,帮孩子将“任督二脉”打通,让孩子们爱上习作课。
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联想集团广告语。平时应注重培养孩子们通过某个点、某件事或某事理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人、事、物或事理。例如以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请学生们各自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本子上写下来。此时的联想在实质上就是我们集中性思维的体现。
三、指向思维与习作的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都懂得“作文之本”即是生活,一切题材来源于生活,一切感悟也均由生活琐碎细细品出。以此次习作为例,当问及“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时,学生们可以利用集中性思维进一步根据印象最深的感受例如“喜悦”这一主题,寻找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学生的习作过程应该是:触发事物(习作话题)――发散性思维(脑海中出现诸多与此相关的事件)或集中性思維(针对话题有选择性地寻找所需事件)――独创性表达(习作的完成)。由一个话题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联想熟悉的事件、生活场景和知识领域,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打开,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完美的释放,多方探索,绽放思维的火花,课堂上孩子们的写作灵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
与此同时,人所具有的知识、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也将使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带上人的主观色彩。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对事物进行筛选,从而诞生出灵感之花,最终表达出寄托了自己感情和情趣的语言文字。
四、指向思维提升习作
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认为那是一种折磨,原因在于作文难写,难于落笔开篇、难于思路闭塞、更限制于话题的枯竭。
当学生们拿到作文题时,首先应在习作动笔之前确定本次习作的关键词,然后通过这个关键词在脑海中进行搜索,这是集中性思维的过程,此时学生们可能会搜索出一大堆相干或不相干的材料(图、文、音乐……),根据需求进一步认真筛选,最后确定习作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让自己的思维联系各种知识来丰富写作内容,但这些写作内容并不需要全部写进文章中去,所以还要进行筛选,即所谓选材,选出符合主题的事例。此时又再次完成集中性思维的过程。
从选出的材料中进行炼意、构思、谋篇。在此次习作中,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是本单元习作的语文要素,这就要求孩子们在习作时注意选取自己所需的写作方法,这就是集中性思维(思维导图一)。与此同时,提笔时脑海中自然而然所联想到的事情发生时的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就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体现。最后再经过一番锤炼、融合,将心里面所要表达的事件乃至情感经过一字一句的呈现出来,也就成了一篇篇独具风格的佳作了。
从统编教科书的改版,更加明确了学生习作的教学要摆脱作文教学的功利性,不要企图学生在短期的时间内作文水平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即在具体的作文习作中,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言心中所想,表心中所念。
南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