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已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那我们教师该怎样贯穿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去学习呢?
一、课前贮备,充分了解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所以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并使之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学生融入到诗人的人生经历中去,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诗歌。例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婉约词宗。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夫病死后境遇孤苦,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词中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学生了解其经历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再如,李白处在盛唐时期,他性格放荡不羁,不为权贵所容,从而决定了其豪放浪漫的诗风。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这些都成了他人生的写照。同样处在唐代的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一生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所以其诗歌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诗人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诗人同情社会下层,忧国忧民的思想。“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二、情境再现,解读意境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动画世界中,让他们直观领略古诗的形、声、情、意的,情境再现,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学生会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令其兴奋,令其深味,珍藏永远。譬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学生一般把它当做比喻来理解,但难以窥透诗人的心情。此时,教师可再现国灭家破、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情景,诗人像一只沙鸥那样渺小,那般魂无所依、漫无目的地飘忽于天地之中,那是怎样一种凄惶的心境?学生会感同身受地理解,这种复杂的心境正是由“沙鸥”的形象具体表达出来的。又如,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再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黄河气势逼人的录像,那雄浑磅礴、泰山压顶般的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生动的展开“山随平野尽”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忘我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到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
三、朗读得法,品析名句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美读古诗词,特别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例如读柳永词,须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纵声高吟“大江东去”。又如,读到诗词欢喜处,喜笑颜开;读到诗词悲苦处,愁容满面,甚至哽咽流泪。
朗读更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在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同时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许多经典名诗佳句都有“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弄”等。这些“诗眼”及重点词句是作者的经典之笔。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两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凉,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风住尘香”四个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有余痕,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发为不堪了。这样,学生朗读时自然会为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深深折服。此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责编 张亚欣)
一、课前贮备,充分了解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所以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并使之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学生融入到诗人的人生经历中去,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诗歌。例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婉约词宗。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夫病死后境遇孤苦,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词中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学生了解其经历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再如,李白处在盛唐时期,他性格放荡不羁,不为权贵所容,从而决定了其豪放浪漫的诗风。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这些都成了他人生的写照。同样处在唐代的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一生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所以其诗歌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诗人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诗人同情社会下层,忧国忧民的思想。“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二、情境再现,解读意境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动画世界中,让他们直观领略古诗的形、声、情、意的,情境再现,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学生会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令其兴奋,令其深味,珍藏永远。譬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学生一般把它当做比喻来理解,但难以窥透诗人的心情。此时,教师可再现国灭家破、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情景,诗人像一只沙鸥那样渺小,那般魂无所依、漫无目的地飘忽于天地之中,那是怎样一种凄惶的心境?学生会感同身受地理解,这种复杂的心境正是由“沙鸥”的形象具体表达出来的。又如,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再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黄河气势逼人的录像,那雄浑磅礴、泰山压顶般的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生动的展开“山随平野尽”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忘我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到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
三、朗读得法,品析名句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美读古诗词,特别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例如读柳永词,须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纵声高吟“大江东去”。又如,读到诗词欢喜处,喜笑颜开;读到诗词悲苦处,愁容满面,甚至哽咽流泪。
朗读更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在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同时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许多经典名诗佳句都有“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弄”等。这些“诗眼”及重点词句是作者的经典之笔。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两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凉,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风住尘香”四个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有余痕,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发为不堪了。这样,学生朗读时自然会为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深深折服。此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