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斜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功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水平,分析其生存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92例于2011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斜视手术并获得成功效果,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通过中文版成人斜视生存质量评估量表(CAS-20)调查其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特点、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并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89例无斜视病史的普通人群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术后CAS-20得分的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术后CAS-20得分的相关因素。

结果:

92例患者术后CAS-20得分显著提高,包括社会心理维度(Z = 3.25,P = 0.001)、视功能维度(Z = 3.19,P = 0.001)和总量表(Z = 3.60,P = 0.001)。术后立体视功能水平更好者,其CAS-20得分更高(F = 4.33,P = 0.016),40例获得感觉性融像功能者,其CAS-20得分比无融合功能者更高(Z = 2.60,P = 0.009)。68例术后自我感觉无斜视者,其CAS-20得分高于其余24例仍自我感觉有斜视者(Z = 3.69,P < 0.001)。与对照的普通人群相比,斜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水平仍较差(Z = 11.23,P < 0.001),32%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得分达到正常人群的最低阈值。患者自我感觉有无斜视是影响其术后生存质量状况的主要因素。

结论:

斜视成功矫正的成人患者,其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但仍显著低于普通无斜视病史的人群。术后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者,其生存质量评分更高。术后自我感觉有无斜视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脏疾病(DK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于西京医院内分泌科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857例,根据心电图测量数据分为PR≤200 ms 812例(组1)和PR>200 ms 45例(组2)。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血脂、尿蛋白/肌酐(ACR)、预估肾小球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时心率变异性(HRV)的短程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或门诊选择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42例,同时进行动态血糖(CGMS)和动态心电图(Holter)连续监测72 h,选取低血糖(葡萄糖≤3.9 mmol/L)出现超过20 min的时段,在Holter数据中采集该低血糖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心
精准医学倡导的是在对疾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每一个体的不同遗传背景、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理念。虽然糖尿病和肿瘤是最先被提出需要实现精准医学的疾病,然而相比于肿瘤领域,糖尿病在精准医学的发展上,从诊断、分型到治疗,均明显落后。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技术及研究手段不断涌现,尤其是"组学(omics)"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精准医学在糖尿病领域的曙光。本文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的预测、诊断与分
期刊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为主要病理改变,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多种异常的临床代谢综合征。按照既往的分型方法,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为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但既往的分型方法具有局限性,临床上经常遇到分型及治疗困扰。国际上最新的以6个变量为基础的聚类分析方法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成人发病的1型及2型糖尿病进行分类,此方法较过去的分型方法对临床可能更具有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仍需要开
期刊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后涌现出各类持续葡萄糖监测报告。由于解读方法各异,给临床医师带来诸多不便。动态葡萄糖图谱(ambulatory glucose profile,AGP)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标准化葡萄糖监测报告,AGP主要包括血糖指标概要、总葡萄糖图谱以及日趋势图。准确解读AGP,可了解患者血糖的稳定性、高血糖及低血糖水平等。本文将对动态葡萄糖图谱的构成、各项参数的意义,以及图谱的分
期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慢性疼痛、麻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MSCs)尤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和神经营养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本文将对MSCs治疗DPN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期刊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终身性疾病,但既往已经发现某些治疗方式可使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缓解(remission)"—即无需用药而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有关糖尿病干预的医学文章和述评使用术语"缓解"作为糖尿病治疗的结局之一。然而,国内外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及标准等在血糖值及维持的具体时间方面尚存在一些差异
期刊
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推荐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lash glucose monitoring,FGM)可作为需要频繁血糖监测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式。胰岛素泵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方便灵活调整剂量并保证安全性,需要频繁进行血糖监测。FGM具有展现血糖波动变化趋势、发现隐匿性高/低血糖、采用出厂前校准无需指血校正及佩戴时间长达14 d等优势,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中,可以帮助
期刊
目的分析体重下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后身体成分变化以及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98例,年龄(45.23±13.71)岁,符合治疗前就出现体重下降,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6个月后,体重增加大于3%。检测治疗前后的体重、血脂、血糖和血压变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ECL)用以检测胰岛自身抗体,设定阳性标准并探讨其在1型糖尿病(T1DM)的预测及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360例)及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志愿者(12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ECL法检测180例T1DM患者、1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124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65)、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