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的病大概就是从失恋开始的。女儿和那男孩儿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相互感觉都挺好,但后来接触多了,两个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女儿觉得男孩儿小气,不爱给她花钱,而男孩儿觉得女儿花钱大手大脚,为此,两人经常闹别扭。从小生活优越的女儿觉得交这样一个男朋友挺委屈,就提出和男孩儿分手,然后,俩人就不联系了。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女儿却放不下了。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饭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连周末也不出去逛街了。我们劝她,她觉得烦,不爱听;说得多了,转身就离开了。我们说再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她摆手说,“这个小孙我还没放下呢,而且我现在的状态哪有心情去谈恋爱啊。”我们劝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她气得一周不搭理我们,说自己又不是精神病,哪有亲生爹妈让女儿去看精神病的。看着她一天天消瘦、憔悴,痛苦地煎熬着,我们也只能急在心里。
我们也找亲戚和知己的朋友跟女儿聊,开导她,女儿总是说:“道理我都明白,你们不用劝了,也不用担心,我会好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却依然不爱说话、不爱出门儿、不想见人,每天就是上班出门,下班回家,我都担心她工作到底能不能完成。
这样持续了大半年。忽然有一天早上,我起来时女儿居然已经买了早点回来,正在准备碗筷。看见我出来了,女儿对我说:“妈,赶紧洗漱吃早饭吧。”我吃惊不已。平时都是我们想办法“请”女儿出来一起吃顿饭,今天女儿居然主动叫我吃早饭……女儿大概看出了我吃惊的样子,笑着亲了我一口,说:“妈,我想通了,我要好好生活。小孙那小子配不上我,是他没有福气。凭我的长相、能力和家庭条件,干吗找他那样的啊?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给你们找一个住别墅、开跑车,有自己的上市公司的高富帅做女婿,怎么样?”我听女儿这样一说,别提多高兴了,女儿从来都没这样自信过。看来,她是真的走出来了。
的确,从那天开始,女儿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门儿,原先偏内向的她现在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看见街坊邻居也嘘寒问暖的,聊得特别亲热。下班回来都买一大堆东西,什么衣服、点心、化妆品、水果……还经常送给街坊邻居。有两次深夜一两点女儿才回来,满身酒气,说是和朋友去酒吧释放一下。电话也是打个不停,常常打到深夜一两点,但早上不到5点就起来了。每天她都忙忙叨叨的,把她自己的房间重新布置了一遍,还指使我们替她买这买那的。我劝她注意休息,她却说:“妈,你女儿我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干不完的事儿,交不完的朋友,应酬不完的酒席。我得到了神人点化,肩负着救苦救难的重任,就要练就金刚不败之躯,甭说一宿不睡,就是一个月两个月不睡都没事儿,这大好时光不能浪费在睡觉上,是不?……得了,我这儿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我呢,不跟你啰嗦了。”
我觉得她前几个月太压抑了,释放一下也是好事儿。女儿现在说话都跟说相声儿似的,每天美得合不拢嘴,我也就没太担心。只是,有时候我们不依着她,她会跟我们嚷嚷。
一周后的一天凌晨,我忽然听见有人敲门,然后听见女儿从房间跑出去开门。只听几个小伙子大声喊—唐唐生日快乐!紧接着传来尖叫声和口哨声。这大半夜是过哪门子生日啊?扰民不扰民?况且今天也不是女儿的生日啊!我就拉着她爸起身出来了,只见家门口有五六个打扮时髦,拿着气球、蛋糕、花束的男青年,把女儿围在中间。
“唐唐,怎么回事啊?不知道现在是凌晨吗?”她爸大声喊道。
“爸妈,来来来,过来抱一下,这是我从天南海北、天涯海角、海内知己摇来的五个男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是来给我庆祝生日的,生日是我的重生之日,是个好日子,大喜之日,日照、气球和鲜花,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我唐唐死而复生必有后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听着女儿前言不搭后语的话,看着女儿浮夸的表情和衣着暴露的装扮,以及家门口这几个满头彩发满胳膊文身的小伙子,我冲过去一把把女儿拉进屋,对那几个小伙子说:“不好意思,太晚了,你们先回去吧!”然后赶紧把门插上了。
女儿不干了,抄起门口的花瓶就砸在了地上,开始跟我们大吵大闹,就像疯了一样,看见什么摔什么,不停地骂我们,我和她爸身上也被抓出了好几道口子。一个多小时之后,有警察来敲门,才把女儿制服了。原来,是隔壁邻居听到我们家动静太大,以为出事儿了,报了警。
后来,女儿被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接受了住院治疗。经过一个月的系统治疗,女儿又恢复了以往的状态。
在女儿住院期间,我通过与医生和其他病人家属交流,自己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从之前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我知道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属,以及普通的老百姓,往往只会关注到家人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状态,却对他们突然间的心情变好和不同于以往的“外向”放松了警惕。其实,女儿突然的转变—无缘无故地高兴、话多、活动多、花钱多、精力旺盛……这些都是“(轻)躁狂”的典型表现,而我却把这当成了她此前失恋的忧郁和痛苦压抑的一种释放和解脱,甚至还沾沾自喜地以为女儿性格变得外向开朗了,而忽略了她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对身体的影响、稍不如意就发脾气的暴躁,以至于到后来病情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种“性格”突然间的改变呢?
其实,女儿失恋后的郁闷早就达到了精神科的“抑郁”诊断,但包括女儿在内,我们都对精神科存在万般抵触,甚至谈“精神科医生”都色变,觉得是意志性格的问题,觉得有耻辱和低人一等的感觉,寄希望于自愈,不去看病,以为是在帮助女儿,这也是病情恶化的原因。如果当初我们抛开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在女儿失恋之初就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女儿也许能尽早走出失恋的阴霾,而不至于导致长达半年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不爱活动、食欲下降,终日被抑郁的痛苦煎熬,最终导致狂躁的发生。
我一度认为女儿的抑郁和躁狂都是因为她失恋导致的,如果没有情感的挫折,也不会出现情绪的大落大起,甚至一度怪那男孩儿。也一度认为如果当初女儿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就不会得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随着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的逐渐了解,我知道了,情感的挫折只是女儿发病的一个诱因,青年男女,哪个不曾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但并非人人都出现了需要到精神科就诊的严重状况,绝大多数人在一个月之内就能慢慢自行恢复,不幸的是,我女儿成了走不出来的极少数。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和遗传基因、内分泌、神经递质、性格特征、生活事件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有關系的。而有些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研究透彻。没有情感的挫折,并不能保证女儿一生不会得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并且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大脑的内部环境和运转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就需要药物干预来阻止这些变化的演变和加剧。也许,有些抑郁和躁狂的状态不经治疗可以自行恢复,但绝大多数病人,还是需要医学的干预才能恢复的。及时的药物治疗可以预防以后的复发,而且,预防复发既是治疗的目的之一,也是随着患病时间延长而越来越重要的目的。
幸运的是,女儿经过系统的治疗,逐渐恢复,现在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正常工作了。但精神疾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人的支持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属,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教训。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疾病,当周围的人或自己发生状况时,不要讳疾忌医或存在侥幸心理,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注: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诸多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是单相障碍,即抑郁症。
我们也找亲戚和知己的朋友跟女儿聊,开导她,女儿总是说:“道理我都明白,你们不用劝了,也不用担心,我会好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却依然不爱说话、不爱出门儿、不想见人,每天就是上班出门,下班回家,我都担心她工作到底能不能完成。
这样持续了大半年。忽然有一天早上,我起来时女儿居然已经买了早点回来,正在准备碗筷。看见我出来了,女儿对我说:“妈,赶紧洗漱吃早饭吧。”我吃惊不已。平时都是我们想办法“请”女儿出来一起吃顿饭,今天女儿居然主动叫我吃早饭……女儿大概看出了我吃惊的样子,笑着亲了我一口,说:“妈,我想通了,我要好好生活。小孙那小子配不上我,是他没有福气。凭我的长相、能力和家庭条件,干吗找他那样的啊?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给你们找一个住别墅、开跑车,有自己的上市公司的高富帅做女婿,怎么样?”我听女儿这样一说,别提多高兴了,女儿从来都没这样自信过。看来,她是真的走出来了。
的确,从那天开始,女儿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门儿,原先偏内向的她现在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看见街坊邻居也嘘寒问暖的,聊得特别亲热。下班回来都买一大堆东西,什么衣服、点心、化妆品、水果……还经常送给街坊邻居。有两次深夜一两点女儿才回来,满身酒气,说是和朋友去酒吧释放一下。电话也是打个不停,常常打到深夜一两点,但早上不到5点就起来了。每天她都忙忙叨叨的,把她自己的房间重新布置了一遍,还指使我们替她买这买那的。我劝她注意休息,她却说:“妈,你女儿我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干不完的事儿,交不完的朋友,应酬不完的酒席。我得到了神人点化,肩负着救苦救难的重任,就要练就金刚不败之躯,甭说一宿不睡,就是一个月两个月不睡都没事儿,这大好时光不能浪费在睡觉上,是不?……得了,我这儿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我呢,不跟你啰嗦了。”
我觉得她前几个月太压抑了,释放一下也是好事儿。女儿现在说话都跟说相声儿似的,每天美得合不拢嘴,我也就没太担心。只是,有时候我们不依着她,她会跟我们嚷嚷。
一周后的一天凌晨,我忽然听见有人敲门,然后听见女儿从房间跑出去开门。只听几个小伙子大声喊—唐唐生日快乐!紧接着传来尖叫声和口哨声。这大半夜是过哪门子生日啊?扰民不扰民?况且今天也不是女儿的生日啊!我就拉着她爸起身出来了,只见家门口有五六个打扮时髦,拿着气球、蛋糕、花束的男青年,把女儿围在中间。
“唐唐,怎么回事啊?不知道现在是凌晨吗?”她爸大声喊道。
“爸妈,来来来,过来抱一下,这是我从天南海北、天涯海角、海内知己摇来的五个男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是来给我庆祝生日的,生日是我的重生之日,是个好日子,大喜之日,日照、气球和鲜花,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我唐唐死而复生必有后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听着女儿前言不搭后语的话,看着女儿浮夸的表情和衣着暴露的装扮,以及家门口这几个满头彩发满胳膊文身的小伙子,我冲过去一把把女儿拉进屋,对那几个小伙子说:“不好意思,太晚了,你们先回去吧!”然后赶紧把门插上了。
女儿不干了,抄起门口的花瓶就砸在了地上,开始跟我们大吵大闹,就像疯了一样,看见什么摔什么,不停地骂我们,我和她爸身上也被抓出了好几道口子。一个多小时之后,有警察来敲门,才把女儿制服了。原来,是隔壁邻居听到我们家动静太大,以为出事儿了,报了警。
后来,女儿被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接受了住院治疗。经过一个月的系统治疗,女儿又恢复了以往的状态。
在女儿住院期间,我通过与医生和其他病人家属交流,自己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从之前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我知道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属,以及普通的老百姓,往往只会关注到家人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状态,却对他们突然间的心情变好和不同于以往的“外向”放松了警惕。其实,女儿突然的转变—无缘无故地高兴、话多、活动多、花钱多、精力旺盛……这些都是“(轻)躁狂”的典型表现,而我却把这当成了她此前失恋的忧郁和痛苦压抑的一种释放和解脱,甚至还沾沾自喜地以为女儿性格变得外向开朗了,而忽略了她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对身体的影响、稍不如意就发脾气的暴躁,以至于到后来病情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种“性格”突然间的改变呢?
其实,女儿失恋后的郁闷早就达到了精神科的“抑郁”诊断,但包括女儿在内,我们都对精神科存在万般抵触,甚至谈“精神科医生”都色变,觉得是意志性格的问题,觉得有耻辱和低人一等的感觉,寄希望于自愈,不去看病,以为是在帮助女儿,这也是病情恶化的原因。如果当初我们抛开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在女儿失恋之初就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女儿也许能尽早走出失恋的阴霾,而不至于导致长达半年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不爱活动、食欲下降,终日被抑郁的痛苦煎熬,最终导致狂躁的发生。
我一度认为女儿的抑郁和躁狂都是因为她失恋导致的,如果没有情感的挫折,也不会出现情绪的大落大起,甚至一度怪那男孩儿。也一度认为如果当初女儿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就不会得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随着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的逐渐了解,我知道了,情感的挫折只是女儿发病的一个诱因,青年男女,哪个不曾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但并非人人都出现了需要到精神科就诊的严重状况,绝大多数人在一个月之内就能慢慢自行恢复,不幸的是,我女儿成了走不出来的极少数。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和遗传基因、内分泌、神经递质、性格特征、生活事件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有關系的。而有些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研究透彻。没有情感的挫折,并不能保证女儿一生不会得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并且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大脑的内部环境和运转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就需要药物干预来阻止这些变化的演变和加剧。也许,有些抑郁和躁狂的状态不经治疗可以自行恢复,但绝大多数病人,还是需要医学的干预才能恢复的。及时的药物治疗可以预防以后的复发,而且,预防复发既是治疗的目的之一,也是随着患病时间延长而越来越重要的目的。
幸运的是,女儿经过系统的治疗,逐渐恢复,现在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正常工作了。但精神疾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人的支持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属,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教训。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疾病,当周围的人或自己发生状况时,不要讳疾忌医或存在侥幸心理,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注: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诸多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是单相障碍,即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