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务院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新课标指导下,古文课堂教学也要注意建构性、生成性、探究性,同时要考虑内容本身的特点,做到有声有色。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古文教学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文教学的总体要求
古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6月,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相比之前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方面都有革命性的变革,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探究,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7_9年级学生在古文学习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70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学生在古文学习方面的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由此可见,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文教学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的,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对诗词文章的阅读理解和背诵、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取都有期待。因此,这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实现注定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途径。
2 新课程标准对古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2.1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建构的 传统教学观指导下的古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古文知识的传递或复制,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就成为一种必然。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一点一滴的记录,师生都很忙碌,都很疲惫,效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教学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建构主义正日益成为古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古文教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和教师课堂角色的变化:学生不再是以往所充当的古文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是建构的合作者,由师生一起对课堂进行建构。且不再以作品内容为中心,内容只是用来进行建构的材料,真正的中心是学生。在学习古文时,通过文本解读,唤起、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实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比如在讲授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时,师生一起对岳阳楼进行了建构,首先在共同解读文本过程中,形成了一张认知地图: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洞庭湖的景观——作者的内心表白。在深入解读过程中,反复诵读、品味描写洞庭湖景观的美文,观看相应的图片、视频,文章内在的节奏、鲜明的画面激发了师生的情感,都好像身临其境。在此情形下,最后一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似乎来的水到渠成,师生一起完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建构。
2.2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生成的 古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师生在学习作品时体现出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师生双方都以自身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在文本、对话以及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生命的意义,进行人格塑造。
古文教学离不开“预设”,预设可以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处理有条理。但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教学要求个性化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因此仅有预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拓展外延,在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促進学生的生成。古文教学中的生成伴随着对学习内容或既有观点的质疑,比如《六国论》中,开头第一句,苏轼把齐、楚、燕、韩、赵、魏被秦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四个字“弊在赂秦”,当然他的意图是对宋朝的统治者进行讽谏,指出宋朝向金、西夏大量进贡金银布帛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它们向秦国各地求和吗?其实很多教师也对这个观点持有异议,于是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其他相关文章和学过的历史知识、政治理论,各抒己见。这一过程不在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中,却是学生参与程度最深的部分,学生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六国先后灭亡的惋惜和对秦国统一中国的肯定,情感因素、认知因素都得到了新的生成,并在生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3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探究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1]
探究是一种本能,学生天生就是一个探究者。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的新认知也真正的属于学生,探究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有学过的知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一个知识和能力整合的过程。古文教学中能否应用探究式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古文本身繁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探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能因为古文学习有其特有的难度就放弃或否定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教材古文部分所选作品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考验的文学精品,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学习时,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怎样在古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呢?教师首先要恰当选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得探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好的起点和环境。同时,教师要根据古文本身的特点,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此外还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和表达,指导他们选用正确的探究方法,促进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突破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创新,自主搭建与文本的对话平台。再以苏轼《六国论》为例,当学生对苏轼关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提出质疑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不同的分组侧重不同的角度,有的从合纵连横的角度探讨秦国策略成功之处;有的从政治的角度,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由此导致秦国国力增强,最终统一六国,并联系我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说明祖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最终统一的必然性。有的探究小组从六国身上找原因,内部不和,不团结,被各个击破,并由此得出团结才有力量的结论;还有的小组从用人的角度来探究,六国用人往往不得当,如赵括的纸上谈兵导致赵国四十万将士被坑杀,严重削弱了抵抗秦国的力量,而秦国则往往用人得当。
2.4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声有色”的 “有声有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文教学中要突出“读”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古文教学中要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加以整合应用,用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古文学习方面,“读”甚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熟读成诵”是古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渐进式学习方式。《周礼 春官 宗伯下》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2],其中的讽诵指的就是吟诵古文。很多古文作品通常都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感,读的时候琅琅上口,便于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明显强于单一感官参与时的作用,学习效率和效果能得到显著提高。诵读古文时,视觉、听觉、大脑、发音器官同时参与,使得诵读的过程无形之中变成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完成了文本对象化和读者对象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古文教学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文教学的总体要求
古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6月,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相比之前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方面都有革命性的变革,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探究,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7_9年级学生在古文学习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70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学生在古文学习方面的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由此可见,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文教学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的,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对诗词文章的阅读理解和背诵、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取都有期待。因此,这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实现注定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途径。
2 新课程标准对古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2.1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建构的 传统教学观指导下的古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古文知识的传递或复制,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就成为一种必然。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一点一滴的记录,师生都很忙碌,都很疲惫,效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教学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建构主义正日益成为古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古文教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和教师课堂角色的变化:学生不再是以往所充当的古文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是建构的合作者,由师生一起对课堂进行建构。且不再以作品内容为中心,内容只是用来进行建构的材料,真正的中心是学生。在学习古文时,通过文本解读,唤起、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实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比如在讲授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时,师生一起对岳阳楼进行了建构,首先在共同解读文本过程中,形成了一张认知地图: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洞庭湖的景观——作者的内心表白。在深入解读过程中,反复诵读、品味描写洞庭湖景观的美文,观看相应的图片、视频,文章内在的节奏、鲜明的画面激发了师生的情感,都好像身临其境。在此情形下,最后一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似乎来的水到渠成,师生一起完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建构。
2.2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生成的 古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师生在学习作品时体现出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师生双方都以自身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在文本、对话以及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生命的意义,进行人格塑造。
古文教学离不开“预设”,预设可以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处理有条理。但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教学要求个性化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因此仅有预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拓展外延,在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促進学生的生成。古文教学中的生成伴随着对学习内容或既有观点的质疑,比如《六国论》中,开头第一句,苏轼把齐、楚、燕、韩、赵、魏被秦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四个字“弊在赂秦”,当然他的意图是对宋朝的统治者进行讽谏,指出宋朝向金、西夏大量进贡金银布帛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它们向秦国各地求和吗?其实很多教师也对这个观点持有异议,于是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其他相关文章和学过的历史知识、政治理论,各抒己见。这一过程不在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中,却是学生参与程度最深的部分,学生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六国先后灭亡的惋惜和对秦国统一中国的肯定,情感因素、认知因素都得到了新的生成,并在生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3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是探究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1]
探究是一种本能,学生天生就是一个探究者。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的新认知也真正的属于学生,探究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有学过的知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一个知识和能力整合的过程。古文教学中能否应用探究式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古文本身繁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探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能因为古文学习有其特有的难度就放弃或否定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教材古文部分所选作品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考验的文学精品,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学习时,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怎样在古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呢?教师首先要恰当选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得探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好的起点和环境。同时,教师要根据古文本身的特点,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此外还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和表达,指导他们选用正确的探究方法,促进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突破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创新,自主搭建与文本的对话平台。再以苏轼《六国论》为例,当学生对苏轼关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提出质疑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不同的分组侧重不同的角度,有的从合纵连横的角度探讨秦国策略成功之处;有的从政治的角度,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由此导致秦国国力增强,最终统一六国,并联系我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说明祖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最终统一的必然性。有的探究小组从六国身上找原因,内部不和,不团结,被各个击破,并由此得出团结才有力量的结论;还有的小组从用人的角度来探究,六国用人往往不得当,如赵括的纸上谈兵导致赵国四十万将士被坑杀,严重削弱了抵抗秦国的力量,而秦国则往往用人得当。
2.4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声有色”的 “有声有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文教学中要突出“读”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古文教学中要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加以整合应用,用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古文学习方面,“读”甚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熟读成诵”是古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渐进式学习方式。《周礼 春官 宗伯下》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2],其中的讽诵指的就是吟诵古文。很多古文作品通常都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感,读的时候琅琅上口,便于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明显强于单一感官参与时的作用,学习效率和效果能得到显著提高。诵读古文时,视觉、听觉、大脑、发音器官同时参与,使得诵读的过程无形之中变成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完成了文本对象化和读者对象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