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收藏生涯中,李长平只买不卖。在追逐利润的收藏大环境下,他非主流的做法印证了紫砂泡茶的真章:“既无俗汤气,又发真茶之香。”
作为一位收藏紫砂壶近30年的收藏者,李长平一拿起他的紫砂壶,就已跟它们心气相通。
“一手托壶底,一手掌握壶盖。”在李长平看来,拿壶的姿势都有很多讲究。他厚实的大手包着精致的小壶,紧密而温润。
“广东福建一带,人们习惯一手握壶柄而食指压盖,那是因为功夫茶的壶往往比较小,稍大的壶,这样拿就容易滑脱。”他笑眯眯地看着壶,那都是他的宝贝,“还有人甚至拿着壶嘴,一不小心,壶嘴就断了,真可惜了,可惜了。”
某种程度上说,李长平收藏紫砂壶的30年,正是紫砂文化复兴的30年。紫砂文化起兴于文人、匠人、富人的合力推动,复兴于商业资本和收藏文化的紧密融合。而当“利润”日益成为收藏的主题词时,李长平和其他像他一样坚守紫砂文化的收藏者,更体现着他们长远的价值。
50元买名壶
制作紫砂和收藏紫砂壶,都有共同的气质—温润、平和,和时间一起积淀。
紫砂泥是养出来的。研磨矿粉、活水和泥之后,最重要的工序是练泥,也就是将紫砂泥静养,使其逐步细腻、中正。现代机械代替人工,常常数日就能使泥料合格,但若论紫砂泥真正的气质,古法练就的才能算上品。养泥往往耗费数十年之功,而一些紫砂制作世家,家中所存紫砂泥,甚至从康乾时期就开始养了。
李长平的收藏,也坚持了近30年的时间。如今他收藏的1949年前的老紫砂器近700件,除了邵大亨、杨彭年、程寿珍、俞国良、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吴云根等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更有明末紫砂名家周季山的圆僧帽壶、清代范鼎甫制紫砂大梅桩、清代“彭城老守”款石瓢壶等紫砂孤品。
得来周季山的圆僧帽壶就是一段传奇。李长平初见此壶,是在杭州的收藏品市场的一处地摊上,当时他和摊主讨价还价许多轮,终于把价格从60元打折到50元。几年后,当一位浙江的藏友上手赏鉴这把壶时,手禁不住发抖,甚至提出自己收藏的壶随便李长平挑,想交换这把圆僧帽壶。而另一位浙江藏友,只是在李长平出版的紫砂壶收藏的画册上撰写了这把壶的介绍,就已经觉得得偿所愿了。
紫砂泥随百年积淀而成上品,紫砂收藏亦如此。无锡将宜兴紫砂壶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专家组最后确定了三件紫砂壶作品代表紫砂技艺—乾隆时期绿釉万字纹汉方壶、清末民初许立成制百果壶、清末民初东坡提梁壶,它们都是李长平的藏品。
匠人、文人、富人:紫砂文化的三重合力
“既无俗汤气,又发真茶之香。”古人这样描述紫砂壶泡茶的妙处。而紫砂的这种“穷而清高、表里一致”的气质,正符合传统文人的自我定位。“曼生壶”就是文人和匠人紧密协作、共同推进紫砂文化的典型例子。
陈鸿寿,浙江钱塘人,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年间,他在宜兴附近的溧阳为官,结识了紫砂制作名家杨彭年。因自己酷嗜紫砂器,在公余之暇,陈鸿寿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并亲制铭文壶刻,再由杨彭年制作茶壶,名士名工,相得益彰,壶以字贵、字依壶传。
文人壶风大盛,使紫砂创作从一门技艺进展为一种文化;而将紫砂制作推进为一项产业的,除了匠人和文人,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来自富人。
紫砂壶制作的史上第一位大师时大彬,一把壶的价钱抵得上当时一户中产家庭一年的收入。当地富绅因而把他供养起来,好吃好喝,以礼相待,助他全身心投入紫砂壶创作。富绅之子徐友泉还拜时大彬为师,被明代文学家吴梅鼎赞为“技近乎道”。
时大彬放浪形骸,在获得富绅供养前,终日赊账度日,实在没人赊账了,就制作一把壶换数月酒钱。而来自富人的资助,使匠人终于得以将紫砂技艺进一步提上境界,并有序传承了。终于到康熙时期,出自时大彬之手的“大彬壶”甚至成为皇宫珍藏,而2010年的一场秋拍中,“时大彬制圈扭壶”竟以1344万元成交。
紫砂壶本是实用器,因文人喜欢、乡绅追捧而价值高涨,从而刺激其工艺提升,大师辈出;反过来,大师的作品,又赢得更多追捧。就在这样的循环中,紫砂产业得以欣欣向荣,到21世纪,更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紫砂收藏领域,更前所未有地将紫砂推向高潮。
“最近几年看到的好壶,比过去20年都多。”李长平说,“因为价格上来了,好东西全拿出来了。”
除了以1344万元成交的“时大彬制圈扭壶”,嘉德2011春拍中,一件“明代‘大彬’款绞胎施釉弥勒佛”以690万元成交,一件“清代‘鸣远’款段泥笋状水呈”以230万元成交;匡时2011春拍中,“顾景舟的云肩如意三头茶具”以1023.5万元成交。而在1990年代后期,“10万元买一把壶已经是了不得了”,李长平说。
对产业资本来说,“获取利润”是唯一的目标,一位被业内称为“大林”的温州商人,只要是当代大师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不论价格,来者不拒,从10万元开始,连收十数把,价格一路推高至30余万元。而不久之后,他就开始以更高的价格卖壶,从50万一把开始,卖到最后一把,价格已经高达150万。前后三年时间,市场价提高15倍。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或许才会明白,李长平近30年收藏,始终坚持“只买不卖”,是多么难能可贵了。
“有钱宁可买更多真壶”
直到今天,李长平仍然没有卖过一把壶。
曾经有藏友看中他的一件收藏,从5万开价,一路升到50万,仍然不能说动他。问他为什么,他答说“这就是原则”。而当被问及“这个原则什么时候会改”时,“没有时间表”,他说。
他看重的是紫砂文化的传承。所以在他的藏品中也包括了早期最简陋的紫砂壶,泥片一卷就是壶体,泥条一粘就是壶柄。“这确实不值什么钱。”李长平说,“但是代表了紫砂壶的起源,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很有价值。”所以,这把壶被他陈列在了博物馆显眼的位置上。
2008年5月18日,他所创办的“华夏紫砂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首家以老紫砂为主题的博物馆,却其实只是几十平米的一间,陈列了代表了紫砂文化整个发展源流的近百件藏品,还兼做工作室和会客室。 在李长平看来,现在国内文博系统和学术机构对于紫砂文化还不够重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办博物馆,出紫砂收藏的专著,积极推动面向大众的紫砂收藏展。
此前,杭州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希望他能主持创办一座较大规模的紫砂博物馆。“但是,首先我就买不起那么大片的地。”李长平说,“就算把地送给我了,我也没钱建这么大的馆。就算再帮我建起馆来了,我连养护博物馆的钱也出不起啊。”
“做文化事业,哪些钱该花,哪些不该花,自己心里要有底。”他说,“有钱的话,我宁可买更多的好壶、真壶。”所以最后,他就利用原先已经买下的一处商用地产,建立了这家博物馆,面积虽小,内容丰饶。“或许这家博物馆的各方面配套设施都够不上所谓大博物馆的标准,甚至没准年审都没法过关。”李长平说,“但是没关系,有没有这家博物馆,我都能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情,传播紫砂文化,传承历史价值。”
【对话李长平】
利润和收藏
常常背道而驰
记者:现在市面上,假货太多。
李长平:这不是收藏界单独的问题,是整个国内大环境的问题,社会气氛浮躁了,不计公义,唯利是图。尤其是大量资本进入收藏品市场后,它们固然一方面充分发掘了收藏品的商业价值,但另一方面,比如在紫砂收藏中,“好壶”、“真壶”的标准越来越被放弃,对资本来说,能加钱卖出去的就是好壶,能实现投资回报的就是好壶。
记者:于是标准就被摧毁了。
李长平:大环境如此,单单要求紫砂收藏正本清源,不可能。
记者:你也走眼收到过假壶吧?
李长平:那太多了,太多了。
记者:有哪一把假壶让你刻骨铭心吗?
李长平:十多年前遇到一把壶,自己当时真的非常喜欢,就花了不小的价钱买下来了。但是最后各方求证,发现了疑问。这把壶,我一直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用这个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前些年我出版了一部紫砂壶收藏的画册,最终没有把这把壶放进书里。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出版一本不收录一把假壶的书,所以有疑问不上书。但后来在一场拍卖会上,我又看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壶上拍了。
记者:你当时的心情如何?
李长平:紫砂壶本身,就体现着绅士的气质,所谓“既无俗汤气,又发真茶之香”。假壶和绅士气质毫不般配,不能搞假。
记者:既然资本已经深刻介入收藏市场,你是否考虑过,以更接近资本的方式,去改变假货横行的局面,拨乱反正?
李长平:有不少拍卖公司请我做顾问,但我都推掉了。你所说的“更接近资本的方式”基本不可能,因为利润是资本的核心动力,但利润和收藏并不能划等号,甚至常常背道而驰。每次我都问拍卖公司,如果是你们的大客户拿来一个壶要拍卖,我说是假壶,你们拍不拍,他们通常就说不出话了。区区一个假壶和大客户带来的利润,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非要拍卖公司选择前一个选项,是很难的。既然如此,那我又何以去给资本拨乱反正呢?
记者:你会担心像你这样坚持内心准则的收藏者越来越少吗?
李长平:我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了,很难越来越少了。
作为一位收藏紫砂壶近30年的收藏者,李长平一拿起他的紫砂壶,就已跟它们心气相通。
“一手托壶底,一手掌握壶盖。”在李长平看来,拿壶的姿势都有很多讲究。他厚实的大手包着精致的小壶,紧密而温润。
“广东福建一带,人们习惯一手握壶柄而食指压盖,那是因为功夫茶的壶往往比较小,稍大的壶,这样拿就容易滑脱。”他笑眯眯地看着壶,那都是他的宝贝,“还有人甚至拿着壶嘴,一不小心,壶嘴就断了,真可惜了,可惜了。”
某种程度上说,李长平收藏紫砂壶的30年,正是紫砂文化复兴的30年。紫砂文化起兴于文人、匠人、富人的合力推动,复兴于商业资本和收藏文化的紧密融合。而当“利润”日益成为收藏的主题词时,李长平和其他像他一样坚守紫砂文化的收藏者,更体现着他们长远的价值。
50元买名壶
制作紫砂和收藏紫砂壶,都有共同的气质—温润、平和,和时间一起积淀。
紫砂泥是养出来的。研磨矿粉、活水和泥之后,最重要的工序是练泥,也就是将紫砂泥静养,使其逐步细腻、中正。现代机械代替人工,常常数日就能使泥料合格,但若论紫砂泥真正的气质,古法练就的才能算上品。养泥往往耗费数十年之功,而一些紫砂制作世家,家中所存紫砂泥,甚至从康乾时期就开始养了。
李长平的收藏,也坚持了近30年的时间。如今他收藏的1949年前的老紫砂器近700件,除了邵大亨、杨彭年、程寿珍、俞国良、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吴云根等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更有明末紫砂名家周季山的圆僧帽壶、清代范鼎甫制紫砂大梅桩、清代“彭城老守”款石瓢壶等紫砂孤品。
得来周季山的圆僧帽壶就是一段传奇。李长平初见此壶,是在杭州的收藏品市场的一处地摊上,当时他和摊主讨价还价许多轮,终于把价格从60元打折到50元。几年后,当一位浙江的藏友上手赏鉴这把壶时,手禁不住发抖,甚至提出自己收藏的壶随便李长平挑,想交换这把圆僧帽壶。而另一位浙江藏友,只是在李长平出版的紫砂壶收藏的画册上撰写了这把壶的介绍,就已经觉得得偿所愿了。
紫砂泥随百年积淀而成上品,紫砂收藏亦如此。无锡将宜兴紫砂壶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专家组最后确定了三件紫砂壶作品代表紫砂技艺—乾隆时期绿釉万字纹汉方壶、清末民初许立成制百果壶、清末民初东坡提梁壶,它们都是李长平的藏品。
匠人、文人、富人:紫砂文化的三重合力
“既无俗汤气,又发真茶之香。”古人这样描述紫砂壶泡茶的妙处。而紫砂的这种“穷而清高、表里一致”的气质,正符合传统文人的自我定位。“曼生壶”就是文人和匠人紧密协作、共同推进紫砂文化的典型例子。
陈鸿寿,浙江钱塘人,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年间,他在宜兴附近的溧阳为官,结识了紫砂制作名家杨彭年。因自己酷嗜紫砂器,在公余之暇,陈鸿寿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并亲制铭文壶刻,再由杨彭年制作茶壶,名士名工,相得益彰,壶以字贵、字依壶传。
文人壶风大盛,使紫砂创作从一门技艺进展为一种文化;而将紫砂制作推进为一项产业的,除了匠人和文人,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来自富人。
紫砂壶制作的史上第一位大师时大彬,一把壶的价钱抵得上当时一户中产家庭一年的收入。当地富绅因而把他供养起来,好吃好喝,以礼相待,助他全身心投入紫砂壶创作。富绅之子徐友泉还拜时大彬为师,被明代文学家吴梅鼎赞为“技近乎道”。
时大彬放浪形骸,在获得富绅供养前,终日赊账度日,实在没人赊账了,就制作一把壶换数月酒钱。而来自富人的资助,使匠人终于得以将紫砂技艺进一步提上境界,并有序传承了。终于到康熙时期,出自时大彬之手的“大彬壶”甚至成为皇宫珍藏,而2010年的一场秋拍中,“时大彬制圈扭壶”竟以1344万元成交。
紫砂壶本是实用器,因文人喜欢、乡绅追捧而价值高涨,从而刺激其工艺提升,大师辈出;反过来,大师的作品,又赢得更多追捧。就在这样的循环中,紫砂产业得以欣欣向荣,到21世纪,更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紫砂收藏领域,更前所未有地将紫砂推向高潮。
“最近几年看到的好壶,比过去20年都多。”李长平说,“因为价格上来了,好东西全拿出来了。”
除了以1344万元成交的“时大彬制圈扭壶”,嘉德2011春拍中,一件“明代‘大彬’款绞胎施釉弥勒佛”以690万元成交,一件“清代‘鸣远’款段泥笋状水呈”以230万元成交;匡时2011春拍中,“顾景舟的云肩如意三头茶具”以1023.5万元成交。而在1990年代后期,“10万元买一把壶已经是了不得了”,李长平说。
对产业资本来说,“获取利润”是唯一的目标,一位被业内称为“大林”的温州商人,只要是当代大师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不论价格,来者不拒,从10万元开始,连收十数把,价格一路推高至30余万元。而不久之后,他就开始以更高的价格卖壶,从50万一把开始,卖到最后一把,价格已经高达150万。前后三年时间,市场价提高15倍。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或许才会明白,李长平近30年收藏,始终坚持“只买不卖”,是多么难能可贵了。
“有钱宁可买更多真壶”
直到今天,李长平仍然没有卖过一把壶。
曾经有藏友看中他的一件收藏,从5万开价,一路升到50万,仍然不能说动他。问他为什么,他答说“这就是原则”。而当被问及“这个原则什么时候会改”时,“没有时间表”,他说。
他看重的是紫砂文化的传承。所以在他的藏品中也包括了早期最简陋的紫砂壶,泥片一卷就是壶体,泥条一粘就是壶柄。“这确实不值什么钱。”李长平说,“但是代表了紫砂壶的起源,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很有价值。”所以,这把壶被他陈列在了博物馆显眼的位置上。
2008年5月18日,他所创办的“华夏紫砂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首家以老紫砂为主题的博物馆,却其实只是几十平米的一间,陈列了代表了紫砂文化整个发展源流的近百件藏品,还兼做工作室和会客室。 在李长平看来,现在国内文博系统和学术机构对于紫砂文化还不够重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办博物馆,出紫砂收藏的专著,积极推动面向大众的紫砂收藏展。
此前,杭州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希望他能主持创办一座较大规模的紫砂博物馆。“但是,首先我就买不起那么大片的地。”李长平说,“就算把地送给我了,我也没钱建这么大的馆。就算再帮我建起馆来了,我连养护博物馆的钱也出不起啊。”
“做文化事业,哪些钱该花,哪些不该花,自己心里要有底。”他说,“有钱的话,我宁可买更多的好壶、真壶。”所以最后,他就利用原先已经买下的一处商用地产,建立了这家博物馆,面积虽小,内容丰饶。“或许这家博物馆的各方面配套设施都够不上所谓大博物馆的标准,甚至没准年审都没法过关。”李长平说,“但是没关系,有没有这家博物馆,我都能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情,传播紫砂文化,传承历史价值。”
【对话李长平】
利润和收藏
常常背道而驰
记者:现在市面上,假货太多。
李长平:这不是收藏界单独的问题,是整个国内大环境的问题,社会气氛浮躁了,不计公义,唯利是图。尤其是大量资本进入收藏品市场后,它们固然一方面充分发掘了收藏品的商业价值,但另一方面,比如在紫砂收藏中,“好壶”、“真壶”的标准越来越被放弃,对资本来说,能加钱卖出去的就是好壶,能实现投资回报的就是好壶。
记者:于是标准就被摧毁了。
李长平:大环境如此,单单要求紫砂收藏正本清源,不可能。
记者:你也走眼收到过假壶吧?
李长平:那太多了,太多了。
记者:有哪一把假壶让你刻骨铭心吗?
李长平:十多年前遇到一把壶,自己当时真的非常喜欢,就花了不小的价钱买下来了。但是最后各方求证,发现了疑问。这把壶,我一直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用这个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前些年我出版了一部紫砂壶收藏的画册,最终没有把这把壶放进书里。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出版一本不收录一把假壶的书,所以有疑问不上书。但后来在一场拍卖会上,我又看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壶上拍了。
记者:你当时的心情如何?
李长平:紫砂壶本身,就体现着绅士的气质,所谓“既无俗汤气,又发真茶之香”。假壶和绅士气质毫不般配,不能搞假。
记者:既然资本已经深刻介入收藏市场,你是否考虑过,以更接近资本的方式,去改变假货横行的局面,拨乱反正?
李长平:有不少拍卖公司请我做顾问,但我都推掉了。你所说的“更接近资本的方式”基本不可能,因为利润是资本的核心动力,但利润和收藏并不能划等号,甚至常常背道而驰。每次我都问拍卖公司,如果是你们的大客户拿来一个壶要拍卖,我说是假壶,你们拍不拍,他们通常就说不出话了。区区一个假壶和大客户带来的利润,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非要拍卖公司选择前一个选项,是很难的。既然如此,那我又何以去给资本拨乱反正呢?
记者:你会担心像你这样坚持内心准则的收藏者越来越少吗?
李长平:我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了,很难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