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塘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时,正值仲春,春风微醺,空气湿润润地,一路如此干净。这样的日子无疑是乡村旅游的美好时光,沿桃花江一路前行,除了夹岸数十里红得正艳的桃花,然后就是满心满意的绿,那是春天里特有的旺盛的绿,铺天盖地的绿。春天的乡村总是生机勃勃、风情万种的。
  偏岩塘就在桃花江上游的左岸,几十户人家背靠仙谷山、面朝桃花江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小青瓦、白粉墙、雕花窗……一栋栋黔北民居在身后苍茫的大山庇护下显得极富活力。
  车子在公路边停下,我们走了下来,沿着一条水泥小径向上而行走进寨中。嗬!好绿的塘!被几条供游人和垂钓者出入的小路切割成几方碧玉。“此塘是湄潭县钓鱼协会的垂钓训练基地,省级、市级、县级的垂钓比赛都经常在这里举行。”寨中的人向我们介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问及寨中人为何塘中水如此清澈时,寨中人指了指偏岩塘背后的大山告诉我,注入塘中的水就出自这大山的一个泉洞,是真正的山泉,清洌无比,掬一捧山泉,可直接饮用,凉透心底。寨中人还告诉我,当年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办学时,浙大师生常来此泉洞探险觅幽,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陈年佳作。浙大西迁至湄潭办学,得这方灵山秀水的庇护实现华丽转变的故事我是听说过的,不曾想陪伴过浙大人琅琅书声的山泉,流过经年岁月,竟汇集于此。再一次望向这晶莹碧翠的鱼塘,我不禁肃然起敬。
  绕过一户户庭前雕栏,屋后养花的漂亮民居,寨中人将我引到一户看上去年代甚是久远的房子。大门前赫赫印着福、禄、寿三个大字,使得这有些沧桑的老屋凭添了几许威严,如同经历过风霜的老族长。进屋一瞧,顿时被许多从未见过,或是已然消失的农村老物件所吸引住了。每一个老物件都按曾经使用时的模样呈现了出来,旁边用木牌刻下了这些老物件的名字与简介。
  寨中人说:“这是偏岩塘的農耕文化陈列室,所陈列的都是偏岩塘农民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状态,让人们在感悟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同时,记住曾经的贫穷落后,也记住这份共同的乡愁。”讲解的人普通话并不标准,有着村人的拙朴,但这拙朴的讲解却让人有一种久违的亲切,如同电视剧中地下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同志……
  走到预订的民宿,别致的景观园林,潺潺的小桥流水,庭前树下,我们围着圆桌,吃着农家宴,闲话家常。腊猪脚、跑山鸡、桃江鱼……都是偏岩塘拿得出手的美食,除了来来往往的外地游客,有很多就是本地好食之客闻香而来,“好酒不怕巷子深嘛!”
  老板笑呵呵地向我们介绍,每年她家小院都要接待几千人次,尤其是每年三月桃花江旅游节的时候。
  每年三月,桃花江两岸数十里桃花明媚鲜艳,离河稍远的田野,左岸是雪白的梨花,右岸有金黄的油菜,桃花江就在这花的海洋中轻声歌唱。桃花江边的风雨桥,此时总会被挂满清脆的风铃,缤纷的油纸伞,身着汉服、旗袍的游人趁着春色与花争艳,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在春风中憧憬未来,有爱茶之人干脆铺一张茶垫,奏一曲琴筝,来一席看得见春花流水的茶歇。随着桃花江人气越来越旺,加之偏岩塘本地特色,如今的桃花江旅游节还增加了桃花仙子大赛、浪漫桃花情、名优小吃评选、舞动桃花江篝火晚会、音乐、啤酒、烧烤、民俗等狂欢活动。
  傍晚时分,偏岩塘一寨的灯光在巍峨的山下亮起,再一次让我惊艳,我不禁想到了西江苗寨等以夜景著称的景区。彼时,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沿江而来,嘴里吼着村野独有的粗旷。我忽然记起茅盾曾在《风景谈》中讲道:“人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再美的风景,没了人,也就没有了灵性和灵魂,有了人,精神高贵的人,自然就变得生动和意趣无穷。”
  正如此时的我,亦或匆匆赶来的你。都会让桃花江生动昂扬,让偏岩塘充满活力和张力。
  (责任编辑/杨倩)
其他文献
苗族没有文字,可在贵州苗疆深处,却能随处看见历史。  身着一袭传统苗族服饰的苗家女儿,一针一线把来自自然、源于苗族上古传说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绣在身上。绣品大胆的配色、夸张生动的图案、对称和谐的纹样,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苗族地区一段段动人的“史书”。  淳朴的苗族人家要求女儿掌握苗绣,可能是为婚嫁。但当苗绣的神秘面纱被揭开,走出山外的苗绣被赋予了现代文明的印记,其价值得到放大。  2006年
期刊
如果想要一睹马尾绣的真容,三都水族自治县板告村是你不能错过的地方。这里有着淳厚神秘的民族文化,自古就流传着古老的马尾绣制作技艺,有“中国水族马尾绣第一村”的美誉。五彩缤纷的马尾绣在水族的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旧时,板告村的女人们,上至八九十高龄的老奶奶,下至五六岁的孩童,都能飞针走线绣织马尾绣。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她们把对大自
期刊
在黔东南这片秘境中,有着不计其数的苗乡侗寨,每一个都有独特的美——要么恢弘壮观因民族建筑闻名,要么小家碧玉以山秀水美而迷人。在榕江县栽麻镇,就有这样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侗族村寨,这里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侗布织染技艺。手工布纺织、植物染色,古法织染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这里亲见和体验,这就是丰登侗寨。  从榕江高铁站坐上榕江至九潮的农村客运公交,大约二十分钟就到达丰登侗寨寨门口。整个寨子坐落在一个山谷里,
期刊
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何让大山里的惊世之美走向世界。创意创新与传承发展尤为重要。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贵州大山里的绣娘、染娘、织女,走出山门,开始琢磨现代都市消费者的喜好,尝试与专业设计师合作,生产出更加符合现代需求和时代特色的商品;通过线上直播,为自己的产品摇旗呐喊;开设手工坊,吸引都市人到乡村亲身体验织、绣、染传统技艺,不断激活民间传统手工艺。  我们相信,织、绣、染,既
期刊
在贵州,说起刺绣首先会想到精美的苗绣、神奇的马尾绣,其实,在贞丰等地,布依族刺绣也广为流传。布依族刺绣历史悠久,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中就有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的记载,说明布依族刺绣在明代就已盛行,而且相当精致了。  贞丰寻绣  到贞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我提前联系好的熟悉当地情况的韩老师向我介绍,第二天要带我去见一位在贞丰颇有名气的独臂绣娘。这位名叫梁忠美的绣娘,虽然只有一只手臂,
期刊
一说起贵州的少数民族服饰,必然离不开两大工艺——刺绣和蜡染。关于蜡染,人们最为熟知的是布依族的蜡染。其实,流传在贵州丹寨的苗族蜡染,也是民间蜡染的一朵奇葩。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芳,就是丹寨蜡染的优秀代表。  蜡染,技法与温度结合的奇妙技艺  杨芳的绘蜡被称为丹寨型蜡染,主要指丹寨、三都县一带“白领苗”的蜡染民族工艺品,多用于妇女盛装的衣肩、衣袖、围腰、背带等服饰品和被面、床
期刊
青青云台山,悠悠舞阳河。在山水交织,人文相映的施秉,有一家名为“舞水云台”的民族文化企业。它的创始人是施秉万千绣娘中的一位。  她,17岁辍学去广州打工,亲眼目睹外面的世界,高楼拔地而起,交通四通八达。可当她回家探亲时,发现自己的家乡十年之间仅仅是多了一盏电灯。巨大的反差强烈撞击她的内心,她决定带着所有积蓄回乡创业,创建了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舞水云台”)。  他,90后。5年前
期刊
奢香,亦称奢香夫人,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  奢香古镇,位于大方县城北4公里,距贵州宣慰府遗址3公里。称其古镇,并非其古老,而是民族团结精神和彝族文化的传承。  奢香古镇其实是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易地移民搬迁精准脱贫项目。占地面积1522.74亩,总建筑面积约63.4万平方米。2018年获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期刊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站在米底河边,远眺龙塘村的美景,倘若借用这首《山村咏怀》的宋诗来描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黄泥乡龙塘村位于百里杜鹃管理区东面,距离中心城区“花都”40余公里,从杭瑞高速雨冲下站不过26公里。这里为国家3A级景区“花田酒肆”的核心地带,风景旖旎,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19℃夏天之譽,气候宜人,是真正的冬暖夏凉。同时,这里还是名闻遐迩的全国乡村治
期刊
在贵阳市瑞金南路的一栋写字楼里,我见到了对坐工坊创始人——王燕达。一位从事媒体工作二十余年,突然转身投向民间技艺传承发展的果敢女性。  “我曾走遍贵州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创办过长达十年每周一期的‘人文贵州’栏目。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贵州斑斓多姿的民间技艺让我对那些隐藏在深山的手艺和手艺人满怀敬意。”王燕达告诉我,那些身怀绝技,终其一生,只刻苦磨炼一项技艺;极其所虑,用心完成每一件手工艺品,白天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