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恩·埃里克森等提出“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对那些重要的、可迁移的、学科观点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相似的观点、事件或问题上发现规律与联系的能力。此模式既契合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实施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参考。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探讨“概念为本”模式如何体现学生本位,落实核心素养。
  一、以大单元思维,聚焦核心概念
  埃里克森认为:“知识正在以指数级数量增长,我们必须向更高层次的抽象度(概念)迈进,以聚焦和处理信息,这样知识才能被完整地和有效地存取和利用。”[2]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须站在大单元的视角,统筹课标、教材、学情等,聚焦概念,形成概括。李惠军老师指出:“在具体、微观和常态的历史教学创意企划中,只有从历史的高处眺望,从历史的广处瞭望,具体事件、现象或人物才能在‘历史的边框与底纹’中定格和彰显。”[3]有学者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也是最黑暗和大倒退时期”[4],“乱”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但另一方面,这种“乱”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交融内涵,孕育着统一的因子,因此,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建的关键时期。
  本单元对应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5]据此,“分裂”之下的“统一”与“新机”是本单元的关键问题。
  高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但对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思考不多。鉴于此,可适当削减政权更迭内容的学习,将重点放在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等概念的探讨上。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教学主题凝练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的交融看政权分立中的统一趋势”,从文化认同、政治整合、经济互惠等多个角度,聚焦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等核心概念,形成“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概括,层层递进,形成对概念由具体而精确到抽象,并可迁移,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二、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内化素养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6]概念为本的课堂倡导教师精选研究内容,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不断探索那些结构模糊的或故意被设计成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回忆有用知识、辨别相关信息,进而形成更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
  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第一子目教师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角度,选取两组一手史料,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思考图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在引导学生对史料信息进行解读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在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政权更迭、民族交融、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在联系。
  同时,这一时期,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和多民族政权的建立,时人在政治心态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呈现教科书中的“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国号命名、统治范围上与战国、三国时期的政权有什么联系?体现了时人在政治上怎样的心理?充分利用地图资源,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接着,呈现材料一,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构建有何价值?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交融在政治制度层面的具体表现及历史价值,理解民族交融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阶段表”小结,点明这一时期虽然政治形势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各族人民内心早有追求“政治一统”的意愿,这成为推动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五胡”在“汉化”中、在采用汉式皇帝制度时,也用部落传统中的“主奴”观念,强化了皇帝制度的专制性质……在北朝后期官僚行政秩序全面复兴,一种更富功绩制色彩、服务于军功集团和吏员群体的等级管理体制出现了,并形成了一种以“军功吏治取向”为特征的新式政治文化。汉唐盛世之间,魏晋南北朝是个帝国的低谷,北朝则构成了走出低谷、通向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与此同时,“在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开发出来了,使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来源”,江南开发是民族交融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言:“东晋南朝对历史是有贡献的,不能因为政治上是偏安,轻视它们的贡献。”[7]这体现出唯物史觀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教师从本课教学主题出发,设计梯度问题,即和秦汉时期相比,南方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学生联系“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和两则材料讨论,理解人口迁移与民族交融背后的因果关系。
  材料二: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教科书第28页
  江南开发情况
  農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纺织:更为发达,养蚕技术也有新的进步
  矿冶:有长足发展,江南著名的有梅根、冶塘二冶
  陶瓷:瓷器制造达到很高水平,特别是在青瓷的制造上
  造纸: 技术明显进步,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造船: 南齐祖冲之发明了千里船
  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②统治者采取了较为合理的发展政策;
  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战乱较少;
  ④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五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教师请学生思考改革的时代价值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改革措施,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必然结果,感悟时代价值。
  材料四: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五: 拓跋兴而南北之形定矣。南北之形既定,卒之南为北所并。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教科书第31页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材料辨别因果关系,进行分类、对比、总结、做出概括,最终从基础知识的掌握过渡到更深层的概念性理解。这既呼应了“学生本位”的课程改革趋势,也是解决核心问题、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分层任务评估,检验学习成效
  “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基本事实,掌握必要的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理解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一般性规律,即概念性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地理解其他类似事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设计评估任务,对学生的概念及其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定。参照埃里克森的操作方案,本课的评估任务如下:
  是什么:从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其历史价值。
  为什么:理解民族交融能够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
  怎么办:结合习近平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本课所学,谈谈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何启示?试着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证得力,条理清晰,有独到见解)。
  材料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本课最后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学生通过时间长度、范围广度、内容深度、影响程度等多个角度剖析本课的核心概念,将民族交融问题放置到一个总体历史坐标上加以考量,形成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迁移能力。从而在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问题时,学生具有同样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联系实际,正确看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现象,认识到民族团结与交融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进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概言之,在“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学生能够在问题引导下主动查阅、整理相关材料,不断加工自己的想法,以更加批判性的、更为宽泛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深思熟虑地达到有论据支持的概念性理解或概括,最终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
  【注释】
  [1][5][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0、13、51页。
  [2](美)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著,鲁效孔译:《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李惠军:《灵魂的追问(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史教学》2015年第5期,第3页。
  [4]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74页。
  [7]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67—568页。
其他文献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评分要求。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一直是考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较多的为“有文采”而“文采”的文章,得分并不高。例如:  意气,它能使我领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凄美;意气,它能使我体会“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闲适……(2006年湖南一考生的作文《谈意气》)  表面看来,引用诗词名句,语言优美。但认真研读,却不明白引用这么多的名言名
一、韩开春散文印象  2012年,广东高考文学类选考选用了韩开春的《荷叶》,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出自韩开春散文集《水边记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010年《散文》选载了这篇文章(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介绍了26种水生植物。通过个例,分别讲述了它们的形态、产地、生态环境、生长特点、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有的结合了民间传说、诗歌、古籍,有的穿插了作者的童年趣事等,不
夕阳余晖 图/雷俊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兴安镇源江村位于兴安镇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摩天岭山中,四面群山环抱,因条件恶劣,路途坎坷,曾是兴安镇最偏最穷的贫困村。  四周高耸的群山造就了源江村独特的小气候,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绝美。因交通不变,高耸的群山成了阻碍源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行山”。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风电场落地源江,公路直通村屯,源江村因地制宜走了一条“旅游 现代休闲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以为,抓住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历史概念的解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
一、试卷结构特点:总体稳定,稍有调整  从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内容、呈现方式和阅读量都保持不变,依然采用了限定性与宽泛性设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古文、图形、图表、漫画等新形式,延续了“试题呈现形式较生动、涵盖内容较丰富、作答要求较平实”的广东试卷风格。而试题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各模块的赋分比重调整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分别由原来的28分、23分、1
春暖花开,武汉归来。  经中央批准,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标志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式“解封”、重新开启;标志着经过“战”中坚守、八方驰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夺取了阶段性战果;标志着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尽管防控工作形势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解封”不代表“解防”,病例零增长不代表病毒传播零风险,打开城池之门不代表敞开居家宅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二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被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心的“贼”惦记。  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孩子刚出生,每天就有应接不暇的母婴用品广告推送;网上搜了点摄影资料,随后就被铺天盖地的摄影器材广告轰炸;刚浏览几个婚恋平台,微博上就有大量相亲对象照片发过来;大学女生社交软件中的生活照,被不法分子加工后,印在小广告上并四处散发……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