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一行四人,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这个地域偏僻,名不经传的小镇。却因其新颖的教学模式而闻名遐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前来“取经”,这点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带着这个愿望,想亲眼目睹,亲耳聆听那精彩的课堂教学,想与各位名师交流,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通过两天的看、听、问、感,说不上把全部教学经验的精髓铭刻于心,至少把框架模式收入囊中,各位老师一致认为,不枉此行。下面就将这种学习方式介绍给各位教师,以供参考借鉴,便于交流。
一、参观考察学习模式
杜郎口中学学习模式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其中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在预习课上完成,分组合作、展现提升在展示课上进行,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反馈课上实现,感受最深的展示课。以上这些理论还是让我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来说吧。
(一)标新立异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从班级情况说起吧,我所听课的这个班,学生总数三十六人,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各有一个组长,对桌而坐,教室三面,还有走廊墙壁都是黑板,每人一小快,是学生展示提升才华的园地。
我听的是七年级语文《理想》一文的展示课。在上堂预习课上,教师明确这首诗的学习目标,通过思考题形成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小组,由组长落实到学生个人。这节展示课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课前教师来到教室,让学生把上节预习时要展示的内容写在各自拥有的黑板上(有楷书精彩诗节的,有写自己感受的,有自己发挥创作的),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有的学生用文字表述,有的用图画说明,还有的加上各种装饰,到上课铃响基本完成。
第二步,上课后由学生评价刚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例如书写的字迹、速度,内容深浅,设计好坏等方面。教师不断用语言鼓励。
第三步,老师把各组学生集中在自己身边,口授布置诗歌朗读、理解任务,一组完成一项(其他各项通过别的组展示去理解),学生回到小组,由组长组织朗读分析形式,像演员排练一样,积极努力,力求朗读声请并茂,分析全面、深刻。
第四步,学生又回到老师身边展示提升朗读理解成果。朗读可读整首诗,也可读喜欢的一到两段,读后其他学生可评价优缺点(读音、语调、感情等方面),还可亲自示范一次,让他加深印象。分析理解任务组的学生可以对某诗节谈内容理解,读后感受,运用的写法,及自己仿写的诗句等,形式各异。学生既不争抢,也不无动于衷,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涉及不到的内容和没有发言的学生,老师给予提示或鼓励发言。
第五步,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黑板上,不限文字、画画、唱歌也可。接下来让几名学生说说产生这个理想的原因,然后老师总结,一堂课就结束了。
(二)别开生面的诗词诵读
又听了一节诗词朗读课,学生把一篇课文八首诗词写在黑板上,可做点修饰,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后展示朗读,可读全诗,可读几句不定,同时伴有理解,学生评价语气、语调、声音、情感等,然后就某首诗向课外拓展,联想到类似的诗词、句,及自己创作佳句(当场写出再展示)展示出来。因为都是爱国诗篇,由一名学生带头唱起了《精忠报国》的歌曲,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踊跃表现。
在展示课上没有讲到、讲透的内容,老师在反馈课上补充。另外老师设计问题,通过问卷形式加以巩固,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听到的课堂教学,其他节大同小异,不作一一汇报了。
(三)以生为主的学习氛围
步入教学楼,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不是各项制度,大型字块条幅,值日轮流表等。楼梯口、走廊上、教室内外都成了展示师生才华的平台。有书法的墨香,有绘画的色彩,有文字的飞舞。他们泼墨挥毫描绘美丽的校园,讴歌愉快的学习生活,憧憬幸福的未来。学校荣誉,班级奖状,个人证书随处可见。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处都昭示着学生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
二、参观考察的感受与畅想
听后我觉得整个课堂都是动态的,有声有色的。每位学生的脸上没有学习压力的愁容,没有思路堵塞的皱眉,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侃侃二谈,从容不迫。丝毫没有胆怯的心理,退缩的念头,人人敢争先。我想这些都缘于教师能大胆放手,将主动权、参与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登台表演。老师是灵活的,是开窗人;学生是自由的,是展翅的鸟;课堂内外是开放的,是飞翔的空间。创设一种积极、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像一只只五彩的风筝,老师把他们放飞到蓝天,真是线有多长,风筝有多高,收放自如。一句话,对学校教师来说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对学生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后我想改动一下这个名联中的一个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个人认为:我们既不能照搬照套。完全模仿,这样可能会出现邯郸学步的结果,又不能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是要结合自己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精华融进我的教学之中,走出一条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之路,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总之,我通过这次参观学习,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取来了真经,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参观考察学习模式
杜郎口中学学习模式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其中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在预习课上完成,分组合作、展现提升在展示课上进行,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反馈课上实现,感受最深的展示课。以上这些理论还是让我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来说吧。
(一)标新立异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从班级情况说起吧,我所听课的这个班,学生总数三十六人,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各有一个组长,对桌而坐,教室三面,还有走廊墙壁都是黑板,每人一小快,是学生展示提升才华的园地。
我听的是七年级语文《理想》一文的展示课。在上堂预习课上,教师明确这首诗的学习目标,通过思考题形成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小组,由组长落实到学生个人。这节展示课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课前教师来到教室,让学生把上节预习时要展示的内容写在各自拥有的黑板上(有楷书精彩诗节的,有写自己感受的,有自己发挥创作的),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有的学生用文字表述,有的用图画说明,还有的加上各种装饰,到上课铃响基本完成。
第二步,上课后由学生评价刚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例如书写的字迹、速度,内容深浅,设计好坏等方面。教师不断用语言鼓励。
第三步,老师把各组学生集中在自己身边,口授布置诗歌朗读、理解任务,一组完成一项(其他各项通过别的组展示去理解),学生回到小组,由组长组织朗读分析形式,像演员排练一样,积极努力,力求朗读声请并茂,分析全面、深刻。
第四步,学生又回到老师身边展示提升朗读理解成果。朗读可读整首诗,也可读喜欢的一到两段,读后其他学生可评价优缺点(读音、语调、感情等方面),还可亲自示范一次,让他加深印象。分析理解任务组的学生可以对某诗节谈内容理解,读后感受,运用的写法,及自己仿写的诗句等,形式各异。学生既不争抢,也不无动于衷,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涉及不到的内容和没有发言的学生,老师给予提示或鼓励发言。
第五步,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黑板上,不限文字、画画、唱歌也可。接下来让几名学生说说产生这个理想的原因,然后老师总结,一堂课就结束了。
(二)别开生面的诗词诵读
又听了一节诗词朗读课,学生把一篇课文八首诗词写在黑板上,可做点修饰,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后展示朗读,可读全诗,可读几句不定,同时伴有理解,学生评价语气、语调、声音、情感等,然后就某首诗向课外拓展,联想到类似的诗词、句,及自己创作佳句(当场写出再展示)展示出来。因为都是爱国诗篇,由一名学生带头唱起了《精忠报国》的歌曲,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踊跃表现。
在展示课上没有讲到、讲透的内容,老师在反馈课上补充。另外老师设计问题,通过问卷形式加以巩固,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听到的课堂教学,其他节大同小异,不作一一汇报了。
(三)以生为主的学习氛围
步入教学楼,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不是各项制度,大型字块条幅,值日轮流表等。楼梯口、走廊上、教室内外都成了展示师生才华的平台。有书法的墨香,有绘画的色彩,有文字的飞舞。他们泼墨挥毫描绘美丽的校园,讴歌愉快的学习生活,憧憬幸福的未来。学校荣誉,班级奖状,个人证书随处可见。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处都昭示着学生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
二、参观考察的感受与畅想
听后我觉得整个课堂都是动态的,有声有色的。每位学生的脸上没有学习压力的愁容,没有思路堵塞的皱眉,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侃侃二谈,从容不迫。丝毫没有胆怯的心理,退缩的念头,人人敢争先。我想这些都缘于教师能大胆放手,将主动权、参与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登台表演。老师是灵活的,是开窗人;学生是自由的,是展翅的鸟;课堂内外是开放的,是飞翔的空间。创设一种积极、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像一只只五彩的风筝,老师把他们放飞到蓝天,真是线有多长,风筝有多高,收放自如。一句话,对学校教师来说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对学生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后我想改动一下这个名联中的一个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个人认为:我们既不能照搬照套。完全模仿,这样可能会出现邯郸学步的结果,又不能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是要结合自己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精华融进我的教学之中,走出一条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之路,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总之,我通过这次参观学习,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取来了真经,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