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打工赚钱,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的比重逾半数。这些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及教育者的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了一只只“孤雁”。这一新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困境。
一、“孤雁”失群,问题多多
1.“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普遍较差,主要表现有:自由散漫,厌学贪玩,乱花钱,不爱劳动,缺少礼貌。
2.“留守儿童”性格怪异、心理抑郁,一般表现为:与同学相处觉得自卑,在老师面前变得内向,在家庭之中显得孤癖。
3.“留守儿童”学习情绪低落,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这些儿童说,他们见到书本就头痛。
4.“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率高。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近80%。
二、缺失的家庭教育,“孤雁”难飞
为了生活的支撑,父母们不得不“狠心”地把子女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子女的一切。经调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由隔代监护的不完整家庭或亲戚监护的临时家庭所能给予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缺陷。
1.放纵型:无能为力,只管其生活。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2.简单粗暴型:过于溺爱。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又加上父母不在家,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疼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这样,孩子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怕困难,怕挫折。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当爷爷奶奶看不惯时,又往往是“黄荆条下出好人”的打骂、抱怨等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其效果欠佳。
3.任其发展型:别人的孩子不好管。
这部分孩子主要是寄养在亲戚家中,一种是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任意而为。另一种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亲戚稍微说重了,他们可能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左右为难,干脆一切顺其自然,放任自流。
4.听天由命型:读书无用。
这类家庭以“狗大自咬,人在自巧”为座右铭,对孩子的要求是能学多少算多少。“我小学四年级没毕业,如今打工可没少挣钱。”父亲以“口头禅”对子女现身说“法”,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学无术、不思进取。
5.父(母)爱补偿型。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对子女关心少、教育少、照管少,自然形成愧疚的心理和想法,一旦年头年尾探亲回家,由于在家待的时间短暂,加之爱子心切,顺心时,把“爱”挂在嘴上,又是许愿,又是给钱买东西,事可不做,书可不读,任其自由,任其撒娇。一旦不顺心时,就望子成才,又恨铁不成钢,轻则责骂喝斥,重则棍棒相加。
当然,也有临时监护人很注重与学校配合,及时到校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家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行为上严格要求;学习上给予辅导、帮助,使留守儿童感到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在心理上、思想上得到平衡,不因为父母不在家而孤独、无助,在各方面不受到影响,能健康成长。
三、用关爱,为“孤雁”托起片片蓝天
由于家庭教育中缺失关爱,“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为了学生,学校、教师应更多地将雨露般温馨的关爱倾注于这些形单影只的“孤雁”。
1.无微不至,善于小处关爱。
俗话说:“老师为再生父母。”的确,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教师要深知学生的心理,处处对他们细心地关爱,以致对非“留守儿童”而言的“偏爱”,无论学习、生活都让这些孩子感到老师犹如父母般真情的关爱。在学习上,哪怕学生的细小“闪光点”也及时表扬,让他燃起希望的火花;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耐心辅导;在生活上,时常关心他们穿的衣服暖不暖,吃得饱不饱,文具够不够用,身体好不好。
2.团结互助,营造温暖大“家”。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细小心灵。因此,老师要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还要引导学生之间成为知心伙伴,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都营造成一个温暖大“家”。在这个“家”里,人人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与他们结成互助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在这个“家”里,经常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专题活动,如《我爱家乡》演讲活动、《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书信比赛、周末游等,培养他们广泛的爱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情深侃侃,开通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的开通,让“留守儿童”能时常与父母谈话沟通,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同时,开通“留守儿童”知心热线,让不能与父母联系的儿童得到心理咨询,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搭建桥梁。
4.多向教育,形成教育网络。
教育的成功,不仅要靠学校教师单方面的作用,还要靠家庭监护人的共同管理,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体系。针对一些现状,学校应开办监护人培训班,明了作为监护人的职责,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能正确对待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主动家访或鼓励监护人定期校访,交换孩子在家里、在学校的表现,共商教育方法;还可以召开监护人座谈会,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验交流,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孩子的负面影响。
当然,“留守儿童”的父母的教育作用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终身动力,社会、政府、学校还应让他们转变观念: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自己的生计,还是下一代人的生计——孩子没有培养好,赚再多钱也没有用。
一、“孤雁”失群,问题多多
1.“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普遍较差,主要表现有:自由散漫,厌学贪玩,乱花钱,不爱劳动,缺少礼貌。
2.“留守儿童”性格怪异、心理抑郁,一般表现为:与同学相处觉得自卑,在老师面前变得内向,在家庭之中显得孤癖。
3.“留守儿童”学习情绪低落,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这些儿童说,他们见到书本就头痛。
4.“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率高。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近80%。
二、缺失的家庭教育,“孤雁”难飞
为了生活的支撑,父母们不得不“狠心”地把子女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子女的一切。经调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由隔代监护的不完整家庭或亲戚监护的临时家庭所能给予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缺陷。
1.放纵型:无能为力,只管其生活。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2.简单粗暴型:过于溺爱。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又加上父母不在家,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疼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这样,孩子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怕困难,怕挫折。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当爷爷奶奶看不惯时,又往往是“黄荆条下出好人”的打骂、抱怨等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其效果欠佳。
3.任其发展型:别人的孩子不好管。
这部分孩子主要是寄养在亲戚家中,一种是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任意而为。另一种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亲戚稍微说重了,他们可能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左右为难,干脆一切顺其自然,放任自流。
4.听天由命型:读书无用。
这类家庭以“狗大自咬,人在自巧”为座右铭,对孩子的要求是能学多少算多少。“我小学四年级没毕业,如今打工可没少挣钱。”父亲以“口头禅”对子女现身说“法”,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学无术、不思进取。
5.父(母)爱补偿型。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对子女关心少、教育少、照管少,自然形成愧疚的心理和想法,一旦年头年尾探亲回家,由于在家待的时间短暂,加之爱子心切,顺心时,把“爱”挂在嘴上,又是许愿,又是给钱买东西,事可不做,书可不读,任其自由,任其撒娇。一旦不顺心时,就望子成才,又恨铁不成钢,轻则责骂喝斥,重则棍棒相加。
当然,也有临时监护人很注重与学校配合,及时到校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家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行为上严格要求;学习上给予辅导、帮助,使留守儿童感到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在心理上、思想上得到平衡,不因为父母不在家而孤独、无助,在各方面不受到影响,能健康成长。
三、用关爱,为“孤雁”托起片片蓝天
由于家庭教育中缺失关爱,“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为了学生,学校、教师应更多地将雨露般温馨的关爱倾注于这些形单影只的“孤雁”。
1.无微不至,善于小处关爱。
俗话说:“老师为再生父母。”的确,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教师要深知学生的心理,处处对他们细心地关爱,以致对非“留守儿童”而言的“偏爱”,无论学习、生活都让这些孩子感到老师犹如父母般真情的关爱。在学习上,哪怕学生的细小“闪光点”也及时表扬,让他燃起希望的火花;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耐心辅导;在生活上,时常关心他们穿的衣服暖不暖,吃得饱不饱,文具够不够用,身体好不好。
2.团结互助,营造温暖大“家”。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细小心灵。因此,老师要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还要引导学生之间成为知心伙伴,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都营造成一个温暖大“家”。在这个“家”里,人人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与他们结成互助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在这个“家”里,经常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专题活动,如《我爱家乡》演讲活动、《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书信比赛、周末游等,培养他们广泛的爱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情深侃侃,开通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的开通,让“留守儿童”能时常与父母谈话沟通,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同时,开通“留守儿童”知心热线,让不能与父母联系的儿童得到心理咨询,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搭建桥梁。
4.多向教育,形成教育网络。
教育的成功,不仅要靠学校教师单方面的作用,还要靠家庭监护人的共同管理,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体系。针对一些现状,学校应开办监护人培训班,明了作为监护人的职责,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能正确对待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主动家访或鼓励监护人定期校访,交换孩子在家里、在学校的表现,共商教育方法;还可以召开监护人座谈会,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验交流,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孩子的负面影响。
当然,“留守儿童”的父母的教育作用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终身动力,社会、政府、学校还应让他们转变观念: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自己的生计,还是下一代人的生计——孩子没有培养好,赚再多钱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