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中职语文教学困难重重。
主观原因是中职语文被列入基础课的范畴,课时偏少,关注程度低,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其他专业课程上;教师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文以载道”的特点,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无效和低效。另外,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致使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只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库”,根本谈不上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仅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烦琐讲析和现成答案,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就客观原因而言,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篇目的选择不够严谨,内容不够切合学生实际需要,大部分中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注意结合专业特点区分使用因而缺乏针对性等。
因此,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的特性,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1.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
中考失败后走进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
特点。
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认为语文是国语,不学也可以考一个相当不错的分数,因此缺乏兴趣,甚至厌烦语文,视上语文课为“受罪”或“煎熬”。他们对于基本的文学知识大都是“一问三不知”,课堂提问回答不出来或者不愿回答,教学缺乏互动性,对布置的作业更是应付了事,有一些学生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往往也是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
二是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弱,学习目的不明,学习能力不强。这些现状体现为学生“懒得听、懒得看、懒得记、懒得想、懒得做,站不直、坐不稳、心不专、神不定”。
三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从传统的升学教育模式走来的中职学生对智能观、人才观、成才观的认识扭曲错位,缺乏自信,不少中职学生没能体会成功的喜悦,看不到身上的闪光点,找不到成功成才的方向,失去另辟蹊径、扬长避短、奋发向上的原动力,甘愿随波逐流。
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采用“传递—接受式”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为主,学生就会抵触教师的讲授,既不遵守纪律,也不完成教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更培养不了他们的纪律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而采用“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文化课程度低、学习习惯差的中职学生,更不可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
思考。
2.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职业技能的中等实用型人才。学生也许不会做函数题,也许记不住千百个英语单词,但每个中职学生都能做到站直坐正,把物品摆放整齐,把卫生打扫干净,并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学生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尊重他人。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首先要以“够用、管用、实用”的语文知识为基础,从最基本的对话交流、文字沟通做起。所以,中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中职培养对象和目标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适应中职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传授学生“够用、管用、实用”的语文基础知识为目标。其任务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素养教育与管理下修素养、正习惯,在教师的兴趣激发、知识传授下去认知、去思考。其基本要求是要紧扣语文教学模式的目标和任务,创设“准备充分课堂、师表课堂、素养课堂、有用课堂、高效课堂、信心课堂”。
1.创建适应中职学生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教师应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课前准备充分。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有用性和专业需求出发,深入研究教材,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有效地利用教材传道解惑;按“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确定好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大胆处理教材;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出发,围绕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努力创新教法与学法,重点指导学生“怎么学”“怎么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要身体力行,创设师表课堂。教师自身首先要杜绝上课迟到、早退、缺旷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精神饱满,做到“满面春风上讲台”;教师对课堂教学要充满激情,要做到声音洪亮、教态端庄、举止规范、全心投入。
(3)教师要高度重视,从细微入手,创设素养课堂。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养非常重视,企业认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技术不过硬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练习,而缺乏素养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据此,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素养的教育,不能认为“素养教育与己无关”;必须精心实施好素养管理环节的教学,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班级的不良现象,并提出明确的素养要求;将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从细微处入手,如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都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素养教育的内容。素养教育无小事,素养教育重在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处,善于指导学生做好每个细节。只有当学生在小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职业习惯,才能培养其更高层次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4)教师要全心投入,多管齐下,创设高效课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后,中职学校的教师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教中做”、在“做中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5)教师要从中职培养目标出发,创设有用课堂。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有用性”出发,教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用的东西;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出发,教学生能学(做)的东西;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学生愿意学(做)的东西;要从授之以渔出发,教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要从技能岗位或对口高考的要求出发,教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从员工要求出发,教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6)教师要从关注全体学生出发,创设信心课堂。升学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在难度、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与高考是否匹配;而中职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在难度、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与技能岗位的要求是否匹配。因此,在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多采用以直观形象感知和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法,降低教学难度;要通过反复讲练、个别辅导、表扬鼓励,创设机会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不同的专业对语文课要求都不一样,教师应面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个性化课堂。
2.创设适合中职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1)紧扣培养目标,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从这一精神中,学校很容易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即实现“三化”:“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提供保障;“专业化”——结合专业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转移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结合中职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说”上,教师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书等;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
(3)结合中职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材施教是重点。在新课改视野下,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借鉴和选用的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例如应用文“应聘”教学就可以模拟应聘场景,学生在人造情境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导向教学在应用时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式。
(4)结合中职特点,科学构建评价模式。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新课改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根本目的要放在促进发展上,看学生每天提高多少,而不是掌握了多少。在评价信息上要强调多元化,不能仅从一张试卷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要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拓展情况。总之,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只有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潜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主观原因是中职语文被列入基础课的范畴,课时偏少,关注程度低,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其他专业课程上;教师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文以载道”的特点,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无效和低效。另外,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致使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只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库”,根本谈不上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仅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烦琐讲析和现成答案,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就客观原因而言,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篇目的选择不够严谨,内容不够切合学生实际需要,大部分中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注意结合专业特点区分使用因而缺乏针对性等。
因此,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的特性,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1.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
中考失败后走进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
特点。
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认为语文是国语,不学也可以考一个相当不错的分数,因此缺乏兴趣,甚至厌烦语文,视上语文课为“受罪”或“煎熬”。他们对于基本的文学知识大都是“一问三不知”,课堂提问回答不出来或者不愿回答,教学缺乏互动性,对布置的作业更是应付了事,有一些学生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往往也是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
二是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弱,学习目的不明,学习能力不强。这些现状体现为学生“懒得听、懒得看、懒得记、懒得想、懒得做,站不直、坐不稳、心不专、神不定”。
三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从传统的升学教育模式走来的中职学生对智能观、人才观、成才观的认识扭曲错位,缺乏自信,不少中职学生没能体会成功的喜悦,看不到身上的闪光点,找不到成功成才的方向,失去另辟蹊径、扬长避短、奋发向上的原动力,甘愿随波逐流。
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采用“传递—接受式”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为主,学生就会抵触教师的讲授,既不遵守纪律,也不完成教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更培养不了他们的纪律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而采用“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文化课程度低、学习习惯差的中职学生,更不可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
思考。
2.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职业技能的中等实用型人才。学生也许不会做函数题,也许记不住千百个英语单词,但每个中职学生都能做到站直坐正,把物品摆放整齐,把卫生打扫干净,并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学生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尊重他人。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首先要以“够用、管用、实用”的语文知识为基础,从最基本的对话交流、文字沟通做起。所以,中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中职培养对象和目标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适应中职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传授学生“够用、管用、实用”的语文基础知识为目标。其任务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素养教育与管理下修素养、正习惯,在教师的兴趣激发、知识传授下去认知、去思考。其基本要求是要紧扣语文教学模式的目标和任务,创设“准备充分课堂、师表课堂、素养课堂、有用课堂、高效课堂、信心课堂”。
1.创建适应中职学生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教师应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课前准备充分。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有用性和专业需求出发,深入研究教材,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有效地利用教材传道解惑;按“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确定好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大胆处理教材;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出发,围绕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努力创新教法与学法,重点指导学生“怎么学”“怎么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要身体力行,创设师表课堂。教师自身首先要杜绝上课迟到、早退、缺旷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精神饱满,做到“满面春风上讲台”;教师对课堂教学要充满激情,要做到声音洪亮、教态端庄、举止规范、全心投入。
(3)教师要高度重视,从细微入手,创设素养课堂。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养非常重视,企业认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技术不过硬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练习,而缺乏素养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据此,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素养的教育,不能认为“素养教育与己无关”;必须精心实施好素养管理环节的教学,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班级的不良现象,并提出明确的素养要求;将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从细微处入手,如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都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素养教育的内容。素养教育无小事,素养教育重在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处,善于指导学生做好每个细节。只有当学生在小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职业习惯,才能培养其更高层次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4)教师要全心投入,多管齐下,创设高效课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后,中职学校的教师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教中做”、在“做中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5)教师要从中职培养目标出发,创设有用课堂。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有用性”出发,教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用的东西;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出发,教学生能学(做)的东西;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学生愿意学(做)的东西;要从授之以渔出发,教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要从技能岗位或对口高考的要求出发,教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从员工要求出发,教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6)教师要从关注全体学生出发,创设信心课堂。升学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在难度、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与高考是否匹配;而中职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在难度、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与技能岗位的要求是否匹配。因此,在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多采用以直观形象感知和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法,降低教学难度;要通过反复讲练、个别辅导、表扬鼓励,创设机会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不同的专业对语文课要求都不一样,教师应面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个性化课堂。
2.创设适合中职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1)紧扣培养目标,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从这一精神中,学校很容易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即实现“三化”:“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提供保障;“专业化”——结合专业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转移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结合中职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说”上,教师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书等;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
(3)结合中职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材施教是重点。在新课改视野下,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借鉴和选用的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例如应用文“应聘”教学就可以模拟应聘场景,学生在人造情境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导向教学在应用时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式。
(4)结合中职特点,科学构建评价模式。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新课改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根本目的要放在促进发展上,看学生每天提高多少,而不是掌握了多少。在评价信息上要强调多元化,不能仅从一张试卷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要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拓展情况。总之,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只有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潜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