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发展轨道交通?
防治大城市病的必然选择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人均能源消耗不但显著低于小轿车,也明显低于公共汽车。且因以电气为动力,基本没有废气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地面轨道交通占地较少,地下轨道交通则基本不占用地面土地。在城市建设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不仅能够节约用地,而且具有速度快和运量大的突出特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为防治大城市病,轨道交通自然成为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巴黎、伦敦、汉堡、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都在保留原有城市格局和道路风貌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美国也在斥巨资拆除或改造高架路,转向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城市病,我国也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见表)。
建设大城市群的前提条件
大城市群作为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高级阶段的城市布局形态,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大城市群的形成,除了依靠经济和生态纽带外,还必须依靠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交通纽带。
相对于高速公路,以高铁和城际铁路为代表的城市间轨道交通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是占地少,轨道交通的占地不到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一,运量却是高速公路的数倍。二是运价低,轨道交通的运价只有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可以满足居民低成本快速出行的需求。三是能耗低,轨道交通的单位能耗只有公路的五分之一。
以轨道交通为主形成城市间的快速通道,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满足居民通勤出行的需要,推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形成连接城市群的经济纽带——大型产业集群。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有什么优势?
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轨道交通空间大。四川地处西部内陆,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单从铁路路网来看,全省铁路运营里程3514公里,路网密度72.5公里/万平方公里,分别居全国第27位、西部第4位;人均拥有铁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仅为东部的1/3、中部的1/2。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虽然基础薄弱,但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继续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十个方面向西部倾斜,对西部省市发展给予重大支撑。2014年6月以来,国家宏观调控特别强调“精准发力、定向调控”的思路,并明确了定向调控的三大方向,属于三大定向调控领域的西部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四川应抓住这些政策机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研发生产能力较强。从四川自身基础来看,西南交大、中铁二院、成都机车、资阳机车、攀钢等科研院校和企业可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上至研发、下至生产的一系列支撑。如果规划科学且建设有序,四川有望实现赶超式发展,2020年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有效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促进钢铁等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四川如何发展轨道交通?
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群发展
四川现有四大城市群,交通情况和发展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应以四大城市群为基础,既要继续强化成都交通枢纽的地位,又要大力提升其它城市群交通水平,还要加快与省外大城市及城市群连通,重点规划建设以下线路(见图1)。
规划建设成都及其它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目前,四川除了成都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外,另有绵阳、南充、泸州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还有可能新增自贡、攀枝花、宜宾、达州、内江、德阳、乐山、遂宁等近十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不仅成都已然拥堵的交通现状亟待改善,其它已经超过或即将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应未雨绸缪、及早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见图2)。
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投资回报,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开发融资产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二是提高投资回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加快建设资金回流,具体方式包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确定轨道交通运价,提供车站周边土地商业开发等衍生收益;推广成灌模式,建设中心城市至重要景点及产业园区专线,助推旅游经济和产业发展;准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原则上采用客货混跑方式,满足货运需要和发展铁路物流等。
防治大城市病的必然选择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人均能源消耗不但显著低于小轿车,也明显低于公共汽车。且因以电气为动力,基本没有废气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地面轨道交通占地较少,地下轨道交通则基本不占用地面土地。在城市建设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不仅能够节约用地,而且具有速度快和运量大的突出特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为防治大城市病,轨道交通自然成为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巴黎、伦敦、汉堡、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都在保留原有城市格局和道路风貌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美国也在斥巨资拆除或改造高架路,转向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城市病,我国也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见表)。
建设大城市群的前提条件
大城市群作为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高级阶段的城市布局形态,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大城市群的形成,除了依靠经济和生态纽带外,还必须依靠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交通纽带。
相对于高速公路,以高铁和城际铁路为代表的城市间轨道交通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是占地少,轨道交通的占地不到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一,运量却是高速公路的数倍。二是运价低,轨道交通的运价只有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可以满足居民低成本快速出行的需求。三是能耗低,轨道交通的单位能耗只有公路的五分之一。
以轨道交通为主形成城市间的快速通道,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满足居民通勤出行的需要,推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形成连接城市群的经济纽带——大型产业集群。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有什么优势?
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轨道交通空间大。四川地处西部内陆,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单从铁路路网来看,全省铁路运营里程3514公里,路网密度72.5公里/万平方公里,分别居全国第27位、西部第4位;人均拥有铁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仅为东部的1/3、中部的1/2。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虽然基础薄弱,但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继续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十个方面向西部倾斜,对西部省市发展给予重大支撑。2014年6月以来,国家宏观调控特别强调“精准发力、定向调控”的思路,并明确了定向调控的三大方向,属于三大定向调控领域的西部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四川应抓住这些政策机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研发生产能力较强。从四川自身基础来看,西南交大、中铁二院、成都机车、资阳机车、攀钢等科研院校和企业可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上至研发、下至生产的一系列支撑。如果规划科学且建设有序,四川有望实现赶超式发展,2020年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有效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促进钢铁等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四川如何发展轨道交通?
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群发展
四川现有四大城市群,交通情况和发展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应以四大城市群为基础,既要继续强化成都交通枢纽的地位,又要大力提升其它城市群交通水平,还要加快与省外大城市及城市群连通,重点规划建设以下线路(见图1)。
规划建设成都及其它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目前,四川除了成都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外,另有绵阳、南充、泸州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还有可能新增自贡、攀枝花、宜宾、达州、内江、德阳、乐山、遂宁等近十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不仅成都已然拥堵的交通现状亟待改善,其它已经超过或即将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应未雨绸缪、及早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见图2)。
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投资回报,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开发融资产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二是提高投资回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加快建设资金回流,具体方式包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确定轨道交通运价,提供车站周边土地商业开发等衍生收益;推广成灌模式,建设中心城市至重要景点及产业园区专线,助推旅游经济和产业发展;准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原则上采用客货混跑方式,满足货运需要和发展铁路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