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写作形式,自然笔记通过图画、文字,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探索、记录、思考。该方式深受教师和家长的喜欢和推崇。笔者将自然笔记引入三年级习作,建立以二十四节气为“经线”,以三年级习作要求、专题训练为“纬线”的写作体系,有序科学地开展习作训练。意在用图画结合习作记录自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自然笔记;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教学
新课标对小学中年段学生在写作方面强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然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也不多,生活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会写,是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自然笔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有规律地对大自然进行记录的一种写作形式。自然笔记,可以说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是美术和文字的交融。由于自然笔记需要观察大自然,边画画边记录,这是三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于是,笔者尝试将自然笔记引入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自然笔记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以期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起步写作能力。
一、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的价值
目前,在上海、重庆等城市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自然笔记活动,这对学生亲近自然、培养观察力、感悟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自然笔记引入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中,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方面,有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自然笔记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索大自然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渴求和好奇,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言语表达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学生积极参与到自然笔记这一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有利于言语经验的建构,也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阅读面窄,对刚从二年级的写话转为写完整的作文有排斥心理,而自然笔记画一画、写一写,语言简练、句式简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自然笔记通过观察、记录自然,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契合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转向积极生动活泼的模式要求。图画与文字的结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轻轻松松地走进大自然,主动拿起笔,画下自己所见,书写心中所感。
(三)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学生不愿习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生活经验缺乏,没有写作素材。而作文素材的来源,一部分是阅读的积累,另一部分就是生活的体验。自然笔记能很好地解决生活的体验这一问题。
自然笔记拓展了学生的生活面。大自然包括云雾雨露、花草树木、飛鸟鸣虫,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教师将学生领进神奇的大自然,就像为他们开启了,一扇认识、了解更为广阔世界的窗。学生在大自然聆听自然之声,触摸自然之态,发现自然之美。真实丰富的自然,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的欲望,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
二、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结构性写作体系
将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不是一个片段化写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构造,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外部信息(大自然)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写作模式。因此,将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活动,必须形成结构体系。
笔者将活动置于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背景之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笔者首先从经纬两个角度构建了写作体系。从“经线”角度,按照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顺序,以节气的特有物候、古诗词赏读等为习作内容,进行大自然的观察、体验、记录;从“纬线”角度,按三年级习作要求,分别开展学会观察、掌握写作顺序等专题训练。这样“经纬”定位,纵横交织,生成了一张丰富的自然笔记习作训练体系。学生随着二十四节气变化,以相关常识、特有物候、自然见闻等为习作内容,在一年的时间里,一面知晓自然变化,一面在观察、探索、体验、思考、表达、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写作模式
1. 了解节气文化,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在课外阅读中引入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一书,在每个节气前,教师带着学生看书、查资料、课前询问父母等方式了解节气知识。然后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聊聊即将到来的节气。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了解,比如说可以了解节气物候、节气习俗,诵读与节气有关的古诗词和故事传说等。了解节气文化有助于学生在观察自然的时候更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寻找、探索。而节气诗词、童谣、故事的学习,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来更深刻地了解节气,积累语文素材,为习作提供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2. 细心观察,多形式记录
在了解节气文化的基础上,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大自然实物进行仔细、专注的观察。学生可以在不同节气观察不同的植物、昆虫等,如观察白露的天空、谷雨的蜗牛、冬至的异木棉等。也可以在不同的节气观察同一事物,比如,选定自家阳台的一株桂花,每个节气都观察它。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随着节气的变化直观地感受植物的变化。
我们鼓励学生用手机拍下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同时推荐了“形色”这个手机APP。学生只要通过这个手机小程序把植物拍下来,就能马上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等知识。“有图有真相”的学习样式让学生觉得很新鲜,让他们在观察学习的同时,了解了大自然的更多“密码”,同时懂得语文尤其是习作,其实离生活并不远,关键就是要用心去观察,有意识地去记录。
3. 写自己的发现,重视表达感悟
在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用笔画下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形态,并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悟。学生既可以注重描写植物的特征,也可以随着节气变化,连续观察一株豆苗的变化;既可以摘抄节气古诗,也可以仿写,用诗歌的形式展示自己所见的自然;既可以注重写出自己的特别发现,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学生能够由初期用两三句简单的话描写植物逐步过渡到一段话,再到用两三段话注重写自己感受,逐步提高了习作能力。如一位学生在节气小寒做的自然笔记:
这棵紫玉兰长在山顶,几乎没有一片叶子,却开着几朵白色的花,远看和白玉兰并无区别,仔细看,还真有点淡淡的紫色。每朵花都有9瓣,下面由三片萼片托着,有淡淡的清香。玉兰花的花期是2-3月,现在还是大寒,这几朵花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真是急性子。听说,玉兰花一开,就不会有冰冻了,难道是冬天过了,春天就要来啦?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是非常棒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真正达到了自然笔记的目的:童心亲近自然,趣味提高写作能力。
4. 重视展评,提高习作兴趣
我们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的展示交流活动。在评价修改习作环节,我们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和学生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互相阅读观赏自然笔记作品,找出别人作品中的亮点,学习他人的优点,争取下个节气写得更好。我们还会选择优秀习作,和全体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评讲,让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如何有序观察、细致描写、恰当地抒情和议论,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的能力。可以将学生的自然笔记作品以电子稿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园地中,发在班级家长QQ群里,还可以制作成展板,向全校师生展示。当学生们看见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发表,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称赞时,他们是十分开心和骄傲的。
跟随一年的节气做自然笔记,我们欣喜地发现,习作变得有趣了,“观察”成为学生的习惯,“写”成为学生的渴求。随着节气的变化,在大自然中发现的秘密,生命的奇迹,学生感到必须画下来,写下来,表达出来。通过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中的开发和实施,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强大的语文学习力。笔者也相信,自然笔记将会进一步成为开启“大语文教育”的一扇窗户。
关键词:自然笔记;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教学
新课标对小学中年段学生在写作方面强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然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也不多,生活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会写,是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自然笔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有规律地对大自然进行记录的一种写作形式。自然笔记,可以说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是美术和文字的交融。由于自然笔记需要观察大自然,边画画边记录,这是三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于是,笔者尝试将自然笔记引入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自然笔记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以期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起步写作能力。
一、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的价值
目前,在上海、重庆等城市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自然笔记活动,这对学生亲近自然、培养观察力、感悟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自然笔记引入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中,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方面,有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自然笔记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索大自然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渴求和好奇,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言语表达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学生积极参与到自然笔记这一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有利于言语经验的建构,也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阅读面窄,对刚从二年级的写话转为写完整的作文有排斥心理,而自然笔记画一画、写一写,语言简练、句式简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自然笔记通过观察、记录自然,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契合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转向积极生动活泼的模式要求。图画与文字的结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轻轻松松地走进大自然,主动拿起笔,画下自己所见,书写心中所感。
(三)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学生不愿习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生活经验缺乏,没有写作素材。而作文素材的来源,一部分是阅读的积累,另一部分就是生活的体验。自然笔记能很好地解决生活的体验这一问题。
自然笔记拓展了学生的生活面。大自然包括云雾雨露、花草树木、飛鸟鸣虫,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教师将学生领进神奇的大自然,就像为他们开启了,一扇认识、了解更为广阔世界的窗。学生在大自然聆听自然之声,触摸自然之态,发现自然之美。真实丰富的自然,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的欲望,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
二、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结构性写作体系
将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不是一个片段化写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构造,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外部信息(大自然)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写作模式。因此,将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活动,必须形成结构体系。
笔者将活动置于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背景之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笔者首先从经纬两个角度构建了写作体系。从“经线”角度,按照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顺序,以节气的特有物候、古诗词赏读等为习作内容,进行大自然的观察、体验、记录;从“纬线”角度,按三年级习作要求,分别开展学会观察、掌握写作顺序等专题训练。这样“经纬”定位,纵横交织,生成了一张丰富的自然笔记习作训练体系。学生随着二十四节气变化,以相关常识、特有物候、自然见闻等为习作内容,在一年的时间里,一面知晓自然变化,一面在观察、探索、体验、思考、表达、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写作模式
1. 了解节气文化,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在课外阅读中引入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一书,在每个节气前,教师带着学生看书、查资料、课前询问父母等方式了解节气知识。然后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聊聊即将到来的节气。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了解,比如说可以了解节气物候、节气习俗,诵读与节气有关的古诗词和故事传说等。了解节气文化有助于学生在观察自然的时候更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寻找、探索。而节气诗词、童谣、故事的学习,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来更深刻地了解节气,积累语文素材,为习作提供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2. 细心观察,多形式记录
在了解节气文化的基础上,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大自然实物进行仔细、专注的观察。学生可以在不同节气观察不同的植物、昆虫等,如观察白露的天空、谷雨的蜗牛、冬至的异木棉等。也可以在不同的节气观察同一事物,比如,选定自家阳台的一株桂花,每个节气都观察它。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随着节气的变化直观地感受植物的变化。
我们鼓励学生用手机拍下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同时推荐了“形色”这个手机APP。学生只要通过这个手机小程序把植物拍下来,就能马上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等知识。“有图有真相”的学习样式让学生觉得很新鲜,让他们在观察学习的同时,了解了大自然的更多“密码”,同时懂得语文尤其是习作,其实离生活并不远,关键就是要用心去观察,有意识地去记录。
3. 写自己的发现,重视表达感悟
在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用笔画下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形态,并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悟。学生既可以注重描写植物的特征,也可以随着节气变化,连续观察一株豆苗的变化;既可以摘抄节气古诗,也可以仿写,用诗歌的形式展示自己所见的自然;既可以注重写出自己的特别发现,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学生能够由初期用两三句简单的话描写植物逐步过渡到一段话,再到用两三段话注重写自己感受,逐步提高了习作能力。如一位学生在节气小寒做的自然笔记:
这棵紫玉兰长在山顶,几乎没有一片叶子,却开着几朵白色的花,远看和白玉兰并无区别,仔细看,还真有点淡淡的紫色。每朵花都有9瓣,下面由三片萼片托着,有淡淡的清香。玉兰花的花期是2-3月,现在还是大寒,这几朵花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真是急性子。听说,玉兰花一开,就不会有冰冻了,难道是冬天过了,春天就要来啦?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是非常棒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真正达到了自然笔记的目的:童心亲近自然,趣味提高写作能力。
4. 重视展评,提高习作兴趣
我们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的展示交流活动。在评价修改习作环节,我们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和学生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互相阅读观赏自然笔记作品,找出别人作品中的亮点,学习他人的优点,争取下个节气写得更好。我们还会选择优秀习作,和全体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评讲,让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如何有序观察、细致描写、恰当地抒情和议论,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的能力。可以将学生的自然笔记作品以电子稿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园地中,发在班级家长QQ群里,还可以制作成展板,向全校师生展示。当学生们看见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发表,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称赞时,他们是十分开心和骄傲的。
跟随一年的节气做自然笔记,我们欣喜地发现,习作变得有趣了,“观察”成为学生的习惯,“写”成为学生的渴求。随着节气的变化,在大自然中发现的秘密,生命的奇迹,学生感到必须画下来,写下来,表达出来。通过自然笔记运用于习作教学中的开发和实施,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强大的语文学习力。笔者也相信,自然笔记将会进一步成为开启“大语文教育”的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