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行穴位手法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采用穴位手法推拿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口服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7.5%,)、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手法推拿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穴位手法推拿 临床疗效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其多种病理分型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较脊髓型颈椎病略多见,患者患病原因多因为椎节不稳。其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以头痛为主,严重时发生猝倒[1]。本文为了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手法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在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20-45岁,平均(32.45±1.25)岁,在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为28-50岁,平均(39.52±1.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临床症状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2)神智清楚,精神正常,除本疾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可以配合的患者;(3)熟知本操作,自愿配合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4)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3 治疗方法
  以四周为一个疗程,给予口服药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对照组患者,50mg/次,3次/d;对照组通过穴位手法推拿进行治疗,具体:患者端坐于治疗医生面前,背对医生,医生通过按、揉、掐等手法刺激患者风池穴、风府穴,持续5min,移手指于肩井穴实施滚法、拿法刺激患者人迎穴、缺盆穴,持续5min,再对患者太阳穴实施拇指揉法,同时点按百会穴,持续3min,最后于患者颈项肩背结合所有手法进行肌肉放松,按揉刺激患者伏兔穴,行颈椎关节拔伸,持续5min,1次/d.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根据WHO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定义,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判断,(1)痊愈:头痛、眩晕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临床症状完全好转且无复发;(2)显效:头痛、眩晕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临床症状基本好转,仅在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不适症状,日常生活不受影响;(3)有效:头痛、眩晕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不稳定,易复发,且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4)无效:头痛、眩晕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进行检查[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通过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恢复情况的对比,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33例,显效患者5例,有效患者1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10例,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比较
  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观察组基底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51.23±7.23和60.41±5.14;左椎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40.23±7.35和49.68±6.54;右椎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42.78±8.59和50.24±7.46;对照组基底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53.24±7.54和56.35±6.35;左椎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41.58±6.54和 45.89±6.27;右椎动脉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43.58±8.74和46.25±7.52;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和血管因素,该病的临床表现颈部一般症状不明显,多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椎动脉周壁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导致的交感神经症状两方面病变出现异常临床表现,故而对此类患者应检查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情况[2]。手法治疗是通过手部技巧性的按摩使变形的颈椎恢复原位并进行椎体固定的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对比西医服药或手术治疗,可以在从根本上改善病情的同时又不给患者带来手术损伤。
  笔者为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手法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特分别通过口服药和穴位手法推拿治疗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定观察组为采用穴位手法推拿的患者,定对照组为采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经过四周治疗,观察组的治疗达97.5%的有效率,对照组的治疗达77.5%的有效率。由此可得出:穴位手法推拿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明峰,易湘林.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2例临床疗效观察[C].//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26-127.
  [2] 王宏,黄小波,陈文强等.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5):374-375.
其他文献
【摘 要】 子宫内膜射頻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子宫内膜组织而产生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和脱落而达到子宫性闭经。2009年 8至 2014 年 10月我院应用 B 超引导下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200例,代替传统药物治疗和子宫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射频消融子宫内膜 异常子宫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经门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胆囊炎使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0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通过腹腔镜切除术进行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4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择取同期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205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使用腹腔镜切除术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参照组,其术后并发症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應用奥曲肽和洛塞克合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进行对照实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增加洛塞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在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和抗凝的过程中,对于存在胃肠道损伤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临床指南推荐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以保护胃肠道粘膜。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合用时可能会因共同竞争CYP450同工酶的相同结合位点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本文就一例质子泵抑制剂选用不当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选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品种提供参考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6人(58.9%),治疗总有效率92.3%
【摘 要】 目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进行探究。方法:选取80例具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80名正常的儿童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儿童采用自我意识量表(PHCSS)进行评定自尊及自我评价程度,以及应用瑞文测验联合型进行评定智商情况,并作比较。结果:父母的教育方式同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关联;研究组患儿同参照组正常儿童的IQ都处于正常的水平(P>0.05);对比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