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zuo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性格性和重要性,美術欣赏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新的认识,新的体会,及突破性的尝试与创新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兴趣 个性 创新 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的心情日益增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他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他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绿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让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儿童将对色彩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的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绘画作品看。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以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做自己的范本。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食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准确,表现无拘无束。
  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
  三、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时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作品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只是?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得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得欣赏教学。
  为他们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后拓展“授之以渔”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参.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得到运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影响和促进着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之他们生活经验匮乏,许多数学问题如果脱离生活讲解就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把视听结合起来,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的难点,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低、习惯差、家庭监管不利等因素导致如此。在科任课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影响授课进度、任务的完成。无奈之下学校领导为加强管理学生,要求班主任“坐镇”班级以“辅助”科任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执行“跟班管理”实践中,我体会到“跟班管理”的利处和弊端,下面就谈谈我眼中的班主任“跟班管理”的利与弊。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跟班管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有直接的作用;对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努力探索,构建了语文“读思品悟”基本阅读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读思”是指在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角度的思、多元性的议,逐渐生成,逐步构建,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文本。“品悟”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通过联想
针对不确定数据流对象难于度量相似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非参数估计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本方法利用非参数估计对不确定数据流对象建模,然后利用随机模拟计算对象间的误
【摘 要】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它的崇高就在于奉献和牺牲,班主任是这项崇高职业中的基石,官虽小,但责任和作用重大,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管理过程 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初期,小学班主任对其的影响可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收集信息、发展智力、培养品德、主动认识和理解自我和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讲解和分析,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特别是个性特长的发挥。新课改以来,阅读教学虽被语文教师所重视,但总让人感觉如蜻蜓点水收效甚微。为了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工作,我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体会谈谈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小学汉
<正>当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金融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已经成为金融改革
团队有效性是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命题,而领导行为和团队情绪作为影响团队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则不断地受到全方位的审视。本研究在分析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
本文从填料塔的结构原理入手,对填料塔气体分布装置的常见结构形式及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填料塔新型气体分布装置的设计与性能评价标准。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