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江的散文

来源 :博南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05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天露天电影的日子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四口看电影频道上的一部电影,片名叫《地雷战》。不知咋的,看了一会儿,小儿子突然站起来走到门口,伸手就把吊灯关了。屋里除了荧屏上反照的光外,可以说是太黑暗了。但小儿子天真地说:“看电影,就这样嘛。”还做了个可爱调皮的动作。妻子笑。而我心里却哦了声,灵犀地想起来,几个月前,我带他们到县影剧院看过一场电影,他肯定是模仿了那里放电影关房灯的情形。可是,他根本不知道他爸爸儿时要看一场电影是多么的困难啊!于是,我灵机一动,讲起了四十多年前我在农村看电影的一些小事。然而,与其说讲看电影的事,不如说我在讲当时怒江大峡谷农村的一段历史。
  当年,怒江农村傈僳族群众最幸福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看电影,二是每年过傈僳阔时节(即傈僳族过年)。不过,阔时节的热闹远不如看电影热闹。
  我认为,那时候放映员很辛苦,宣传也十分到位。放映员今晚上在这村放电影给社员们观看,明天又到另一个村子放映,不知后天要到到哪个村。反正这个电影小组,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就转完全县57个大队248个自然村社。尽管电影的各种机器零件都是社员们背送,但放映员每天都需要跋山涉水,夜晚还睡不够,他们真是挺辛苦的。有一天,我和爸爸去犁田,放映员路过我们犁地的地方。父亲说:“兄弟们,你们为社员们看一场电影,丢下妻儿们到这么高的农村来,太辛苦了。”有个叫阿南柱的放映员说:“大哥,这是革命。要把毛泽东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又能让他们看电影,这是我们的职责,很幸福啊!”他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金沙江”递给父亲一支。父亲也把为自己备好的茶水递给阿南柱喝。然后就坐在一起聊了起来。
  “今晚上要放什么一部电影?”
  “放一部《南征北战》,外加一部《地道战》。”
  “真是过瘾,今晚要看那么两部电影。明天到哪个大队?”
  “在俄科罗大队各村社放完后,再到南安建大队?”
  “年内,还来不来一次?”
  “一定还来,需要宣传党的新政策嘛。”
  ……
  那天,我身子尚未回到家,心却早已飞到学校球场看电影的地方了。
  我和父亲是傍晚时分才到家的。这时,村里的人有的向学校走去,有的在屋里找电筒,没有电筒的人家就划松明,用麻皮捆起来,让孩子背上,以便看完电影回来时照明用;有的把孩子领到门前的水沟边洗脸,有的在屋里换衣服、换鞋子,没有可换衣服鞋子的人家,也把孩子的脚洗得干干净净。那天下着毛毛细雨,离家近的就带好小木凳,带上棕皮缝制的蓑衣,竹篾制成的斗笠,塑料布,离家远的人就就近搬块石头当板凳坐坐。我也洗了把脸,再换衣服,准备去看电影。父亲说:“先吃饭,饭后我们一起去。”那时,我是很乖的孩子,父母怎么说,我就怎么听。我端起一碗稀饭——苞谷面和野菜搅糊的饭。当时的生活实在太困难了,现在想它也不敢想。我吃了两碗,父亲连一碗都没吃完。我划好一大把松明,等着父亲吃完饭。我时儿跑出门看看天空,时儿又进屋看看父亲有没有吃完饭。西天的晚霞实在太美丽了,好像一群绵羊舒缓地走在大草原上。父亲终于吃完饭,我们各自拿着一把松明,向学校球场走去。
  我们到学校时,电影还未正式开机,大队党支部书记阿坡昌在讲话,而且已讲到中间了。他说:“……各位家长,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以后没有文化就连工人都当不上,当兵也无人要。”“各生产队长要带领好各自的社员,抓好节令,一定要完成好今年的播种任务,同时抓好大春生产中后期的管理,确保今年的粮食丰收。”“电影放完后把自己坐的石头抬到球场边上,不要明天让学校里的师生为我们再辛苦一次。回去时要注意防火,因为用松明火把的人很多。”他说完,就开始放电影了。
  当时有这么个习惯,放电影正片之前,要放一卷纪录片,有的纪录片里有毛主席、周总理、康生、和乌兰夫、江青、叶剑英等党和国领导人的工作活动,有的是反映内地如何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情况,如何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情况……也许大家都有政治意识的缘故吧,放这些纪录片时,谁也不躁动。只是听到有人在说:“你看,你看,毛主席来了,周总理来了。”看到江青的镜头时,旁边的一位学生问我:“你知道江青是谁吗?”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江青是毛主席的老婆,你怎么不知道。”他说。“谁说给你的?”“我问。他十分高傲而且兴奋地说:“是老师讲给我们的。”我心里有些难过。我想只有读书,才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于是第二天一早向父母亲恳求道:“让我去读书吧?爸爸。”爸爸笑着说:已十三四岁的小伙子了,还要去读书?说明年要娶媳妇,还差不多。“第三天,我悄悄去学校读书。那些老师和学生们不相信我来读书,因为我的身体比四年级的许多学生都高,都粗壮。
  纪录片放完后,那些小伙子小姑娘就开始“不安守分”了。在球场边上,在别人的屋檐底下,在角落里,这里几个,那里一群,甚至只是一对,说悄悄话——谈恋爱。正在放电影时,他们谈起恋爱也很自然,好像世上只有他俩一样的;可是电影放完一卷,机子上的灯一亮起来,他们象乌龟一样把头缩回去,或把脸面朝背阴的一边,不让其他人认得他们。我不知道怒江大峡谷外的情况,而这里由于思想落后,封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事,也不能公开,不好公开,不敢公开,可怜的他们只好偷偷摸摸地恋爱。那上了年纪当了爸爸妈妈的人看着恋爱的青年男女有的便悄悄地说:“他们不是来看电影,是来找心上人。”有经验的人说:“现在大家都在这里看电影,那些热恋的青年干脆回家谈恋爱多好!真是笨蛋。”
  电影放完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在再球场上涌动起来,有位队长到电影机旁,拿起话筒挨在嘴边说:“明天背电影机器的任务轮到我们社了,请注意以下几位同志:邓付思、义三言、娜付相、妮阿加……明早上把电影机器零件背到双米底村。
  由于爱看电影,再说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第二晚上,那些男女青年还去离村五公里,而且得攀爬笔直的山路的双米底社看电影,第三天晚上,电影又在另一个村社放映,有人还去看电影。尽管我的年龄比他们小,可人群中也有我。父母亲是不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看电影的,可我还是去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逐步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些时候,我要做的事,父母总是拦不住。有些时候,我真是太任性,太固执了。
  
  我的老师
  
  参加工作后,我不仅一次地想到我们的小学老师,也对同事讲过我与老师的事儿:“我这一生,如果没有遇到那位世上最漂亮的姑娘,就没有今天的这份工作;如果没有遇到怀有慈母般的那位女民办老师,我就只能与平时要好的那位村姑结婚生子;如果我没有遇到愿意在我身上费尽心血和汗水的女民办老师,我就只有年年月月、月月日日面朝黑土地,背朝蓝蓝的天躬耕,还填不饱我的肚子……”现在我在物质上报答不了什 么,可我心里永远装着她。她就是我的小学老师陆义妞。
  那年3月5日,我第一次去学校上学,老师和学生对我读书的梦想,都感到突然和意外。因为我的身高比当时的四年级学生高得多,体格比他们粗壮得多。校长说我年纪大了,不好接收。叮叮当当的上课铃响起来,是手摇的一种铃的声音。那些学生陆续进去各自的教室里,我孤立立地站在校门口。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感觉到暖暖的春光照到我的身上,柔和的春风吹拂到我的脸上。我正茫然的时候,一位女老师向我走来。我不敢抬头,只有用眼睑稍稍睁了睁看过去:她脚穿一双布鞋,下身穿着一条的确卡裤子,上身穿一件黄黑搭配的花格子衣服,满脸是笑,粗大的两条修长的辫子拖到臀部,身高约有一米六左右。她笑着问我:“向阳江你真想读书吗?”我不回答,只是点点头。“你父母让你读还是你自愿来读?”她又问。“爸妈让我读,我也愿意读。”其实,父母根本不同意我读书,特别是父亲不同意,我是骗老师而说的。她把我领到教室内,与一位同学坐在一起。她走进宿舍又出来,手里拿着语文、算术课本,还有几本作业本和三支铅笔。她用钥匙上的一把小刀先后削了这三支铅笔,削好后递给我,说“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班的学生了,要好好读书。”又对其他同学说:“向阳江同学刚插到我们三年级班,他不会的算术题、汉字,大家都教他。”我清楚地记得,我是从《南方和北方》这篇课文开始读的,那是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的最后一课。而算术是“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节开始学的,也是算术第五册的最后一节内容了。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到3月份了也读这些内容?是因为前个学期他们没有读完。
  那天下课后,我不敢回家,天快深黑了才到祖父家找冷饭吃。大概晚上十点左右吧,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我在祖父家,就点着火把到祖父家找我。母亲对祖父说:“爸,我们领阿邓(老二的意思,我们几个兄弟中我排行老二。)到我家吧,阿普他爹正杀只鸡呢。”但我不相信,家里只有三只鸡,父亲怎么会杀鸡呢!祖父说:“孩子爱读书,就给他读嘛,读一点书好。”爷爷知道没有文化的人越来越不会做事了。因为爷爷是个老“革命”,国民党的时候为村里的穷苦人做过许多好事,解放后初期被群众推选为乡长(乡,国民党时期叫保,后来叫乡,再后来叫大队,现在叫村。),但由于没有文化,那时他被人劝退下来在家。
  我们到家时,父亲用龙竹片把火烧得旺旺的,火光把整个屋子都照得亮亮的,他蹲在火糖边烧着鸡毛。我不敢坐到火塘边去,就坐到屋子东南角上特大的粮屯边上。父亲见我们一同来便开口道:“这几天都到怒江边种苞谷,感觉挺累的,杀只鸡补补,爸您来就好了,喝碗鸡肉汤也好的。”但祖父不接父亲的话茬说,而是说我读书的事。祖父说:“娃娃读书是个好事。你们应该清楚,我没有文化才干不成工作,当不成干部嘛。当年革命也是白革命。”爸爸沉默了片刻才说了一句,他说:“你孙子年纪大了,干劳动也可以养活他的一个弟弟了。”有点远见的祖父说:“先苦后甜。有我,你们家还怕会饿死吗?”
  夜深了,父亲对我说;“可以让你去读书,但你要保证家里喂的猪草,还有五年级毕业后,不能再留级补习了。”我轻声答道:“我会努力读书的,一定考上初中。”那晚开始,我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小学生了。
  但是,我让老师——我最敬爱的陆义妞老师辛苦了,她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补给我算术计算题,因为我不懂汉字,她无法辅导我算术应用题;她买来《新华字典》,教我如何查字典;买来水笔,教我如何执笔书写。她买给我的第一支钢笔,我不慎在砍柴处丢失了。她知道后,又买了一支钢笔,而且用线织出装钢笔的小筒型袋子,袋子又接上一根线,线的另一端拴在我的上衣纽洞上,笔袋钢笔别在衣包边。她说这样做笔就不易丢失。太可惜了,我读到初中时,她给我的第二支钢笔被一个同学无意中压断了,字典也被人顺手牵羊偷走了。为这当时我难过、懊悔了好几天。
  挣工分吃饭的年代,社员们把工分看作生命,我父亲也不例外。有一天早上,父亲一反常态,将一把锄头递给我,说让我和他一起去挣工分。母亲首先是口头劝他,说:“娃娃正读书,且原先你答应他去读书,今天怎么就出尔反尔了!”父亲大声喝道:“你懂什么!”他一边说一边推了母亲一把,差点把母亲推掉到猪圈里。我只好与社员一起去苞谷地锄草。
  晚上,陆义妞老师到我家做家访工作。父亲说:“有人说过,当官的家族永远当官……我家祖宗几代,还没有一个能捏笔杆子吃饭的人。”陆义妞老师说:“向阳江学习很刻苦,前次考试成绩列全班第三名,是很有希望的。我想以后不出什么意外,他会找到工作的。再说,小学快要毕业了,让他坚持读下去吧。”“正因为没有一个捏笔杆子吃饭的人,我们才要他读书呗。”父亲被陆老师说得服服帖帖。一个文盲——我的爸爸怎么辩解得过有知识的陆老师啊!
  每天,陆老师领我到她宿舍补给我白天没学的新课内容。直到她办公桌上的时钟到零点,才送我回家。
  那年冬天,山里寒风放肆地乱吹、乱刮。我穿着一件没有纽子且肩膀上已烂的衣服,下身穿着膝盖上,屁股上也有破洞的一条裤子,全身感到冷得瑟瑟发抖。陆老师看到后,她把我叫到宿舍,从抽屉里拿出两颗白纽子,还吩咐我明天把裤子洗了拿来,我依嘱。她从大队贸易点上买来布料给我补了。陆老师不是母亲,恰似母亲,她不但关心我的学习,还关心我的冷暖饿饱。她每个月去区里买粮经过我家门口,总不忘留下几碗米、面条、饵丝之类的东西。
  有一次放假,陆老师带着我去80公里外的县城——碧江县城玩。我生平第一次坐上手扶拖拉机,第一次看到红太阳广场上毛主席的塑像,第一次看见有那么多的解放军,第一次看到商店里那么多的东西,第一次吃上饭馆里的饭,第一次睡上旅馆里的床。我的幸福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深深地感到我比我的任何一个同学都幸福。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师有没有像陆老师一样对待学生。
  参加工作近三十年了,但我没有见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像陆老师和我一样的好。也许因为这样的关系,村里曾经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造谣,说我和陆老师如何如何,让我十来天不敢面对我敬爱的陆老师。有位我的远亲,他对我说:“听说陆老师今天才19岁,前年高中毕业来这里当民办教师。你今天16岁,当她的学生,当然年纪相差不大,你是怎么想的?”我当然知道这句话中含有的弦外之音,于是一怒之下,抢过来他正在弹的琵琶,狠狠地砸向门板上,砸成两半。我说:“你以后再胡说乱讲,小心你的脑袋。”说完,我破门而出。因为,在陆老师面前我从来没说过一句下流的话。她一直把我当作弟弟看待,而我对她姐姐或母亲般看待。我长到这把年纪了,但在记忆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如此大的火。
  有一次,我读师范放假,又要回学校在乡政府门口搭车时,她到我旁边,象告诉兄弟一样,流着泪告诉我她男人打她骂她的事。当时我很同情,也有些伤感,可不好说更多的话。现在想想,我说过这样的几句话:“老师,两口子吵架,骂架的事,不必挂在心头上,过几天就会好的。他动手打你,那就他的不对了。请你在以后说话做事时,多注意一些。”仅此而已。后来,再没有听说过他俩口子打架骂架的事。
  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讲,那是小学毕业前的事了。毕业考试成绩出来后,班里的有位女同学,她的总成绩比我高5分。那天,陆老师大概是刺激我才说这句话吧,或者还有别的什么目的,她口气强硬地说:“一个大男人读书,还不如一个弱女子的读书成绩。不过这次才是毕业考,升学考试可不能这样啊!”这让我无话可说,因为我基础太薄了。那天她拿给我煤油灯和一瓶煤油,吩咐我晚上睡前要做几个题,要看几篇课文,但要注意灭灯火。
  升学考试的考点,设在碧江县抗大中学。这所中学在高黎贡山的半山腰上,我们从碧罗雪山去需要一天的时间。陆老师带我们去应考,一路上教我们如何答题,怎样遵守考场纪律,还让我们背前面她出给我们的政治复习题,算术公式和单位……我们走了一天,也不感到疲倦。
  升学考试成绩出来了,陆老师笑了,笑得相当美丽,相当可人,因为她的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考上了中学——抗大中学,我的成绩达到碧江县第一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天道酬勤,那年,她也被吸收为公办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山村教师。
  她退休前,我已由中国作家出版社会出版了一本散文《向阳江散文》,送给了她一册。她看着书面上我的名字,翻了翻目录之后,眼框里滚动着几颗泪珠,说我“你已经长大了。”
  陆老师退休后,跟着丈夫去迪庆州维西县安家之后,我一直没有听到她的音讯。那年我去参加在迪庆州召开的滇西笔会,正直初冬。
  一生遇到一位好老师,不易!
  一生遇到一位好老师,终身难忘!
  陆老师,愿您年年岁岁吉祥如意,学生怀念您。
其他文献
编者:陈耀庭,浙江杭州市人,生于1937年,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是原苏联工程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已退休),为我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化工专家。陈先生酷爱太极拳,曾请益于多位名师,追随太极拳大家刘晚苍先生达二十余年之久,于太极拳学领悟尤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刚回国,刘晚苍(人称刘三爷)传奇的功夫,早已闻名遐迩,只是无缘相
期刊
笔者曾撰《戴氏心意拳史研究杂谈》一文(《搏击》2006年第10期),在文中,笔者结合民国二十四年祁县高降衡所著《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中内容和民国二十二年祁县范铁僧的《六合心意拳谱》中的序言,得出戴龙邦不可能会心意拳。之后,笔者又进一步撰文《戴龙邦与心意拳无关》,发表于《精武》2007年第二期。  关于戴龙邦其人,民国二十三年的《戴龙邦先生志略》(见《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4年第1卷第7-8期合刊
期刊
海怡,原名李新,文学爱好者。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为母亲黄河的治理工作奋斗三十余年。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多年来在《黄河报》、《郑州晚报》、《郑州广播电视报》、《新绿洲》、《主人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    姥姥家院外的老榆树    随母亲回到舅舅家,才发现院外那棵老榆树没有了。  说它老,是因为当年连高寿的老外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谁栽下的,好像姥姥家的小院修好之前它就立在那里了。  小时候
期刊
比裸露还透澈的女子,  让你省略了许多动作  ——题记    冷的冬夜    寒冷的冬夜  是我一个人的乐园  我困坐  南方冰冷的花草地上  头上没有星星  无法掩卷  尽管心脏的血液  远不能快速送到指尖  键盘上的字于是有些凉意  这是我一惯的定式  以冷写热  依然想写一点热乎的  念头 只是从前的时候  一段情话被拦截  于是就想想当下  能够给终年的劳累  颁发一点奖金?  街上奔走的
期刊
赵风华,女,河北省作协会员。自幼酷爱读书,喜欢文学。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散文创作,1994年出版诗集《风从太行来》;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百余篇。作品以歌颂描写大自然和故乡的山水人物为主。2006年与人合编《情系“万岁军”——军旅作家谷办华纪念集》一书。  林密鸟声幽    那幽静的小山坳,小山坳里那片密密的小树林,小树林里那百鸟的歌声,那鸟儿翱翔在空中,让人惊心动魄的美丽倩影,无论时光如何飞
期刊
洪湖。福建闽西人。教书匠,孩子王。八十年代初生人,1999年始上网,笔名,月儿/白衣胜雪·月。发表过若干篇文字于各式杂志上,偏爱古典文学及古典艺术。致力于将古典诗词之“意境”引入散文写作中。    桃源三    一  不知为了一场怎样的变故,日渐枯槁的山野,终于一夜白头。天奇蓝,明明是一位洞悉人世炎凉的垂垂老者,却张着宛若婴孩般清澈无邪的瞳仁,游絮般白到近乎透明的丝云来去无痕。人世的炎凉,想必他早
期刊
梦溪河,原名杨连君,女,四川安岳人。现居西安市电子城。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先后从事临床大夫、编辑、记者等职,并南下深圳打过工,“下海”开过店……而立之年后,开始写作。发表过《自行车》、《进舞厅》、《星期天的早晨》、《大院里的小狗们》、《刷卡》、《一堵墙》等作品,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迹》,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青苹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科普书籍《教师保健手册
期刊
古清生,客家人。祖籍江西,出生于湖北。曾从事地质勘探、宣传和专业写作等公职,1994年辞职到北京从事职业写作。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他以其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将流浪、生命、写作融于一体。创造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现主要做产业研究、地域文化考察、独立评论和美食美文写作。已出版散文集《男人的蜕变》、《漂泊者的晚宴》、《风中的身影一一古清生自选集》、《比路还长的日子》、《左烧烤
期刊
暗处的东西  此时,小红在一旁的角落里坐住小板凳上做着女红。旁边的海棠化映照着她的脸庞,看起来有些微微发红。  仝风儿练着练着动作就慢了下来,到最后完全停住不动了。保持着一个姿势,风眉轻蹙,低头好像在苦思着什么。  原来她在回想和石鳝交手时的招数和情形。思索着自己攻不进去的原因,或者攻进去之后总是慢了那么一些儿,最终错失良机。  随着这几日内功的精进,她在剑术上也有了新的体会。  要说这内功和武功
期刊
伊云,女,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辽宁新民人,现供职于盘锦市某新闻媒体。  家学有源,幼而聪,长而慧,被寄望于光宗耀祖,成材留荫,然执迷于文学之路而不悟,沉陷于写作深潭而不自拔,至今岁月蹉跎,事业蹭蹬,惟多年种学绩文,烹词煮字,偶有小成。现罗列于名下,以见笑于大家。在《诗刊》、《诗潮》、《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绿风》、《人民日报》、《湖南日报》、《辽宁日报》等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发表过诗歌、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