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匠心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砍长竹划短蔑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题记
  腾挪翻转,挑剔挡压,篾丝在手茧上跳跃飞舞,篾匠以一双粗糙之手,编织着
  十里八乡的生活,温暖着寂静散淡的山村日子。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黔江,清澈的溪水里跳跃着太阳的光彩,葱郁的森林中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绿色的田野扑洒着姹紫嫣红的春意,宁静的山寨温盈着世外桃源的安详。打破这宁静的常常是梁亨琦老先生的劈竹声。梁亨琦老先生今年已经77岁高龄,是梁氏竹编灯笼的第八代传人。
  梁氏竹编始祖叫梁邦文,原定居在湖南省会同县堡子脚。由于子孙繁衍生息,人口剧增,不得已四处迁移。而梁邦文就是迁到黔江马喇镇莲花社区的一支。随行的梁氏竹编技艺也在这里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梁氏灯笼做工精细,造型美观,而最为吸引人的则是这种灯笼柔韧可叠,折叠合拢后就像一块小糍粑【1】,所以又被称为糍粑灯笼。灯笼在梁邦文时代就已经名声大振,前来定制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马喇【2】也形成了灯市一条街。更是在主编灯笼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喇镇名动四方的“向氏花灯”表演【3】,并且入选黔江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是好景不长,这竹编一绝在1953年几乎销声匿迹。梁氏竹编灯笼传承到第七代时,梁氏竹编灯笼更是在“破四旧”运动中,遭受灭顶之灾,几乎绝迹。直到2006年,黔江区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节,作为马喇镇赫赫有名的向氏花灯要参加演出,梁氏竹编灯笼才得以重出江湖。
  而作为梁氏竹编灯笼的第八代传人,梁亨琦当时义不容辞地接下了任务。然而承诺容易,执行难。竹编灯笼看似简单,其实程序繁复,且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着手制作后,梁先生不断求教父兄,查阅资料,才慢慢掌握了这门手艺。


  
  竹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家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上百件竹编器物,可见篾匠在那时已经出现了。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向工艺方面发展,其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渐精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民间口耳相传的篾匠祖师爷——泰山。
  春秋鲁国的泰山原是巧匠鲁班的徒弟,后来不知何故被鲁班赶走了。泰山回到家中,思索再三决定不做一个学艺不精的木匠,转而改做篾匠,并把做好的各种竹器拿到集市上去卖。鲁班偶然看到后赞叹不已,经过打听发现这些器具竟都出自被自己赶出门的泰山之手,于是感慨万端:“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明清时期,竹编发展达到鼎盛。江南一带出现了走街串巷的加工艺人。之后竹编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2013年,梁氏竹编技艺入选黔江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编灯笼,竹子自然是终极原材料。梁氏竹编对竹子的要求特别高,只用“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恐独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的慈竹,其它的竹子一律不用。梁老细细道出了其中原因。一是“慈竹”又名“子母竹”,有仁慈、和善、善良的含义,用来编织灯笼寓意深刻。二是因为编织时竹节处易断,所以做灯笼的竹子只能用一节。而慈竹比其它竹子的竹节都长,一节竹子能做一个灯笼。三是慈竹的韧性极强。
  黔江多竹林,竹林又有散生和丛生之别。散生竹林“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更有朝阳素晖,翠竹茂阴之美。而“如竹苞矣”的便是丛竹,它们“大小相依,高下丛茂”。慈竹便是其中一种,“生必向内,示不离本,修茎巨叶,攒根沓柢。丛之大者,或至百千株焉。丰富的慈竹资源并不是根根都符合条件。梁老说他父亲当年做竹编灯笼的时候,为了找到好的慈竹,跑遍了现在的金洞、早化、阿蓬江镇、酉阳等地……现在做的竹编灯笼所用的慈竹全都是从官渡河砍来的。慈竹的选择不仅要看长势,还得看山势,必须是生长在阳山地带的慈竹才行。因为生长在阴山地带的慈竹日照时间短,韧性差,因而不适合编织。
  此外,砍竹子也是一门学问。砍伐竹子之前要择期程(黄道吉日),然后为祖先奉贡品跪地祭祖并念秘诀,最后再由传承人抽签,抽得中签者带领三人进山砍竹。现在看来虽是有些迷信,但由此也看出他们对自然的崇敬,与对这门手艺的尊重。
  
  梁氏竹编灯笼的编织工序很多,将慈竹搬回家后,所要做的第一道工序便是破竹,这一道工序最能考验篾匠的手艺。破篾的工具非常简单,只一把蔑刀尔。而能不能破好,却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篾匠工作刀口要面向自己,每一个拥有娴熟破篾功的篾匠,手上都会留下很多疤痕和血洞。历经这番破竹,篾匠的心境得到磨练,两只手的配合和谐,心与手达到高度一致。
  好的篾匠师,只选用竹子的头两层。因为竹子越是外层越是结构紧密,不容易腐烂,韧性也更好。用篾刀把竹子劈成粗篾之后,粗篾还要放在特殊的匀刀上进行加工精修、均匀抛光。在两片刀片下面有一块垫片儿,这个垫片儿的厚度决定了篾丝的宽窄,最细的粗篾就从匀刀的最窄处走过,越宽的粗篾越往上走。匀刀没有固定的刻度,全靠一双手来控制。接下来,修好的竹篾要在刮刀上再统一厚薄,这些动作要求操作人用力要均匀,用力过大容易把篾丝扯断,用力过轻则无济于事。所破的篾条丝粗细必须均匀,如果不均匀,编织出来的灯笼便会歪。
  材料配备齐全,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便是编织工作。编织尤以灯笼上口是最难的,它是控制整个灯笼大小和造型的关键部位。在造型上,梁氏竹编灯笼苹果型、冬瓜型等。灯笼上口的大小,梁氏族人以“方”为单位,一“方”所需要的篾条丝为5根,而一般最小的灯笼为12“方”,也就是整个灯笼要用60根粗细均匀的篾条丝。受慈竹竹节的限制,梁亨琦如今做过最大的灯笼为18“方”,用了90根篾条丝,灯笼的直径达到了40厘米。上口的时候,松紧比例掌握非常重要,这个比例是篾匠从师父那里学来的,在长期实践中一代代传承下来。按照这个比例,编织出来的灯笼才美观规整。
  做完第二道非常复杂的编织工序,竹编灯笼的毛坯就成型了。后面的工作便是给灯笼贴上皮纸、写字绘画、用桐油制作颜料并上色、晾晒、制作烛台与挂架。先在灯笼壳上来来回回地刷了几遍自制的面粉糨糊,再拿出一张薄薄的桃花纸,小心翼翼地把灯笼包起来,随后魔术般来回刷了几下刷子,桃花纸就干净均匀地贴在灯笼壳子上。随后,将这些灯笼经过简单晾晒,就可以往灯笼上画图写字。最后套上木头灯架,就这样,一个精美的梁氏竹编灯笼就诞生了。


  
  梁氏竹编灯笼工艺已经传了八代人,而梁亨琦正是四位第八代传承中的其中一位。因祖训有“艺术不传异性,传男不传女”之规定。目前,梁氏竹编灯笼只在梁氏家族中独家流传。然而,梁老以及其父亲兄弟都年事已高,为了让竹编灯笼后继有人,他不惜违背祖训想将技艺传授给女婿邢贵均。不过一直经营道路运输的邢贵均因为对这门技艺并不感兴趣。传承道路越来越艰难。自己全是几个女儿,哥哥梁亨孝的儿子、孙子以及弟弟梁亨璞的儿子全在新疆打工,因技艺无法维持生计,所以谁也不愿学习。灯笼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艰难局面。


  竹子年复一年的葳蕤繁茂,只是陪伴它的人一年一年的减少,村子也一年一年空了。村落里梁老偶尔的剖竹声让山里的村落更显荒寂。对坚守传承之路的梁老来说,这项营生已经不是简单的谋生那么简单。它不仅是梁氏祖祖辈辈精湛技艺的见证,更是承载着黔江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落寞的老行当在老城山野的各个角落逐渐消失,原本稀松平常的竹篾制品一天天减少,坚守传承之路的老艺人一天天老去,空留“传统技艺传承在何方”的无限感叹在竹林里徘徊。
其他文献
名师简介:李天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探讨》并获得成果一等奖,共有116篇论文在《求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18种省级、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主编了《跳出题海A版·历史分册》《五年真题三年模拟A版·历史分册》等10部书籍,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聘为研究员。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试题,本文选择除上海卷外的8套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考
姑苏在我眼里是一座蛊惑人心的城,总是让怀旧之人对它生出深深的眷恋。  姑苏亦如一块鲜明美玉,它历经2500多年精雕细琢,如今出落得青翠欲滴,通灵剔透,真让人爱不释手。  记不清去过苏州多少次了,对它的喜欢仍热情不减。那些青石板的旧街道,墙粉剥落、爬山虎缠绕的旧房子,阴湿深暗的旧弄堂,人们有滋有味地把属于自己的年代过完,再给这座古城零落些许新梦旧痕。  苏州的一街一景匠心独特且蕴含雅致,似一碗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