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新趋势下舞蹈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教育;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69-03

一、问题的提出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高校延迟开学,因此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网上授课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以解决实际困难。舞蹈教学在进行线上授课以来,首先,由于舞蹈教学主要是以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用讲的方式结合老师自身的身体做出舞蹈动作进行传授,线上上课无法完整实现这一教学方式。其次,线上教学作为应对特殊时期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线上教学在未经准备的情况下就进行实战,许多老师和学生只能在“无准备”“无基础”“无借鉴”“无研究”的情况下仓促开展教学活动[1]。最后,由于线上教学受设备、环境影响大,上课APP种类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完全适合用来进行舞蹈互动教学的平台,当同步上线的人数过多时,网络服务器运载过大出现卡顿,画面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不佳,学生课堂参与感不高等问题。
  目前,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成为热点,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发展AI人工智能教育,2017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大型公益论坛,这是国内首个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为主题的大型论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括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出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5G通讯、AI技术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动作捕捉和VR的运动捕捉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为我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舞蹈线上教学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种种弊端,结合以往的线下教学经验,探索AI等现代技术与舞蹈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对人工智能舞蹈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模式,为未来智能舞蹈教育课程提供指导方式,提高舞蹈线上教学质量,促进AI等现代技术在舞蹈教育行业的普及,帮助师生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AI+教育”新趋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舞蹈美育不单是肢体语言的美,而是内在和外在相结合的美、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融合的美,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舞蹈教育领域里,我们可以基于原有的教育模式、方式、策略结合AI等现代技术进一步地改革和创新。

三、传统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高校舞蹈教学传统、单一,缺乏综合培养


  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为舞蹈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老师队伍不断充实,学习舞蹈的学生基数也不断扩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还是较为单一,缺乏综合实践,对提高综合修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综合型的舞蹈人才需求。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中,一直以来都是以老师为主导的“灌入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老师做完示范动作后进行模仿学习,老师针对学生进行模仿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动作及时进行纠正,可见舞蹈教学中规范性对于舞蹈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舞蹈一直是“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的原因,也是舞蹈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之处。舞蹈专业课通常是以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进行,老师只有一遍遍的示范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来确保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不仅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枯燥无味的方式下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同时上課的学生多的时候,老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差距不断拉大。

(二)学生积极性、学习氛围低,受教学设备影响大


  目前国内进行线上教学的主要平台APP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中国大学慕课、ZOOM,目前这些平台最多只能满足语言通话和少量人视频互动教学,如果视频人数达到最高值后再进入课堂的学生将无法打开视频,在线人数过多时会出现卡顿和强制下线等问题,中国大学生慕课平台可以做到舞蹈视频教学及讲解,但是无法进行互动教学。舞蹈学习类APP还有跳跳舞蹈、中舞网、轻松学舞蹈、蓝舞者等,这些APP基本功能较雷同,特色功能较少,只拥有舞蹈学习方案、镜面分解教学、小视频分享等一些基本功能,还未开通线上教学功能,因此无法进行线上互动教学。此次因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各舞蹈院校被迫进行舞蹈线上直播教学,然而在实行“停课不停学”教学以来暴露出的众多弊端,暂时也无法得到解决。

四、“AI+教育”舞蹈教育模式改革优势


  2020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实,教育界一直追求着教育公平以及教育个性化,但是这似乎无法实现。现如今教育公平通过互联网已经做到理论上的解决,对于教育个性化随着AI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的进步也得到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破解大班制教学的个体关注缺失问题


  一节舞蹈专业实践课,一个班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个。老师只能了解前几名和后几名学生,对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情况了解并不全面。怎么让老师对学生个体更好地、更精准地进行指导?这时人工智能就可以用更多的眼睛洞察更多的学生,辅助老师教学,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二)数据驱动的教学治理


  舞蹈需要进行大量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来获得经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也是凭经验,能不能把这种完全凭借经验的形式变成“经验+数据”,来更科学、信息化的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据可依,这里的有据可依是可分析的。

(三)开放、互联远程教学


  现在每个舞蹈院校之间都是一个封闭的环,或者说是各高校之间各有秋千,但又不互联、共惠。专业舞蹈院校的师资力量高于普通高校,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有的古典舞学科很强,有的民族舞学科强,如何将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联,共同构成一个学习社区,比如远在海南的学生可以即时跟着北京的某课堂学习。

(四)学习时间、内容弹性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麻省理工学院AI实验室创始人、教育家西摩·佩伯特认为“只有当学生做主的时候,最好的学习才能实现”。现在我们的学习时间是碎片化的,知识来源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学生可以不仅限于在课堂上用一个半小时或者三个小时来学习舞蹈专业内容,学习是全天候的,任何想学习的时候都是可以充分的使用。学习内容是个性化的,学生可以除了完成自己必修的舞蹈专业课程外,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和定制出自己其他课程内容,也可以学习其他院校内容。

(五)远程教育成为特色


  目前的线上教学受设备和环境影响大,如果将VR、AR和AI通过5G即时通讯建立一个舞蹈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包括网络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智能答疑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考试与评价系统,那么线上舞蹈教学就会变得便利、先进、立体和清晰[2]。

五、AI+舞蹈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一)远程教学应用


  远程教学模式通过肢体捕捉技术先对人的面部和肢体动作进行捕捉,在经过人工智能处理后得到三维空间坐标数据和VR舞蹈教学视频,VR视频供学生进行学习模仿,所得的数据作为板书数据。学生得到VR舞蹈教学视频后进行模仿学习,学完后经过镜头输入学生舞蹈视频,通过人工智能实時检测画面中的人体,精准定位20个核心关键节点,包括头部、四肢、腰部等主要部分,并对关节点进行持续跟踪精准估算人体关键点的空间位置,实时捕捉人体位置及姿态信息,适应转体、侧身、四肢躯干遮挡等复杂运动情况,将学生输出的肢体关节点三维坐标数和老师的肢体关节点三维坐标数据进行智能对比分析得出差异数据,处理后的数据和三维模型相结合得出动画效果和不同之处的分析结果,老师根据反馈情况再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图一为远程舞蹈教学模式构建图[3]。在这里需要陈述的是:“舞蹈艺术故是要有创造力,但只有先讲究规范性,才会有更好的创造力”。


图一 肢体关节点定位


图二 远程舞蹈教学模式构建图

(二)个性化教学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特殊化也要求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只有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才能让艺术鲜活起来。AI+教育,除了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推动教育,还要用AI的思维来看待舞蹈教育,教学供给方(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宽需求方(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AI+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1.聚焦自主学习的质效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舞蹈教学进行线上教学,这次被迫的线上教学经历也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线上舞蹈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细节的呈现与展示,尤其可以弥补传统课堂中容易受到忽视的细节点缺失。通过线下结合线上,如线下实践课程结束后,再进行线上予以指导。理论课程可以进行线上的前期铺垫教学,再到线下的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2.侧重个体成长的推广
  在传统大班制课堂当中,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很大,老师极易缺失个体关注问题。所以舞蹈实践课应该以老师为主导,信息化建立学生个体数据库、把控教学进度、收集个体反馈信息,在课堂上进行点对面教学的同时,人工智能就可以用更多的眼睛洞察更多的学生,辅助老师教学,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结 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要不断创新。目前来说,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中,虽然“AI+教育”教学模式还在摸索当中,但是,随着“互联网+课堂”的舞蹈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再加上科技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势必会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开放、互联远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将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向弹性化、个性化模式转变。通过探索“AI+教育”舞蹈教学新模式,将线上与线下和现代技术有机整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对舞蹈和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出舞蹈艺术综合型人才的教学愿景,这也将是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一次革新。
  
  注释:
  [1]田培培.“停课不停学”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互联网+”舞蹈实践课程的案例研究[J].舞蹈,2020(03):13—17.
  [2]胡国良,黄美初.“5G+AI”视域下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基于开放大学的实践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20(03):97—106.
  [3]高 鑫.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20(05):106—109.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关键词]琵琶;民族器乐;左手演奏;演奏技法;运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46-03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琵琶演奏具有圆润、明亮、短促、清晰的音色特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既能表现抒情、优美、典雅的曲目(文曲),又能表现雄壮、激昂的曲目(武曲)。琵琶的音色变化主要通过各种演奏技法获得,其中左手演奏技法对于丰富音
期刊
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业对能源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对能源的要求越来越趋近于低碳、节能环保。锂离子电池是新型的绿色能源电池,具有优良的性能,如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可重复充放电和无记忆效应、寿命长、自放电小、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其受到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关注与研究;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的重要部分,由此人们对正极材料的研究也十分热衷。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演唱;配合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43-03  在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是一种重要的藝术表现形式,也日益活跃于舞台表演中,受到钢琴教学中的重视。虽然伴奏课程得到重视,但在音乐院校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随着钢琴伴奏艺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上,要发挥它配
期刊
[关键词]《夜莺》;吴碧霞;Albina;演唱风格;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37-03一、俄罗斯艺术歌曲《夜莺》  《夜莺》是俄罗斯沙皇时期音乐家阿利亚比耶夫,于1826年流放期间为杰利维格(A.DEL'VIG)的詩歌所谱写[1],一首借物抒情表达作者乐观人生态度的艺术歌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艺术歌曲以一种新鲜亮眼的
期刊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技巧;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221[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49-03  小提琴是一种西洋弦乐器弦摩擦震动发出声音。演奏小提琴不仅可以培养人的气质,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审美观。小提琴作为一种旋律乐器,在演奏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小提琴的声音,达到打动听众的目的。当前,小提琴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研
期刊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夜莺》;艺术原理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25-03一、艺术创作(一)《夜莺》创作的主体—艺术家—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在音乐创作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还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音乐作品,是一名在音乐艺术史上具有
期刊
[关键词]民间文化;舞蹈教学;藏族民间舞蹈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75-03一、民间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舞蹈中的体现  民间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并且一直流传于民间传统生活中的民众通俗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其强烈的自娱性文化类型。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背景下,用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用于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