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十余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以疑导学”模式,“自读—积累”模式,“熟读精思”模式,“漫谈式”模式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施教者无疑都是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受教育者能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兴趣,开发学生智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所说的“乐”其实讲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们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体裁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讲远没有记叙文、童话来得浅显、有趣、易懂,要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不是生硬的记忆,激发兴趣就显得十分必要。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有经验的教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就课文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大胆提问,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许多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古诗词,这些教材,在传统教学中是先熟读诗词,再讲解诗词大意,最后让学生把诗词大意背出。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弄懂诗意、激发兴趣,无疑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有一位执教小学语文多年的教师是这样做的:先配乐范读诗,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领悟古诗的美。再根据小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进行配乐作画,完成后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各方面的智能都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情景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它在给语文课堂带来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有关“春天”的课文时,就让学生到校园中、田野里、花丛间、树下、水边去寻找春姑娘的踪迹,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和课文描述进行对比。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积累了写作素材。教学《桂林山水》时,就让学生轻轻哼唱他们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使学生仿佛愉快地泛舟在清澈的漓江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荷花》一文时,让学生闭着眼静静地听老师有感情地轻声描述:“瞧,荷花翩翩起舞了……”让学生想象,假如你现在就站在满池的荷花前,你会闻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听完后,把它写下来,可以加进自己的感受重新组织语言。这样,课文理解了,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低年级所选用的文本大多浅显、简要,只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根据图文完成知识的构建,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我真正领悟了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本课内容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向学生展示祖国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来组织材料的,可以说课文既是良好的知识传授内容,又是绝佳的德育素材。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仅靠文本中几段浅显、简要的文字,很容易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合理有效的课件,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地理风貌,然后让学生借助画面和动画,找出课文内容,交流、讨论:《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最喜欢,为什么?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你作何感想?学生就能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轻松自如地获取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词语,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句子的运用体现了语言的掌握程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尚未成熟,不能看透事物本质,要凭借主观直觉进行评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合理的引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成课件,向学生展示:圆明园原貌、圆明园原来珍藏的文物等。学生通过视频信息,对“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瑰宝”“精华”等词语很快就理解了。词语理解了,句子就理解了,文章的含义也就理解了。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而努力读书的思想油然而生。
  2.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蕴涵着极大的创新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多媒体技术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形成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丰富充实,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这符合小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取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寻求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将所摄取到的知识信息重组。比如在讲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多媒体呈现一幅国画:一枝经霜的红叶,在诗人身后还有一匹瘦马,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经霜的红叶”联想到“秋天”;由“瘦马”联想到“异乡”“异客”。通过联想来理解古诗的主旨,通过对课文字斟句酌,在繁中求简,从比较中求真,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配以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是创造之母”,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想象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它需要不断地刺激,而我们知道,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而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那么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它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例如,我们在教学《幸福在哪里》的时候,学生单单看课文的内容,有可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劳动的赞颂、热爱。如果我们将童话故事制作成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动画,配上李天华的独唱——《幸福在哪里》,那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想象,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
  教育教学改革让课堂“热闹了”“精彩了”“现代化了”。只要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采取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怎样才能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呢?个人认为可以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课堂上,优秀的教师关心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更是学生的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案例背景】1.我校数学县级课题——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对书上的例题有所了解,初步感受了正比例。
翻译是博物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好的翻译尤为重要,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相关问题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
一次学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此课的教学设计大多采用“选棒拼图,归纳总结”的方法,即:教师提供若干长度不等的一组小棒、
《云和花》是我国台湾《国语1上》中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十分简短,共两句话:“一朵云,两朵云,天上共有多少云?一朵花,两朵花,天上共有多少花?”但是,在其备课教师手册中.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