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张艺谋导演的很多作品都源于对当代小说的改编。以近期热播的《金陵十三钗》为例,源于文学名篇的改编让故事的内容更具有思想内涵,提高了电影的基础高度,同时改编后电影的热播也让文学作品进入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方面,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在商业化、通俗化的同时,也削弱了原著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改编是把双刃剑。
[关键词] 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 改编 过度“诠释”
张艺谋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得之于他所执导的影片几乎都是建立在对当代优秀小说的发现和改编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 80年代小说的繁荣与创新,便没有“第五代导演”们的辉煌。影视对小说的改动,与其说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是导演和编剧对小说的“诠释”。一部小说在出版之后,就不再仅仅是作家自己的了,因为它将要面对无数个读者的解读和欣赏,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个道理。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讲述了1937年的南京,在一座教堂里一个冒充的神父、一群女学生、一群妓女和一群伤兵之间的故事,主题是拯救与被拯救,目标是活下来。该片上映后,获得国内普遍好评,成为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在该影片中张艺谋坚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诠释”着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首先是符号化依旧。
在《金陵十三钗》中有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化的部分对于影片的艺术呈现有利有弊。我们试看一些比较明显的部分:首先是故事的发生地点,影片中叙述的故事主体部分发生在教堂,该影片志在国际市场,并在一开始就怀着冲击奥斯卡的雄心,肯定要考虑到北美市场观众的口味和奥斯卡评委会的常用衡量标准。而教堂在西方的意义正如寺庙在东方的意义,南京城的那座教堂在影片刚开始的长镜头中分外神圣,犹如黑泽明电影《罗生门》一开头的那座残破的寺庙一样震撼人心。但其实影片还给我们传达出了另一层悖论:从某些方面来说,教堂只是个形式,神父是个冒充的,上帝不能在关键时刻拯救那些女孩儿,因为施暴的日本兵不是美国大兵,不会时不时在胸前画十字架。危急时刻只有李教官穿透教堂顶部玻璃的子弹才能拯救即将遭难的女孩子。所以这样看来,教堂这个符号本身就很纠结。
其次是特有的张氏镜头。
摄影专业出身的张艺谋对镜头的要求特别高,在这样一部沉重的灾难性战争题材电影中,张艺谋依然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用色彩表现其影片艺术和思想的机会。其一是那块拍了半年成为全剧组噩梦的彩色玻璃,当李教官的子弹穿透教堂顶部玻璃的瞬间,阳光倾泻而下,女学生随之得救,笔者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话:老天终于睁眼了,上帝终于显灵了。其二是秦淮河妓女们艳丽的旗袍,影片中的妓女们只须穿上旗袍轻轻一扭,就将西方人眼中神秘的中国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花样年华》中女主角上石阶的那段,轻轻扭动之间便是风情万种。那么结合一二点,当璀璨的彩色玻璃遇上那些艳丽的女子就有了影片开头,以女学生的视角透过彩色玻璃的小孔看到一群衣著艳丽的妓女袅袅娜娜向教堂走来的镜头,这一镜头成了该片最让人难忘的经典之一。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作为声像的影视作品利用自己的优势对作为文字的小说的一个有利补充。它更直观的唤起了人们的注意。
安贝托·艾柯在他的著名演讲《过度“诠释”文本》中提到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文本的意图只是读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推测出来的。读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对文本意图进行推测。”从这一点来讲,影视对小说原著的改编可以看作是导演和编剧对原著的一种“诠释”。 “诠释”的过程催发小说文本新意义的生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诠释”还会随媒介的不断扩展而继续繁衍,从第一二代导演对一些经典的现代文学名篇的“诠释”到当下热播的穿越剧清宫剧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诠释”的“盛宴”。但是“诠释”也应该有个度,或者说标准,这一标准就是“作品意图”。在对作品的“诠释”中,那些不符合作品意图,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作品意图的“诠释”就被称为过度“诠释”。《金陵十三钗》的改编无疑过度“诠释”了小说原著,有些东西已经是打着原著的旗号抒写自己的意图了,其效果也有待商榷。
首先是没有超越的模仿。
原著中的神父本来就是神父,英格曼神父并没有在开头死去,而电影中的神父这一角色却颇具传奇色彩。本来这一改编更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女学生们的命运在开始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无人保护的悬置状态,形势可以说是千钧一发。至于那个误入教堂的约翰会不会充当女学生的保护者则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是这一改编也有了弊端,电影中约翰的原始身份是一个入殓师,这一职业让人想起了日本电影《入殓师》,两部影片中的入殓师都通过与死神的数次擦肩而过最终完成了自己心灵的净化,这一点有模仿嫌疑。而影片开头弥漫的硝烟,李教官和他的士兵们搜寻的身影都让人想起了《拯救大兵瑞恩》。而墨玉的那身旗袍又让人想起了《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所饰的角色。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慢慢与国际接轨,即便是请了专门的世界顶级爆破特技组,也不能让观众再像二十多年前刚看到好莱坞大片时一样震惊了。东方元素加西方口味这一惯用模式渐渐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审美疲劳。
其次是对人物命运的改编。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无疑是一个悲剧,它将人物的悲惨遭遇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1937年12月的那几天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和耳边,让我们读过之后掩卷长嗟,热血奔腾。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虽然有炮火有死亡,却总觉得安静了些,给我们呈现的仿若一开始就是一个计谋。我们很容易被电影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却也很容易明白那是假的。声像和文字各有长短,电影丰满了观众的感官接受,然而文字丰富了读者的内心想象。高明的改编应该是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十三钗中的豆蔻在原著的结局是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她的命运在书中要更悲惨,悲惨而屈辱地活着有时候比痛快而悲壮地死去更难,还有原著中因麻醉药不足而在截肢手术中历尽痛苦的王浦生。即便是电影中让那个悲惨的小豆蔻一了百了的死去了,然而她的死也在被别人转述的过程中隐去了真相,并不像原著中英格曼神父说的那样“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这件事”。这些或许是导演对人物命运的深度体谅,然而这体谅是必须还是多余的?发生在1937年12月的那些事情是不需要被讳饰的,从悲剧的震撼程度上来讲,原著要比电影更强烈。很多时候声像只能震撼人的视觉和听觉神经,而文字却能震撼人的大脑神经,影视改编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 黄书全.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3).
[3] 安贝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作者简介
王乃芳 (1982—),女,硕士研究生,重庆水电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田秀 (1965—),女,大学本科, 重庆水电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 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 改编 过度“诠释”
张艺谋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得之于他所执导的影片几乎都是建立在对当代优秀小说的发现和改编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 80年代小说的繁荣与创新,便没有“第五代导演”们的辉煌。影视对小说的改动,与其说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是导演和编剧对小说的“诠释”。一部小说在出版之后,就不再仅仅是作家自己的了,因为它将要面对无数个读者的解读和欣赏,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个道理。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讲述了1937年的南京,在一座教堂里一个冒充的神父、一群女学生、一群妓女和一群伤兵之间的故事,主题是拯救与被拯救,目标是活下来。该片上映后,获得国内普遍好评,成为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在该影片中张艺谋坚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诠释”着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首先是符号化依旧。
在《金陵十三钗》中有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化的部分对于影片的艺术呈现有利有弊。我们试看一些比较明显的部分:首先是故事的发生地点,影片中叙述的故事主体部分发生在教堂,该影片志在国际市场,并在一开始就怀着冲击奥斯卡的雄心,肯定要考虑到北美市场观众的口味和奥斯卡评委会的常用衡量标准。而教堂在西方的意义正如寺庙在东方的意义,南京城的那座教堂在影片刚开始的长镜头中分外神圣,犹如黑泽明电影《罗生门》一开头的那座残破的寺庙一样震撼人心。但其实影片还给我们传达出了另一层悖论:从某些方面来说,教堂只是个形式,神父是个冒充的,上帝不能在关键时刻拯救那些女孩儿,因为施暴的日本兵不是美国大兵,不会时不时在胸前画十字架。危急时刻只有李教官穿透教堂顶部玻璃的子弹才能拯救即将遭难的女孩子。所以这样看来,教堂这个符号本身就很纠结。
其次是特有的张氏镜头。
摄影专业出身的张艺谋对镜头的要求特别高,在这样一部沉重的灾难性战争题材电影中,张艺谋依然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用色彩表现其影片艺术和思想的机会。其一是那块拍了半年成为全剧组噩梦的彩色玻璃,当李教官的子弹穿透教堂顶部玻璃的瞬间,阳光倾泻而下,女学生随之得救,笔者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话:老天终于睁眼了,上帝终于显灵了。其二是秦淮河妓女们艳丽的旗袍,影片中的妓女们只须穿上旗袍轻轻一扭,就将西方人眼中神秘的中国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花样年华》中女主角上石阶的那段,轻轻扭动之间便是风情万种。那么结合一二点,当璀璨的彩色玻璃遇上那些艳丽的女子就有了影片开头,以女学生的视角透过彩色玻璃的小孔看到一群衣著艳丽的妓女袅袅娜娜向教堂走来的镜头,这一镜头成了该片最让人难忘的经典之一。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作为声像的影视作品利用自己的优势对作为文字的小说的一个有利补充。它更直观的唤起了人们的注意。
安贝托·艾柯在他的著名演讲《过度“诠释”文本》中提到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文本的意图只是读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推测出来的。读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对文本意图进行推测。”从这一点来讲,影视对小说原著的改编可以看作是导演和编剧对原著的一种“诠释”。 “诠释”的过程催发小说文本新意义的生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诠释”还会随媒介的不断扩展而继续繁衍,从第一二代导演对一些经典的现代文学名篇的“诠释”到当下热播的穿越剧清宫剧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诠释”的“盛宴”。但是“诠释”也应该有个度,或者说标准,这一标准就是“作品意图”。在对作品的“诠释”中,那些不符合作品意图,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作品意图的“诠释”就被称为过度“诠释”。《金陵十三钗》的改编无疑过度“诠释”了小说原著,有些东西已经是打着原著的旗号抒写自己的意图了,其效果也有待商榷。
首先是没有超越的模仿。
原著中的神父本来就是神父,英格曼神父并没有在开头死去,而电影中的神父这一角色却颇具传奇色彩。本来这一改编更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女学生们的命运在开始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无人保护的悬置状态,形势可以说是千钧一发。至于那个误入教堂的约翰会不会充当女学生的保护者则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是这一改编也有了弊端,电影中约翰的原始身份是一个入殓师,这一职业让人想起了日本电影《入殓师》,两部影片中的入殓师都通过与死神的数次擦肩而过最终完成了自己心灵的净化,这一点有模仿嫌疑。而影片开头弥漫的硝烟,李教官和他的士兵们搜寻的身影都让人想起了《拯救大兵瑞恩》。而墨玉的那身旗袍又让人想起了《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所饰的角色。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慢慢与国际接轨,即便是请了专门的世界顶级爆破特技组,也不能让观众再像二十多年前刚看到好莱坞大片时一样震惊了。东方元素加西方口味这一惯用模式渐渐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审美疲劳。
其次是对人物命运的改编。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无疑是一个悲剧,它将人物的悲惨遭遇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1937年12月的那几天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和耳边,让我们读过之后掩卷长嗟,热血奔腾。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虽然有炮火有死亡,却总觉得安静了些,给我们呈现的仿若一开始就是一个计谋。我们很容易被电影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却也很容易明白那是假的。声像和文字各有长短,电影丰满了观众的感官接受,然而文字丰富了读者的内心想象。高明的改编应该是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十三钗中的豆蔻在原著的结局是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她的命运在书中要更悲惨,悲惨而屈辱地活着有时候比痛快而悲壮地死去更难,还有原著中因麻醉药不足而在截肢手术中历尽痛苦的王浦生。即便是电影中让那个悲惨的小豆蔻一了百了的死去了,然而她的死也在被别人转述的过程中隐去了真相,并不像原著中英格曼神父说的那样“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这件事”。这些或许是导演对人物命运的深度体谅,然而这体谅是必须还是多余的?发生在1937年12月的那些事情是不需要被讳饰的,从悲剧的震撼程度上来讲,原著要比电影更强烈。很多时候声像只能震撼人的视觉和听觉神经,而文字却能震撼人的大脑神经,影视改编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 黄书全.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3).
[3] 安贝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作者简介
王乃芳 (1982—),女,硕士研究生,重庆水电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田秀 (1965—),女,大学本科, 重庆水电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