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外实践教学是形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与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将极大地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高校教师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育 全程参与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谢应宽(1970-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何华敏(1963- ),男,四川成都人,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08年度高等教育教改资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3218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155-02
一、引言
教育是一种服务,高校教师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校。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教育为中小学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教师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服务质量如何呢?调查表明,新教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观念不适应,教法不适应,指导课外活动不适应,科技艺术素质及其教学能力不适应,不培训根本无法上岗”。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读完书照样不会教书”的尴尬局面呢?这是高校教师教育不得不正视和反思的重大课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教师职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基于教育现场的实践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不能简单停留于传递纯理论的学科知识教学,而要转变为面向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和能力,造就更多具有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智慧型教师。②
学生的实践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观摩练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教学见习和实习来进行,是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真实情境中进行教学的过程,是对校内理论教学知识及程序性知识的再认识和应用的过程,也是获得实践教学能力和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过程。由于校内实践教学情境的“失真”,学生从中“获得”的实践教学技能往往不能很好地产生正迁移,当面对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因此,校内实践教学是校外实践教学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1)有限的教育见习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由于时间短、经费少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后等原因,学生到中小学教育见习次数非常有限,并且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与中小学生的接触机会不多,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了解不够。(2)教育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教育实习常常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由于以下原因,不能达到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第一,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习。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这一时期学生要为参加双选会、考研等事务做准备,这严重地冲击了他们的实习工作。第二,中小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不放心,教学、管理不愿让实习生分担。实习生能独立承担教学、管理的时间很少,实践教学技能锻炼不够。第三,学生即使在教育实习中发现自己在实践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由于实习后忙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找工作等,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改进提高。
“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需经过‘临床’实习”③。为切实改变高校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现状,提高其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从2004年开始与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构建和实施了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内涵。它是指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实习前,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指导教师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去协助自己做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辅助工作,全程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高校和中小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是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总目标。具体来说,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全程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尽早了解熟悉并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强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促进中小学及其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3.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高校教育专业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及教育类课程(含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在不同的年级,实践教学内容既部分重叠,又各有侧重。一年级,主要进行教学观摩、见习。通过听取中小学校长的主题报告《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观摩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到具体的班级中进行教育教学见习,以增强学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二年级,协助指导教师收集资料、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协助班主任做好中小学生的个别教育等工作,深入到班级中熟悉中小学教学的流程、内容、手段、方法及组织等,开始实际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三年级,协助指导教师策划、组织、实施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文体活动等),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教学活动、编写各学科教案、承担力所能及的教学工作,参与教研活动,获得中小学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发展实践教学技能,为试讲工作做好准备。四年级,继续深入做好三年级的相关工作,到达能独立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开展班级活动的水平。同时,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为即将开展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做好准备。如有可能,可实行顶岗实习。
4.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原则。一是全员性原则。全员性原则是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部参加校外实践教学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合理搭配分组,全员参与此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二是全程性原则。全程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工作贯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学程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不断线”连续进行,同时参与中小学从开学到学期结束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使学生能充分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克服以往有限的集中见习只能看到几次精心准备的、互不相连的教育教学片断之不足,使实践教学渗透到常态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更具真实性。
三是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不是“观察者”,而是“实践者”,要从事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广泛参与到中小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大量的“试教”和“试做”,从而切实锻炼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四是互惠性原则。互惠性原则是指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高校在智力资源、图书资料、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中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双方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实现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具体来说,此项活动不仅使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锻炼发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指导教师及实践教学基地也能从中受益,主要体现在:(1)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从事教育科研,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从高校学生那里获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拓宽指导教师的教育视野;(2)在师资培训、教研教改、科研咨询、特色打造、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高校智力资源支持。
五是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同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相比,所需经费不多,较为经济。此项工作主要在高校周边社区内开展,由于实现了与实践教学基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因此,不需要太多的花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窘迫的局面。
六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及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通过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做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策略,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充分利用在校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克服了过去集中教育实习的弊端。
5.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考核。每个实践教学基地高校都指定1~2名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过程监控,实施形成性评价。同时,高校制定《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对学生辅教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实践教学学分获得等挂钩。实践教学基地制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考核细则》,负责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和期终考核。考核结果与指导教师的奖金、晋级和外出学习等切身利益挂钩。
6.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分别或共同采取一些措施,以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高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主要领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和实践教学基地校长为主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由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与具体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人员组成执行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此项工作。
二是制度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制定《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实施细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文件,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对其实施全程监控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三是经费保障。高校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内,同教育实习一样,每学年划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四是其他保障措施。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诸如“教授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室”等,通过免费开展学术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积极参与师资培训、教研教改、教育科研和心理咨询等,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切实贯彻互惠性原则,提高他们参与学生辅教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适宜性和开拓性,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注释]
①卢长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4.
②曹霁阳.“科班出身”的老师为什么不会教书了[EB/OL].http://www.edu.cn/jiao_
yu_ren_cai_zi_xun_52/20080131/t20080131_279005.shtml,2008-01-31.
③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5.
[关键词]教师教育 全程参与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谢应宽(1970-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何华敏(1963- ),男,四川成都人,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08年度高等教育教改资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3218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155-02
一、引言
教育是一种服务,高校教师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校。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教育为中小学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教师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服务质量如何呢?调查表明,新教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观念不适应,教法不适应,指导课外活动不适应,科技艺术素质及其教学能力不适应,不培训根本无法上岗”。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读完书照样不会教书”的尴尬局面呢?这是高校教师教育不得不正视和反思的重大课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教师职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基于教育现场的实践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不能简单停留于传递纯理论的学科知识教学,而要转变为面向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和能力,造就更多具有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智慧型教师。②
学生的实践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观摩练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教学见习和实习来进行,是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真实情境中进行教学的过程,是对校内理论教学知识及程序性知识的再认识和应用的过程,也是获得实践教学能力和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过程。由于校内实践教学情境的“失真”,学生从中“获得”的实践教学技能往往不能很好地产生正迁移,当面对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因此,校内实践教学是校外实践教学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1)有限的教育见习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由于时间短、经费少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后等原因,学生到中小学教育见习次数非常有限,并且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与中小学生的接触机会不多,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了解不够。(2)教育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教育实习常常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由于以下原因,不能达到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第一,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习。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这一时期学生要为参加双选会、考研等事务做准备,这严重地冲击了他们的实习工作。第二,中小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不放心,教学、管理不愿让实习生分担。实习生能独立承担教学、管理的时间很少,实践教学技能锻炼不够。第三,学生即使在教育实习中发现自己在实践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由于实习后忙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找工作等,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改进提高。
“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需经过‘临床’实习”③。为切实改变高校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现状,提高其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从2004年开始与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构建和实施了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内涵。它是指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实习前,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指导教师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去协助自己做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辅助工作,全程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高校和中小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是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总目标。具体来说,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全程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尽早了解熟悉并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强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促进中小学及其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3.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高校教育专业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及教育类课程(含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在不同的年级,实践教学内容既部分重叠,又各有侧重。一年级,主要进行教学观摩、见习。通过听取中小学校长的主题报告《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观摩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到具体的班级中进行教育教学见习,以增强学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二年级,协助指导教师收集资料、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协助班主任做好中小学生的个别教育等工作,深入到班级中熟悉中小学教学的流程、内容、手段、方法及组织等,开始实际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三年级,协助指导教师策划、组织、实施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文体活动等),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教学活动、编写各学科教案、承担力所能及的教学工作,参与教研活动,获得中小学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发展实践教学技能,为试讲工作做好准备。四年级,继续深入做好三年级的相关工作,到达能独立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开展班级活动的水平。同时,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为即将开展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做好准备。如有可能,可实行顶岗实习。
4.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原则。一是全员性原则。全员性原则是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部参加校外实践教学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合理搭配分组,全员参与此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二是全程性原则。全程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工作贯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学程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不断线”连续进行,同时参与中小学从开学到学期结束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使学生能充分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克服以往有限的集中见习只能看到几次精心准备的、互不相连的教育教学片断之不足,使实践教学渗透到常态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更具真实性。
三是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不是“观察者”,而是“实践者”,要从事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广泛参与到中小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大量的“试教”和“试做”,从而切实锻炼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四是互惠性原则。互惠性原则是指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高校在智力资源、图书资料、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中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双方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实现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具体来说,此项活动不仅使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锻炼发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指导教师及实践教学基地也能从中受益,主要体现在:(1)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从事教育科研,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从高校学生那里获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拓宽指导教师的教育视野;(2)在师资培训、教研教改、科研咨询、特色打造、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高校智力资源支持。
五是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同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相比,所需经费不多,较为经济。此项工作主要在高校周边社区内开展,由于实现了与实践教学基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因此,不需要太多的花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窘迫的局面。
六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及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通过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做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策略,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充分利用在校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克服了过去集中教育实习的弊端。
5.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考核。每个实践教学基地高校都指定1~2名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过程监控,实施形成性评价。同时,高校制定《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对学生辅教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实践教学学分获得等挂钩。实践教学基地制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考核细则》,负责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和期终考核。考核结果与指导教师的奖金、晋级和外出学习等切身利益挂钩。
6.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分别或共同采取一些措施,以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高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主要领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和实践教学基地校长为主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由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与具体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人员组成执行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此项工作。
二是制度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制定《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实施细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文件,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对其实施全程监控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三是经费保障。高校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式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内,同教育实习一样,每学年划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四是其他保障措施。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诸如“教授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室”等,通过免费开展学术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积极参与师资培训、教研教改、教育科研和心理咨询等,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切实贯彻互惠性原则,提高他们参与学生辅教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重庆文理学院教科院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全程参与式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适宜性和开拓性,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注释]
①卢长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4.
②曹霁阳.“科班出身”的老师为什么不会教书了[EB/OL].http://www.edu.cn/jiao_
yu_ren_cai_zi_xun_52/20080131/t20080131_279005.shtml,2008-01-31.
③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