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国家战略部署,也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指导。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和思政教学理念,从理论、现实、思想等维度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从制度建设、实施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西方经济学;教学理念;思政元素;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国家战略部署,也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指导。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2018年4月和2020年5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系列文件,在全国高校部署推广“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育和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2]。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具有借鉴示范意义,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可参考学习资源。然而,由于“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路径,尤其在厘清这两者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环境和路径、评价体系的构建完善等方面,尚存不少亟待解决的困惑和可改进空间。因此,有必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的专业学科元素、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切实践行中国大学教育“无思政不育人”的应有之意。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基本观念的理论概括,具有较为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传统讲授方式倾向于原版呈现经济学理论知识,假定经济活动参与个体都是完全理性且是自利的,而较少论及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弱化了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事实上,在市场和政府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社会只能依靠道德力量调节[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伦理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内在规定和健全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在经济学课程中不应忽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为此,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现实背景和思政教学理念,挖掘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及其具体实施方式,批判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教学理念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成为新时期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的具体实现形式是通过凝炼思政资源,寻求各学科教学中专业知识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点,进而升华教学内容[4]。在传统教育路径下,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课程,专业课和通识课分别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各司其职。但是,仅通过思政课的单一渠道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远远不够,应当充分利用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如“盐”一般溶入教学实践之“汤”,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课程的养分[5]。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积累了大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但其本質是维护和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且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鉴于西方经济学的这一学科特殊性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性上有其理论根源,较其他课程更具“思政化”优势。而且,教育的本真是育人,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强化每个授课教师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作用,尤其是唤醒、激发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教学中充分彰显教育本真、引领价值和塑造信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实现由“专业技术人”向“社会理性人”进而“政治道德人”的演化转向。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课程思政”与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紧密联系。它要求各类课程挖掘、提炼课程内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可见,“课程思政”理念聚焦于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参与对学生予以全方位的引导和培养,在课程“差异”情境下进行“无差异”教书育人,形成协同效应。
基于上述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首先,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政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来看,前者不是简单地上成纯粹政治课,不仅不是对思政课的替代,而且也不是将思政课包含在内,思政教学是为了重点解决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不彰,甚至与思政课“两张皮”的现象;其次,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政教学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关系来看,前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功能的消解,两者不是消长关系,同时思政教学也不是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升级版,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辨证方法批判性地讲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三,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政教学与旧有教学模式的关系来看,前者着重解决以往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倾向,即只注重照搬原理论体系中的专业知识,将经济学作为一门“超阶级”“超历史”学科,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意识,把传承经济学的知识技能与传播正确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进行割裂[6]。因此,思政教育路径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理念的要义在于,授课教师应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借鉴和讲授,既要取其精华、尊重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政策方面的科学性,又要去其糟粕、矫正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价值偏差,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贯穿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元素挖掘
课程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环节,“课程思政”的理念思想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并通过课程实施来加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所展现的活力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实践,累积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西方经济学课程不仅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提供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然而,西方经济学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以理性人都是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以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属于片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因此,在课程中照搬西方经济学原理,难以创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难题,有必要从理论、现实、思想等维度探讨如何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推进财经类课程教学改革建设。
(一)从理论逻辑体系的对比中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通过中西方理论逻辑体系的对比,阐明西方经济学中市场运行基本规律,发现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竞争中的主要问题,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资源方面的优越性。以精准扶贫为例,我国政府宏观干预政策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显然比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更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性优势,新时代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伟绩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理解和认同。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强调的需求管理论述相比,党中央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战略基点上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表面上是为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但本质上都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是与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主张的根本区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基于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学者需要针对这一过程做出系统的梳理,逐渐发展出一套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些现象,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动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公共政策。因此,学习西方经济学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把握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并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从方法论个人主义中引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最容易融入专业课中的是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些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经濟学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劳动分工、经济机制、国民财富等都是个人追求私利的产物,个人利益的加总就构成了社会的共同利益[7]。方法论个人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完全理性、自利等基本假设上,西方经济学认为这些假设是“天然”存在的“公理”,利己是最终目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在微观上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个人的需要和意志,甚至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思政教学必须重点评析“经济人”假设,说明其产生的背景和前提条件,避免学生片面理解为“人自利、唯利是图都是合乎情理的”、甚至将“利己自私”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同时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政治性、学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恰当地补充具体的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塑造能力及坚守能力。
(三)从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对比与现实分析中彰显中国的“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包括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些理论或概念(如“边际递减规律”“刺激需求的公共工程开支政策”等),但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思想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就有之,如我国民间的俗语“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孔子家语》中“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等,实际上即体现了边际效用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以工代赈”及《晏子春秋》中“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也体现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主张。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实现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依据国情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既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经济开放的依据,又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既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设立自贸区自由港、举办“进博会”的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开放的理念。总之,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对比和现实应用分析,我们能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崇敬,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从垄断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创新是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应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真正抓手。在具体问题上,中美在5G、芯片等方面的技术竞争趋于白热化,市场垄断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对我国科技进程产生一定影响,但也可能会成为加速产业链国产替代速度的契机。在西方经济学中,垄断仅仅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类型,归因于所谓的“产品差别”,这是相当肤浅的。应认识到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垄断代替竞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结合垄断市场理论分析国际政治因素对经济规律的扭曲和损害,启发学生思考中国的未来以及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职责,认识到只有提升自身科技实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才能在与西方大国的技术垄断和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 (五)从经济领域知名学者专家的层面汲取营养
我国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不少极具思政教育价值的典范,他们不仅为我国专业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他们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等道德品质也值得世人学习。张培刚先生1946年博士毕业后,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动,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责任感,毅然回国报效祖国,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起点。通过典型事例,强调价值引领对人行为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启发学生成为有担当的高素质社会人[8]。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鼓励毕业大学生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返乡创业,启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振兴乡村精神。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方向指导下的专业课需要同时具备“深度、广度和热度”,真正地与理论、现实和思想这三个维度相契合,让学生通过课堂参与和课程学习,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接受課程教学所传递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思政教学元素的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实施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长期探索和持续改进,传导出西方经济“课程思政”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可借鉴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具体实施环境和实践路径,形成思政教学质量的闭环式螺旋上升。
(一)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综合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
本文认为,当前困扰教师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教学的问题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如何精准衡量自己是否在做思政教学,二是思政教学究竟需要做到何种程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构建合适的评价体系,便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诊断、反馈、监督和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组织、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和学生成长等五个方面,其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评价指标可从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测评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具体来看,通过建立课程组集体备课制度,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思政的内容,建立思政资源案例库,并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思政教育;把课程思政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西方经济学思政教学内容加入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中,形成教考合一测评制度(限于篇幅,本文对“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作详细分析,拟另文专论)。以上指标明确了思政教学评价的客体,评价结果有助于老师进行自我判断,是否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形成“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质量循环;另一方面,有助于从构建长效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组织架构、实施课堂教学等诸环节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9]。
(二)多维度提升知识体系,加深授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直接执行主体是一线教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国内外社会热点的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结合,这对授课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具体而言,教师不仅要熟知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更多与课程相关的产业、文化、历史知识;既要关注社会热点、国内外形势,也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实际,并进行实质性的介入。例如,在微观经济学部分讲到价格政策支持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时,会谈到我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的“常平仓制度”,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各个历史朝代巩固政权、繁荣社会经济起到积极作用,这些无疑会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宏观经济学部分讲到经济增长时,一定会谈到技术进步,必然会涉及数字经济。目前中国信息化水平已超过G20集团平均水平,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十四五”期间将加强政策规划,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教师只有多维度提升自身知识体系,才能进一步增强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把传授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真正做到课程“思政育人”。
(三)多层面深化教学内容,自然融入思政教育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就已经力求贯彻这一主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和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关注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在“大思政”育人氛围下,“课程思政”理念引导、促使一线教师准确理解把握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重新梳理编写教学案例,以期实现与专业知识点自然融合、深化教学内容的目标。例如,在讲授“市场供求分析的应用”和价格政策时,设计思考题“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解决口罩难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供求定理、价格政策等基本原理解释疫情下口罩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运作原理,理解说明价格机制作用的局限性和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体现出我国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的正确决策和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精神。又如,在学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消费理论的“棘轮效应”时,通过对“面子消费”的利弊分析,特别是对大学生因网贷消费频发的悲剧引以为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情观,适度理性消费,避免从众攀比和人情消费。以上教学内容设计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围绕热点问题,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四)多种类兼容教学方式,保持渗透的可持续性
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是增强“课程思政”实效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多元信息化情境下,对传统的单纯说教易产生厌烦甚至逆反情绪,而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受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选择能力[10]。因此,在互联网延伸覆盖的功能条件下,利用慕课堂等线上有效辅助手段,将“课程思政”扩展到云端,增强教学辐射面和渗透度。同时,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参与机会,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调查访问、课题研究等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师生课外交流互动的和谐氛围,进一步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育人职能,更便于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例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组织本校学生参加2020年政府城市公共治理项目,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设计田野准实验,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第一手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并撰写研究报告,最终的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部门采纳,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城市公共治理多元共治模式提供了经验依据。学生通过项目参与,实践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增加了与老师交流探讨和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机会,也亲身体验到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培养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实事求是、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课后、线上线下等多平台兼容教学方式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展示,锻炼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来增强自我认知和获得感,强化师生教育教学共同体。 四、展望与建议
“课程思政”全新教学理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兴起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近两年在全国高校蓬勃开展,内涵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发文量在2017-2020年间逐年迅猛增加,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章总数达到6580篇,其中贸易经济类“课程思政”文献占比仅1.59%,还有待学者继续探索。教学实践方面,西方经济学课堂的思政教育建设已开始受到重视,并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本文旨在通过教学理念辨析,从理论、现实、思想等维度挖掘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制度建设、实施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方案,重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果和十四五规划目标融入其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课程思政”的育人结构,是新时代财经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的关键,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门科学艺术,它为高校培养创新合格的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思政”带给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正是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特殊契机,推进了我们对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认知、思考和“思政”创新,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鉴于经济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方面的科学性,认真探索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用习近平关于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导实践工作,及时跟进深入思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仍需要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2020]3号,2020-06.
[3] 厉以宁.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1997,(6):13-17.
[4] 张正光,张晓花,王淑梅.“课程思政”的理念辩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0,(6):52-57.
[5] 毛静,李瑞琴.“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方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7):78-84.
[6] 王万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19,(8):138-140.
[7]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8] 毕晶.构建“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11):58-61.
[9] 谭红岩,郭源源,王娟娟.高校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改进[J].教师教育研究,2020,(9):11-15.
[10] 王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8):148-153.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专项课题“以专业思政建设构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2020YLZY010);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办师[2017]5号);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经济学本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6JG014);
作者简介:王晓青,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微观金融;许成安,男,安徽合肥人,教授,研究方向為理论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