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参考前贤时人的研究成果,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宿州方言中“来”的用法,并深入探讨了宿州方言中“来”字所体现的语法化机制,初步研究了“来”字意义用法的演变机制。
关键词:宿州方言 来 语法化
一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北临山东、河南,南接蚌埠,东与江苏宿迁接壤,西与淮北毗邻。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宿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徐蚌片。
“来”作为宿州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日常表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宿州方言的独特性。在宿州方言中,“来”不仅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虚词,词性虚化较显著,清晰地体现了语法化的趋势。
宿州方言是笔者的母语,本文的语料来自笔者本人及田野调查。
二
综观各家对“来”的解释并结合宿州方言中“来”的具体用法,本文将宿州方言中“来”的词性分为动词、助词两大类。
(一)动词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如:
人都来齐了。/我们需要来两个人帮忙。
2.(问题)事情等的发生、来到。
问题来了就得解决。/恁的圆场来得真及时。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具体的动词),较少带“了、过”。如:
这事我自个儿来。/唱得不孬,再来一个。
4.用于动词前,形成“来+动”结构,这种结构有两种用法。
(1)空间位移以及动作的目的。如:
我们来看你了。/小王也来唱歌。
这种结构中的“来”获得了“表示位移、目的”这种用法之后,也能用于其他结构中。
俺给你拜年来了。/他就是奔着奖品来的。
(2)即将进行某一动作,含有建议、祈使的意味,有强调施事的作用。如:
俺来讲两句。/大家都来想想法子。
5.用在动词后,形成“动+来”结构,搭配比较固定。
(1)动+来。如:
到底把恁盼来了。
(2)动1+来+动2+去,表示动作的多次重复。如:
想来想去还是不能这么着。
(3)动+得/不+来,动词限于“谈、合、处”。如:
他们很谈得来。/这我可写不来。
还有一些复合词,如“看来、说来、想来、算来”等,一般作插入语,带有估计、着眼于某一方面的意思,这种“来”也含有一种完成义。如:
说来话长。/看来这事不做是不行了。
以上五种用法在普通话和宿州方言中都很常见。
(二)助词
1.名词后,读轻声。
(1)时间词后,表示一段时间内。如:
夜来、黑来、晚黑来。/头年来他借了我一万块钱。
(2)附在“这、那、哪”以及表示地点的名词后,表空间位置。如:
你人搁哪来?(你人在哪里?)/他搁屋来干啥来?
(3)“来”还组成了一些固定搭配,表空间范围或状态。如:
两下来早就没有往来了。(双方早就没有来往了。)/背地来嘀咕啥子来?
2.数词后、量词前。
数词限于十或末位为十的多位数。
二十来个人/十来天/四十来岁。
量词后,其后必须有相关形容词。
七斤来重/二尺来长。
3.用于句末,一般读轻声。
(1)陈述句句末
1)动作正在进行、持续。
他正睡觉来。/外面还在下雨来。
2)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
好日子还在后头来。/他还会写诗来。
3)强调某一情况在过去发生过。
昨儿个还说这事儿来。/刚才还都在这儿来,怎么就没影了。
(2)疑问句句末
1)用于特指问句,句中有“谁、什么、怎么、哪”,相当于“呢”。
你干什么来?/那明儿个怎么办来?
还有一种用“来”的特指问句,表示发问者忘了相关信息在自问或向他人询问。这种“来”还可用于选择问句。如:
我刚才想说什么来?/这道题老师咋讲的来?/你是想吃馍还是想吃米饭来?
2)用于是非问句,表示求证,且往往要求证的事超出提问者预想。
你搁公司来?(你怎么会在公司?)/还没起床来?(怎么还没起床?)
“来”用在是非问句中还形成了一种交际语,明知对方在做什么,还要用询问的口气问一遍,问句用降调,回答也多肯定,如:
带孩子来?/恁俩遛来?
3)还有一种特殊的疑问句,直接由“名词/代词+来”构成,用来询问主语的状态,表示在哪里,在做什么。如:
俺奶来?在屋后头来。/恁弟来?他搁家写作业来。
4)用于“怎么”引导的反问句中,加强反诘语气。
我怎么不知道来?/这怎么能行来?
5)用于正反问句的“可+VP”句式,要求在正反中作出确认,而且加了“来”就含有一种已然的语气,一般用来确认事情有没有完成,或过去某件事是否发生。如:
他们饭可吃完来?(他们吃完饭没有?)
这种句式中的“来”,不仅帮助构成疑问语气,而且具有时体表达功能。
(3)祈使句句末。请求对方帮自己做某事,或邀请对方和自已一起做某事,“来”不读轻声,含有一种趋向性。如:
来,帮俺签个字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来!
(4)感叹句句末。用于表示“印证、吃惊、不满”,程度较深,带有夸张色彩。如:
今个怪热来!/别看他面善,人才坏来!/你骂人还有理来!
4.用于句中停顿处,舒缓语气。“来”之前往往是个话题,停顿后则是对话题的进一步陈述。如:
我的娘来,这咋弄的?/我的老天爷来,这雨终于下下来了。
5.此外还有一些“来”构成的复合词,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主要出现在一些固定搭配中,如“从来、向来、有生以来、几年来”。
三
语法化既可以在历史文献中以历时的顺序来考察,也可在共时平面中按照语义关联的顺序来推理。语法化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要弄清词义演变的机制,即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是如何引发词义虚化的。本文将从共时的语义关联来考察宿州方言中“来”字的语法化机制。 目前认知语言学讨论最多的五种虚化机制: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
隐喻即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来”的虚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机制。“来”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向说话者立足点移动,这种趋近也发生在时间中,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于是产生了义项(一)-4-(2)“即将进行”的含义。同样,移动可以发生在现实中,也可以在虚拟的位置之间,表示在心理空间中与说话人的心理参照点之间的趋近,由“行”域投射到“知”域。义项(一)-4-(1)、义项(一)-5的几种用法,“谈得来、看来”都表现出一种与说话人心理预期的趋近。义项(三)-3-(3)表明的也是一种希望听话人向说话者自身预期趋近的愿望。
纵观“来”在句末的几种用法,可以发现,“来”和“范围”密切相关,其实“来”的本意“向说话者趋近”就包含着从某处向某处移动的“来”的整个过程,这种过程投射到时间上,就表示动作状态,如(二)-3-(1)-1)用法(他正睡觉来)。
“来”的空间移动还包含着从起点到说话者立足点的空间范围,即“在某个空间范围内”,这也就是(二)-1-(2)的用法。
语法化的另外一种机制是推理,即说话人不愿多说,而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尽量多说,后者就要依靠语境从前者话语中推导出隐含义。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会逐渐被固化,最后形成这种形式固有的意义。(二)-3-(1)-2)以及(二)-3-(4)都可以看作是对(二)-3-(1)-1)隐含义的固化,在句末用上表示状态的“来”形成了一种隐含的强调之意。(二)-3-(2)的1)、2)、3)、4)本质上也是表示状态,但在不同语境中又被说话人隐含了其他含义,在同类语境下,这种隐含义被固定下来,形成了(二)-3-(2)的这类用法。
还有一种和“来”相关的语法化机制——吸收。吸收和推理都是把语境所表达的意义吸收进来,但吸收的语境义指虚词所处上下文的语境义,是狭义的,而推理吸收的是说话者所处的语境义,是广义的。(二)-3-(1)-3)中,“来”吸收了上下文中“过去某时”的语义,表示某种情况在过去存在过。还有(二)-1-(1),“夜来、头年来”中的“来”吸收了前面时间名词的语义,表示在前面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内,即“夜里、去年的时候”。
在宿州方言中,“来”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示已然义的用法。“来”在理想认知模式中,凸显的是目标或终点,那么动作到达终点自然意味着事件的结束,久而久之,这种结束义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语义积淀,使“来”可以表示结果义、完成义,从而就有了(二)-3-(2)-5)中“来”的用法。
四
来”字用法在皖北中原官话中大体相似,但各地稍有差异。如淮南方言中有“可+动词+来来”的结构,表探询、责问或反问;还有“动词+来来”,表示劝谏、请求,这些都是宿州方言中没有的。皖北中原官话区各地“来”字用法仍需要横向比较,各地差异的成因也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吴语中的“来”与皖北中原官话的“来”的用法多有类似,经常在祈使句中表请求、希冀、催促等义,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还有待考察。笔者认为,综合各地方言中“来”的用法,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历时以及共时的语法化痕迹。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
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8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潘晓龙.汉语辞书大系:现代汉语实用字典[M].海口:南方出版
社,2002.
[4]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
[6]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J].当代语言
学,1998,(3).
[7]左双菊.“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J].汉语学习,2011,
(3).
(营蓓蒂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
关键词:宿州方言 来 语法化
一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北临山东、河南,南接蚌埠,东与江苏宿迁接壤,西与淮北毗邻。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宿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徐蚌片。
“来”作为宿州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日常表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宿州方言的独特性。在宿州方言中,“来”不仅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虚词,词性虚化较显著,清晰地体现了语法化的趋势。
宿州方言是笔者的母语,本文的语料来自笔者本人及田野调查。
二
综观各家对“来”的解释并结合宿州方言中“来”的具体用法,本文将宿州方言中“来”的词性分为动词、助词两大类。
(一)动词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如:
人都来齐了。/我们需要来两个人帮忙。
2.(问题)事情等的发生、来到。
问题来了就得解决。/恁的圆场来得真及时。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具体的动词),较少带“了、过”。如:
这事我自个儿来。/唱得不孬,再来一个。
4.用于动词前,形成“来+动”结构,这种结构有两种用法。
(1)空间位移以及动作的目的。如:
我们来看你了。/小王也来唱歌。
这种结构中的“来”获得了“表示位移、目的”这种用法之后,也能用于其他结构中。
俺给你拜年来了。/他就是奔着奖品来的。
(2)即将进行某一动作,含有建议、祈使的意味,有强调施事的作用。如:
俺来讲两句。/大家都来想想法子。
5.用在动词后,形成“动+来”结构,搭配比较固定。
(1)动+来。如:
到底把恁盼来了。
(2)动1+来+动2+去,表示动作的多次重复。如:
想来想去还是不能这么着。
(3)动+得/不+来,动词限于“谈、合、处”。如:
他们很谈得来。/这我可写不来。
还有一些复合词,如“看来、说来、想来、算来”等,一般作插入语,带有估计、着眼于某一方面的意思,这种“来”也含有一种完成义。如:
说来话长。/看来这事不做是不行了。
以上五种用法在普通话和宿州方言中都很常见。
(二)助词
1.名词后,读轻声。
(1)时间词后,表示一段时间内。如:
夜来、黑来、晚黑来。/头年来他借了我一万块钱。
(2)附在“这、那、哪”以及表示地点的名词后,表空间位置。如:
你人搁哪来?(你人在哪里?)/他搁屋来干啥来?
(3)“来”还组成了一些固定搭配,表空间范围或状态。如:
两下来早就没有往来了。(双方早就没有来往了。)/背地来嘀咕啥子来?
2.数词后、量词前。
数词限于十或末位为十的多位数。
二十来个人/十来天/四十来岁。
量词后,其后必须有相关形容词。
七斤来重/二尺来长。
3.用于句末,一般读轻声。
(1)陈述句句末
1)动作正在进行、持续。
他正睡觉来。/外面还在下雨来。
2)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
好日子还在后头来。/他还会写诗来。
3)强调某一情况在过去发生过。
昨儿个还说这事儿来。/刚才还都在这儿来,怎么就没影了。
(2)疑问句句末
1)用于特指问句,句中有“谁、什么、怎么、哪”,相当于“呢”。
你干什么来?/那明儿个怎么办来?
还有一种用“来”的特指问句,表示发问者忘了相关信息在自问或向他人询问。这种“来”还可用于选择问句。如:
我刚才想说什么来?/这道题老师咋讲的来?/你是想吃馍还是想吃米饭来?
2)用于是非问句,表示求证,且往往要求证的事超出提问者预想。
你搁公司来?(你怎么会在公司?)/还没起床来?(怎么还没起床?)
“来”用在是非问句中还形成了一种交际语,明知对方在做什么,还要用询问的口气问一遍,问句用降调,回答也多肯定,如:
带孩子来?/恁俩遛来?
3)还有一种特殊的疑问句,直接由“名词/代词+来”构成,用来询问主语的状态,表示在哪里,在做什么。如:
俺奶来?在屋后头来。/恁弟来?他搁家写作业来。
4)用于“怎么”引导的反问句中,加强反诘语气。
我怎么不知道来?/这怎么能行来?
5)用于正反问句的“可+VP”句式,要求在正反中作出确认,而且加了“来”就含有一种已然的语气,一般用来确认事情有没有完成,或过去某件事是否发生。如:
他们饭可吃完来?(他们吃完饭没有?)
这种句式中的“来”,不仅帮助构成疑问语气,而且具有时体表达功能。
(3)祈使句句末。请求对方帮自己做某事,或邀请对方和自已一起做某事,“来”不读轻声,含有一种趋向性。如:
来,帮俺签个字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来!
(4)感叹句句末。用于表示“印证、吃惊、不满”,程度较深,带有夸张色彩。如:
今个怪热来!/别看他面善,人才坏来!/你骂人还有理来!
4.用于句中停顿处,舒缓语气。“来”之前往往是个话题,停顿后则是对话题的进一步陈述。如:
我的娘来,这咋弄的?/我的老天爷来,这雨终于下下来了。
5.此外还有一些“来”构成的复合词,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主要出现在一些固定搭配中,如“从来、向来、有生以来、几年来”。
三
语法化既可以在历史文献中以历时的顺序来考察,也可在共时平面中按照语义关联的顺序来推理。语法化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要弄清词义演变的机制,即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是如何引发词义虚化的。本文将从共时的语义关联来考察宿州方言中“来”字的语法化机制。 目前认知语言学讨论最多的五种虚化机制: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
隐喻即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来”的虚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机制。“来”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向说话者立足点移动,这种趋近也发生在时间中,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于是产生了义项(一)-4-(2)“即将进行”的含义。同样,移动可以发生在现实中,也可以在虚拟的位置之间,表示在心理空间中与说话人的心理参照点之间的趋近,由“行”域投射到“知”域。义项(一)-4-(1)、义项(一)-5的几种用法,“谈得来、看来”都表现出一种与说话人心理预期的趋近。义项(三)-3-(3)表明的也是一种希望听话人向说话者自身预期趋近的愿望。
纵观“来”在句末的几种用法,可以发现,“来”和“范围”密切相关,其实“来”的本意“向说话者趋近”就包含着从某处向某处移动的“来”的整个过程,这种过程投射到时间上,就表示动作状态,如(二)-3-(1)-1)用法(他正睡觉来)。
“来”的空间移动还包含着从起点到说话者立足点的空间范围,即“在某个空间范围内”,这也就是(二)-1-(2)的用法。
语法化的另外一种机制是推理,即说话人不愿多说,而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尽量多说,后者就要依靠语境从前者话语中推导出隐含义。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会逐渐被固化,最后形成这种形式固有的意义。(二)-3-(1)-2)以及(二)-3-(4)都可以看作是对(二)-3-(1)-1)隐含义的固化,在句末用上表示状态的“来”形成了一种隐含的强调之意。(二)-3-(2)的1)、2)、3)、4)本质上也是表示状态,但在不同语境中又被说话人隐含了其他含义,在同类语境下,这种隐含义被固定下来,形成了(二)-3-(2)的这类用法。
还有一种和“来”相关的语法化机制——吸收。吸收和推理都是把语境所表达的意义吸收进来,但吸收的语境义指虚词所处上下文的语境义,是狭义的,而推理吸收的是说话者所处的语境义,是广义的。(二)-3-(1)-3)中,“来”吸收了上下文中“过去某时”的语义,表示某种情况在过去存在过。还有(二)-1-(1),“夜来、头年来”中的“来”吸收了前面时间名词的语义,表示在前面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内,即“夜里、去年的时候”。
在宿州方言中,“来”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示已然义的用法。“来”在理想认知模式中,凸显的是目标或终点,那么动作到达终点自然意味着事件的结束,久而久之,这种结束义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语义积淀,使“来”可以表示结果义、完成义,从而就有了(二)-3-(2)-5)中“来”的用法。
四
来”字用法在皖北中原官话中大体相似,但各地稍有差异。如淮南方言中有“可+动词+来来”的结构,表探询、责问或反问;还有“动词+来来”,表示劝谏、请求,这些都是宿州方言中没有的。皖北中原官话区各地“来”字用法仍需要横向比较,各地差异的成因也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吴语中的“来”与皖北中原官话的“来”的用法多有类似,经常在祈使句中表请求、希冀、催促等义,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还有待考察。笔者认为,综合各地方言中“来”的用法,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历时以及共时的语法化痕迹。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
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8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潘晓龙.汉语辞书大系:现代汉语实用字典[M].海口:南方出版
社,2002.
[4]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
[6]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J].当代语言
学,1998,(3).
[7]左双菊.“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J].汉语学习,2011,
(3).
(营蓓蒂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