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不同含量TiO2纳米颗粒掺杂的方法对SAC105焊膏进行改性,利用旋转流变仪、粘度仪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的喷印流变特性,利用拉伸机、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 表明,TiO2纳米颗粒掺杂改性SAC105焊膏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最高达71.4MPa,比未掺杂的SAC105接头剪切强度提高65%,归因于TiO2纳米颗粒在焊点中的第二相强化作用.TiO2含量为1%的SAC105锡膏相比未掺杂SAC105锡膏的蠕变柔量曲线中普弹形变区减小约50%.加入1%~2%含量的TiO2
【机 构】
: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50;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不同含量TiO2纳米颗粒掺杂的方法对SAC105焊膏进行改性,利用旋转流变仪、粘度仪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的喷印流变特性,利用拉伸机、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 表明,TiO2纳米颗粒掺杂改性SAC105焊膏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最高达71.4MPa,比未掺杂的SAC105接头剪切强度提高65%,归因于TiO2纳米颗粒在焊点中的第二相强化作用.TiO2含量为1%的SAC105锡膏相比未掺杂SAC105锡膏的蠕变柔量曲线中普弹形变区减小约50%.加入1%~2%含量的TiO2纳米颗粒能在触变系数保持0.73~0.74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锡膏粘度值从96.2 Pa·s显著调节至120.2 Pa·s,提供了一种喷印锡膏触变系数和粘度耦合调节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前置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在锻坯预热前)能明显减小6082铝合金锻件表层粗晶的情况,研究固溶铝合金高温流动行为及热成形工艺窗口.对6082铝合金先进行固溶处理再进行热压缩实验,建立了固溶态6082铝合金双曲正弦型流动本构方程,并考虑了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基于热加工图理论分析不同加工参数时的功率耗散率、微观失稳以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合适的变形温度为450~470℃、应变速率为0.3~1 s-1.在此条件下变形的6082铝合金晶粒尺寸均匀细小,晶内位错密度低,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动态再结晶,有利于热成形
通过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304L不锈钢基体上堆敷低合金钢,实现不锈钢-低合金钢复合结构的制备,并对熔覆层的成形组织及硬度分布进行分析.通过组织分析发现,顶层为柱状晶,中间层区域由粗晶区和细晶区组成,熔覆层底部区域主要为等轴晶组织.在熔覆层与304L基体界面处生成凝固过渡层,由于元素扩散,靠近此过渡层的304L一侧在奥氏体基体上生成大量的枝晶状铁素体.通过硬度分析得出,从熔覆层到基体,硬度值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熔覆层与304L基体界面处的凝固过渡层区域硬度达到最高.凝固过渡层两侧硬度与其差别较大,对力学
采用自行熔炼的4种焊丝(钒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4%和0.6%),使用钨极氩弧焊(TIG)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和T91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焊接,探究了钒元素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焊丝所得的焊缝组织都是由奥氏体加δ铁素体组成,随着焊丝中钒元素含量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焊缝组织变得更加细小均匀;焊缝抗拉强度有一定程度提升;冲击吸收功数值变化不大,从冲击断口图中可看出,韧窝尺寸有所增加,说明钒对冲击韧性有改善作用,但效果有限.未添加钒时,T91侧熔合线附近硬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
铝合金和镀锌钢板异质接头中氢气孔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研究了镀锌钢板表面上AlMg5焊丝熔敷金属中氢气孔的溢出规律.采用不同的基板厚度控制熔敷金属的冷却速度,揭示了熔敷金属中的Al3Fe金属间化合物和液相停留时间对气孔溢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熔敷金属中的片状Al3Fe金属间化合物阻碍了气孔的溢出,导致不规则气孔的形成,过高的冷却速度缩短了熔敷金属的液相停留时间,也限制了气孔的溢出.
分别采用阿普拉斯焊接工艺、中频逆变点焊工艺对1.0 mm厚SUS301L-ST与1.5 mm厚EN1.4318+2G轨道车辆用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电阻焊接,焊后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断面质量观察,剪切拉伸、轴向拉剪疲劳试验与分析.结果 表明,与中频逆变点焊接头相比,阿普拉斯焊接接头外观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达到无痕焊接,拉剪性能以及疲劳性能也均符合轨道车辆产品规定的要求.
将电阻点焊技术引入到双金属带锯条制备过程中齿材与背材的焊接工序,采用剪切测试研究了焊接电流对M51粉末冶金高速钢和RM80高强度钢异种钢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焊接电流下焊接接头界面组织及剪切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增大,焊接接头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焊接电流低于800 A时,接头剪切断裂主要发生在焊缝界面位置;焊接电流高于800 A时,接头剪切断裂主要发生在RM80钢侧热影响区;当电流为800A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20.8MPa.通过拟合界面强度及软化区
采用ProCAST软件计算和实验对钴铬镍合金真空吸铸充型-凝固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拟合分析了钴铬镍合金浇铸件的温度场和冷却速度规律,利用胞枝晶生长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采用阶梯状铸件较好地拟合了合金铸件的温度分布及冷却速度规律.随着铸件厚度减小和铸件冷却速率增加,过冷度和晶胞生长速度增大,尖端半径减小,胞晶间距减小.
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的T91-12Cr1MoV异质钢接头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时效过程中12Cr1MoV钢发生明显的劣化现象,晶界结合力降低;T91钢侧材料时效10000h后马氏体板条有回复现象,且晶界处碳化物聚集析出;在熔合线附近硬度变化规律与碳迁移规律保持一致,母材区域硬度也会随着时效时间变化而变化.
针对增材制造薄壁件采用传统轮廓填充算法易导致内部缺陷的问题,研究了增材制造薄壁件分层轮廓直骨架填充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截面分层轮廓进行简化、平滑等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之后的多边形轮廓进行直骨架计算,并提取直骨架半边数据结构中由所有内等分线构成的直骨架主线串.在对直骨架主线串进行膨胀操作和多边形合并操作之后,最后应用轮廓平行偏置算法获得薄壁件分层轮廓直骨架偏置填充轨迹.提出的算法较好解决了薄壁零件增材制造由于轨迹填充不合理导致的内部缺陷.
使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对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高温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随着WC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其WC晶粒发生异常长大的趋势更明显,晶粒分布范围更大.此外,除了韧性,硬度和强度都会随着WC粒径的增加而减小,WC粒径为2.5 μm的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室温和350℃的摩擦条件下,WC粒径为2.5μm的硬质合金的磨损率最小,但是在700℃的摩擦条件下,WC粒径为2.5 μm的硬质合金与WC粒径为1 μm的硬质合金的磨损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