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头号恶人古兹曼发迹史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过去的2月22日深夜,墨西哥大毒枭古兹曼被捕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墨西哥总统恩里克·涅托亲自证实了该消息,并在社交媒体上向国防部、海军部公开表示祝贺;美国几大新闻网站也纷纷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并称“墨西哥头号毒枭终于落网”,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古兹曼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落网,又会给墨西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当年的黑旗
  乔奎恩·古兹曼·洛埃拉,1954年出生于墨西哥一个农民家庭,因其身材矮小,又被戏称为“小矮子古兹曼”。
  他的童年过得相当惨淡,小学都没读完就辍学了,以帮父亲卖橘子勉强度日;成年后就被父亲撵出家门,走上了社会。
  而古兹曼也找到了自己的谋生之道:毒品。早在15岁时,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偷偷在自家屋后种了一小片罂粟花(成熟后流出的汁液即是鸦片),后来还自己种过大麻,而其父亲则把这些毒品卖掉,换成了烈酒和性服务。
  所以,在独自走上社会之后,古兹曼轻车熟路地投身了毒品行业。最初,他是给当时的著名大毒枭赫克特·帕尔马当手下,并很快发现自己在贩毒这一行颇有天赋,从一开始的普通“骡子”(即随身携带少量毒品,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进行运输、走私的人),逐渐上升到负责在美国-墨西哥边境组织空运毒品的小头目。
  早年的经历,让古兹曼养成了心狠手辣的性格。据说,如果他的某一批毒品没能按时运到指定地点,他就会亲手一枪将那个负责运输的“骡子”击毙。同时,他开出的“搬运费”又较行价高出很多。恩威并施之下,他的罪恶事业逐渐繁荣起来;大批的毒品通过小型飞机、游艇和汽车,从哥伦比亚源源不断地运到墨西哥,随即又被转运到美国等其他国家。
  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当地毒枭们的注意,他又改投到菲尼克斯·加利亚多的门下,而加利亚多是当时墨西哥几个最主要的毒贩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正好是墨西哥毒品走私最猖獗的时期,古兹曼的不义之财也迅速积累起来,让他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百万富翁。
  据说,很多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上,都曾出现过“黑旗”,即一位前辈遭遇不幸,从而给了他取而代之的机会,而古兹曼也不例外。
  1984年,墨西哥军警联手查获了一个面积巨大的大麻种植园。得知此事后,加利亚多气得发疯,并随后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小弟恩里克·萨拉扎实际上是执法机构的卧底,就是他把相关情报给泄露出去的。
  于是,加利亚多调集一批全副武装的手下,瞅准机会将萨拉扎绑架,并在折磨许久之后杀害。然而,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位萨拉扎并不是墨西哥警方的人,而是美国禁毒署(DEA)的特工。
  美国人迅速展开了报复,事实证明,他们可比墨西哥执法机构高效率多了,一系列的清剿行动闪电般展开。加利亚多本人也很快被捕。而他空出来的地盘,则被古兹曼和另外几个头目瓜分。
  自此,古兹曼终于跻身墨西哥大毒枭的行列。
  残忍的另一面
  毒贩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职业”,而在墨西哥,这种危险则来源于两个方面:执法机构的打击和同行之间的倾轧,后者往往更加致命。在墨西哥那些死于非命的人中,十有八九就是贩毒团伙的成员,因为抢地盘或寻仇等原因而被残忍杀害。
  比如,那些和他一起瓜分加利亚多地盘的人中,有加利亚多的弟弟和侄儿,这两人对于古兹曼算是恨之入骨。因此,双方先后多次火并,留下不少死状难看的遗体,比如,清晨醒来,人们惊恐地发现,十几具遗体被吊在市区里的人行天桥上晃荡;或者是七八个小伙子在街心花园里坐成一圈,只不过脑门上都多了一个弹孔……在这方面,古兹曼从不手软,甚至会把对手的全家灭门。当然,他自己也遇到过多次死亡威胁,这种刀口上舐血的买卖,谁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到2011年的时候,当地媒体报道,古兹曼的家产估计已经超过10亿美元,位于墨西哥的富豪榜排行前十位,而其经营的范围,也从最初的可卡因、大麻扩展到了冰毒、海洛因等危害更大的毒品。他所领导的团伙被称为“锡那罗亚卡特尔”,成为墨西哥最强的贩毒集团之一。
  另一方面,没读过几天书的古兹曼,倒颇有些另类的处世之道。
  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贵族们常会资助一些画家和游吟诗人,后者则会称颂这些贵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慷慨。而古兹曼似乎也有同样的爱好,他会让小弟不时地给那些摇滚歌手、说唱艺人一些现金,而这些人则会在酒吧和街头用歌声来赞扬古兹曼,把他说成是劫富济贫的现代罗宾汉,保护平民安全的大英雄。
  而古兹曼对于身边的人,的确是非常大方,当街大把撒钱救济穷人是常有的事。同时,在他控制的地区,也会对小偷小摸、街头抢劫等犯罪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反而治安较好。这些成为一个啼笑皆非的局面。
  据说,有一次古兹曼去某餐厅吃饭,因为害怕有人给仇家通风报信,他的小弟堵住了餐厅的门,并收走了餐厅里所有其他顾客与服务员的手机。在享受美食之后,古兹曼让小弟把手机发还给客人,并对他的打扰表示歉意,为此,他已经让小弟为今晚所有的客人买了单。
  侥幸与入狱
  导致古兹曼上一次被捕的,并不是因为他的出格举动,而是一次针对他的未遂谋杀。
  1993年5月24日,老对手帕尔马听到风声,说古兹曼当晚会出现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国际机场。于是,20多名枪手分乘几辆吉普车,在机场附近把一辆白色轿车团团围住,一顿乱枪将车上的人全部枪杀。然而,古兹曼实际上当时坐在不远处的另一辆车里,侥幸逃过一劫;白色车里坐的,却是当地的红衣主教波萨达斯·奥坎普,身中14枪而亡。
  奥坎普主教的被害,激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愤怒,国内外的呼声都纷纷要求墨西哥政府采取措施,制止这种有组织犯罪。于是,尽管并非古兹曼组织了那次袭击,他还是于当年6月在危地马拉被捕,并被引渡回墨西哥受审。随后,他共被判处20年徒刑。
  在坐牢的日子里,古兹曼过得相当滋润。他自己出钱给狱警发“工资”,换来的是狱方特殊照顾,让许多违禁品被源源不断地送进监狱,也让他得以在铁窗后继续遥控自己的庞大帝国。   然而,在8年后的2001年,古兹曼还是选择了越狱,逃出了这个号称最高戒备等级的监狱。据悉,他花了250万美元打点狱警,让他们对运送衣服出去洗涤的卡车高抬贵手,理由是为了把金块偷运出去(该监狱包括一个金矿)。而实际运出去的东西,可比金块值钱多了:古兹曼从此消失在司法机关的视野里,直到这次被重新擒获。
  还有后来人
  那么,古兹曼的被捕,是不是验证了邪不压正的老话,也意味着墨西哥司法机关赢得了反毒品的战争呢?
  恐怕未必。
  实际上,在这场毒品战争中,墨西哥的司法机关一直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尽管上一任总统宣布“和毒品开战”,但收效并不明显。
  首先,毒贩们早已跨过了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阶段,形成了垄断性质的托拉斯,分工明确,效率很高。他们有足够的钱,可以购买走私来的先进武器,发放丰厚的“军饷”,这让他们组成的私人武装的战斗力很强,并不逊色于墨西哥的政府军。而墨西哥是个落后的国家,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警察连工资都常常被拖欠,警车、枪械都老旧不堪也无钱更换,和毒贩一比自然是矮了好几个头。
  比如,2009年7月11日,警方抓获了毒枭阿诺尔多·梅迪纳。随即,全国多个城市爆发出了针对士兵和警察的暴力袭击案件,毒贩们手持重武器和手榴弹,冲着警察局疯狂扫射,而警察只得躲在地下室,惊恐万分地等待枪声停息。在那天早晨的袭击中,共有5名军警殉职,多人受伤。如此嚣张的行径,真是世界罕有。
  另外,墨西哥的政府中腐败横行,各级官员包括警察局里都有不少人暗中给毒贩通风报信。2005年,在墨西哥总检察长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称该国联邦调查总部(AFI)的7000多名警察中,竟然有1500人以上与毒贩有瓜葛,其中475人后来受到了刑事指控,该部门也被改组。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有立志除暴安良的好警察,也会担心被自己人出卖而死于非命。
  对于不听话的墨西哥政治家,或是敢于揭露黑暗的媒体记者,毒品集团则会选择雇凶暗杀。2010年,墨西哥瓜达鲁普镇警察局局长的职位空缺,当地竟然无人敢于接手,因为上一任镇长即死于毒贩的袭击;最后还是一位年仅20岁的女大学生挺身而出担起此任,这种“猫怕老鼠”的诡异场面,正是墨西哥当下环境的缩影。
  此次抓捕古兹曼,是美国禁毒署和法警署的联合行动,具体负责动手的并非墨西哥任何一支执法力量,而是调动了墨西哥海军。这种安排,恐怕也是怕走漏风声的无奈之举吧。
  再者,这些毒贩也开始搞起了“多种经营”,利用其势力进行人口贩运、强迫从事性服务、洗钱等非法买卖,进一步壮大了势力,扩大了收入来源,更让其组织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清剿起来难度更大。
  因此,古兹曼的落网,虽然的确值得墨西哥政府官员们们弹冠相庆,却并未改变毒品战争中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实际上,尽管古兹曼被称为“墨西哥头号毒枭”,但和他实力相当的毒品集团,在墨西哥至少还有好几个,他被捕后留下的空缺,估计也很快会被其他人填补。
  此外,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美国国内毒品泛滥产生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在可预见的将来,墨西哥的毒品贩运依然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古兹曼第一次落网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乔治·布什总统、里根总统,我不会变得这么富有……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让毒品合法化,我才有了这么好的生意。从心底里说,我的整个帝国都是欠你们的。”
  在这些毒品集团被扫除之前,在犯罪的土壤被彻底改变之前,墨西哥的毒品战争,似乎还远没有到宣布胜利的时候。
  这次,墨西哥政府是抓到了一条大鱼,但海里的鱼,还有很多很多。
其他文献
日前,笔者有幸与我县一位老师同登“岳阳楼”,和学生一起重温经典,见证了一个独具创意激情四溢的经典课堂。  以联串教,回首“灯火阑珊”  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简案:  一、 联读导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杜诗范记高千古,  山色湖光共此楼。  二、 四面湖山归眼底  活动(略
台湾新党前主席、曾担任过11年法官的谢启大认为,可以对政治说不的台湾司法人,并非朝夕之间就可以养成,而是这20多年来慢慢累积的。现在侦办陈水扁案的司法人中,他们都算这20年来培养的不错的司法人,现在刚好陈水扁案都落到他们手上,这是陈水扁的不幸,可也是我们台湾的大幸!    这段时间,是昔日台湾“第一家庭”成员出庭的密集期,陈水扁不断上演“绝食”、“出书”、“创党”、自比“基督山伯爵”等系列剧之外,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曲催人泪下的人性美颂歌。文章的语言质朴、含蓄而厚重。留白之处须结合生活阅历联想深思,未尽之言要靠读者细致品咂。这里面有历史沧桑不堪回首的经历,有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伤痛,有对底层人质朴品质的讴歌,有对给过自己真情的普通人深深的内疚。沿着文本语言的溪流漫溯,作深度解读,能够获得独特体悟,受到深层感染,领略作者真挚的情怀,最终全面把握本文的主旨。其中既有对老王的怀念和歌颂,又有
由于临时支出法案未能在美国参议院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美国联邦政府于2018年1月20日零时起宣告“关门”。而这一天,刚巧赶上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一周年。  一年前,在就职典礼上,特朗普郑重且高调地强调要将“让美国再度强大起来”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如今,一年下来,对于特朗普极具个性的执政让他距离这个目标是更近还是更远,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给出了他的答
近日,土耳其军方击落俄罗斯执行空中打击任务的苏-24攻击机事件持续发酵。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将在叙利亚赫米姆空军基地部署S-400“凯旋”防空导弹。短短1天之后,“凯旋”防空导弹已经在叙利亚境内部署完毕。“凯旋”防空导弹是俄空天军部队现役的主力装备之一,可同时瞄准72个目标,最大射程达到400千米。此次“凯旋”归来,俄罗斯将其部署在从塔尔图斯港到距离土叙边境50千米的地方,可覆盖整个土耳其中
摘要:2008年全国农运会将对泉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将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帮助打造城市“体育名片”,推动基础设施及体育场馆建设;其次,通过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形成文明社会风尚、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提高环境质量;第三,依靠合理规划和大规模投入将不断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筹办及举办过程中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并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扎根沂南县已有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劲儿地听,可有些学生还是对语文提不起兴趣,不爱阅读,学习效率低下。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开展,这样的情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语文课堂上,教师按照主题教学,带领学生由点及面、博览深思、积极交流。这样的课堂活跃高效。教师们的教学观
一、恐怖袭击事件的预防  1.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及各类公共场所都应提高预防恐怖袭击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2.制订应急预案,规划逃生、疏散路线,并进行演练。  3.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设施(避难场所等)、用品(如应急包、急救包等)随时可以使用。  4.对周围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进行评估,并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  5.阅读公安部发布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了解防恐相
【摘 要】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亟需转变管理方式,改进现有的绩效管理模式。文章以某煤业集团公司作为案例企业,结合BSC先进理念,从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色出发,力求构建绩效管理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煤炭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BSC; 新常态; 煤炭企业;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月9日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之前已升高1.1℃,在未来20年内或升高超过1.5℃,若不能立即、迅速、大规模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升温限制在接近1.5℃甚至是2℃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气候变化影响已非常显著。尤其是今年以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灾害在全球肆虐,“气候临界”加速迫近,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与社会的“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