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当然应以读为主,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更应如此。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只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水平。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文相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再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北风有了形象的记忆。这样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二.读说相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则是对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一项基本目标,而且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教学《家》一课时,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用“_____是_____的家”句式练习说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
三.读思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儿真好,那么这儿到底好在哪里呢?最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远比教师逐句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读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我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待课文读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教师非常满意,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表演小白兔的小朋友还向老师要求奖励大蘑菇呢!
五.读画相结合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完了《雨点》之后,我让学生想象雨点落进不同地方的情景,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为图配上几句话,结果孩子一个个兴致盎然,写的画的都超乎我的想象。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六.读写相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引导孩子模仿课文再替秋姑娘写几封信,写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结果发现孩子们真的很可爱,写出的信很有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这也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者通联: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一.图文相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再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北风有了形象的记忆。这样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二.读说相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则是对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一项基本目标,而且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教学《家》一课时,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用“_____是_____的家”句式练习说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
三.读思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儿真好,那么这儿到底好在哪里呢?最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远比教师逐句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读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我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待课文读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教师非常满意,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表演小白兔的小朋友还向老师要求奖励大蘑菇呢!
五.读画相结合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完了《雨点》之后,我让学生想象雨点落进不同地方的情景,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为图配上几句话,结果孩子一个个兴致盎然,写的画的都超乎我的想象。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六.读写相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引导孩子模仿课文再替秋姑娘写几封信,写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结果发现孩子们真的很可爱,写出的信很有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这也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者通联: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