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和爱,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言语上的欺凌,都会给被欺凌者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责任,去帮助那些被欺凌的人,去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近年来,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已成为社会话题。2019年,聚焦校园欺凌话题的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之后,更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电影把校园欺凌带给孩子的伤害直观展现,直击人心。公众在揪心痛心之余,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
  有研究认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通行做法是加强立法及完善相应政策规章。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校园欺凌多发的态势总体得到了遏制,但离治本的目标还有差距。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法律的修订完善不仅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做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等各方的责任,为治理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防治校园欺凌,学校应把端口前置
  电影《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陈念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所有人,都是凶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校园欺凌的发生,往往是共力所致:社会生活中的暴力影响、大众传媒对暴力的美化、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冷漠、家庭的失护与失教……防治校园欺凌,学校的责任尤其重大。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将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管理环節、每位教职工。”
  把治理校园欺凌的责任全部推给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固然有点强人所难。但作为教育者,理应怀着这样的自信和自觉:暴力非因教育而起,却能由教育而止。网红老师王悦微谈及校园欺凌时,曾感慨:“旁观者看的是故事,当事人经历的是人生,是无法重来的人生。在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老师若有细心,便能发现端倪,进而阻止恶化;老师若有正义,一声喝止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老师不能拯救一切,但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一个老师能做什么?他可以踏踏实实潜心研讨,躬身教学,教会孩子知识,也可以仰望星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生活,在人性根基处培育真善美。
  学校和老师可以用一些教育课程防患于未然,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进行“善良教育”,从人性入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公德心;进行“美学教育”,让孩子们多感受美好和温暖的事物,减少孩子们心中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通过游戏互相认识和了解,营造友好和谐的气氛,让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成为相亲相爱的朋友。总之,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一些孩子得到共情,让一些孩子得到支持,这是作为成年人教育者应尽的责任。”教育者要尽可能营造一个正义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当欺凌者无法获得认同时,往往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而被欺凌者获得同情支持,甚至友谊时,也能消释伤害。
  遇到了校园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做
  在知乎网上,有这样一个提问“那些曾经被霸凌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有800多个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回忆当年被校园欺凌的往事,除了恨欺凌者外,最伤心的是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很多父母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很多家长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园欺凌?这其实不是一个好问题,会这么问的家长,往往在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后,会质问孩子:为什么他只欺负你?这句话,对孩子无疑是二次伤害。事实上,被欺凌往往没有理由。正如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中写的那样:“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孩子被欺凌后的第一反应,也往往是自我怀疑。如果这时候家长再来质问孩子,是雪上加霜,只会把孩子推向更委屈和无助的境地。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被长期欺凌,你首先应该质问的是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为什么孩子一直没有向你求助?
  还有很多家长会质问孩子:为什么你不打回去?这个问题,家长也应该反问自己。王悦微的孩子也曾在学校遭遇过欺凌,当时从小被教之以不说脏话粗话的她,一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还击,只是回家哭。王悦微没有教孩子打回去,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著名心理学者宫学萍曾分析过,为什么孩子受到欺凌后不会自我保护:一是自我保护的权利感缺失。这些孩子不认为自己有躲开痛苦的权利,不会要求对方停止,只会忍耐。二是自我保护上的效能感缺失,就是孩子对自己能否对抗成功缺少判断。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既没有保护自己的权利感,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因为家长长期过度要求孩子顺从或服从。一个人反抗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需要成功经验的积累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习惯了顺从,是不可能突然去反抗别人的。
  所以,如果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家长不要一味生气、愤怒和责怪,而是应该及时了解和沟通;其次是引导,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果事情依然得不到进展,家长应该及时和学校反映。在校园欺凌这件事上,孩子是最无辜和无助的,家长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呵护每一个“少年的你”,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
  编辑 东篱
其他文献
1  當儿子告诉我们这个消息时,我们差点惊掉了下巴。  数学30分。他说,刚开始有几个填空题不会做就慌了,后面的题目就乱写一通。英语40分。他说,答题卡全涂错位了。这两门课都是150分的总分。  儿子说完关门做作业,我和他爸对望一眼,不禁哑然失笑。  是的,你一直在紧张他的成绩会不会下滑?座位会排到什么位置?会比谁强比谁弱?这下好了,咱夯实底部了,再也不怕成绩下滑,后有追兵了。  是的,你一直有些
期刊
女儿上了二年級以后,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会让学生改正,然后让家长签字。  那天,女儿拿来的试卷上,有个地方是要用“阝”旁造字,女儿在括号里写了“陂”字。  我问女儿,这个字是不是错了,老师为什么没扣分?女儿指着这个字说:“因为这个字我写得对呀,只是老师还没教过。老师说,她一时也没想起来,所以圈了一下,后来发现是对的就没扣分。”我看了半天还是不认识这个字,问女儿是不是自己乱造的。女儿委屈地说,是她从字
期刊
我的妈妈是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文员,她是一个把梦想看得特别重要的人。她热爱写作,每天常常熬夜看书写文章。看到妈妈灯光下的背影,我又心疼又佩服。  七夕前一天,我把储蓄罐里的钱币倒出来,认真数着:“五角、一元、五元……”在一旁看书的妈妈笑着说:“鼎儿,大清早把储蓄罐拿出来干吗?”我一本正经地说:“老媽,七夕节要到了,我想送给您一个礼物……”妈妈有些惊讶:“给我买礼物,你有多少钱啊?妈妈不能要鼎儿的礼
期刊
一本好书就像一首诗,安详,有韵致,读来平仄有度,意蕴含藏其中;一本好书像一碗月色,清幽的月光,给你一抹神秘的想象。《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正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本书作者沈丽新不愧为儿童的陪伴者,她能从日常的教育琐事中敏锐地发现优美和瑕疵,总能在探索与实践中总结教育智慧与方法。这本书中既有典型案例及教育细节的深刻剖析,又有对当今教育现象及热点话题的精彩阐述,观点鲜明,见解独特,读后发人深省。  在读这
期刊
1  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回来要缩写课文《猎人海力布》。女儿缩了一个开头,突发奇想:“妈妈,我可以把它缩成小古文吗?”  小古文语言简练,概括性强,当然可以。问题是她才上小学,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古文,能行吗?我一半质疑,一半期待。她得到了准许,就开始动笔闷头写。过了好一會儿,她说写好了。我拿过来一看,有点意思。尤其这一节:“百姓无不悲痛,领小儿,扶老者,牵牲口,向东走去。半夜狂风怒号,有猛虎出山之势。
期刊
丁意萌,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秀外慧中的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品学兼优,曾被评为苏州市最美中学生。阅读铺垫人生底色  “手握状元之笔,心怀立日之心”,这是丁意萌出生时父母写在胎毛笔上的话。抓周时,她恰巧抓住了毛笔,大家都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带着众人的美好期盼,她从小就喜欢写作。  在丁意萌两三岁时,父母就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给她买很多书,每天晚上陪她一起阅读。还没上小学,丁
期刊
一直以来,无怨无悔坚守教育战线,心里始终有个承诺,那就是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用一颗爱心去呵护莘莘学子。  三年前的一个夜晚,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校门,我还在办公室给两名学生讲解错题。过一会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小脑袋钻了进来:“严老师,你能出来吗?我找你有事。”我抬眼一看,原来是班里最调皮的小东。  看到孩子期盼的眼神,我走到门外。小东吞吞吐吐地说:“严老师,我也不知道说
期刊
这个加长版假期,正好为父母提供了与孩子增进沟通、加深情感的机会。但好像时间一长,各种矛盾就出来了,不少父母感觉与孩子交流困难,亲子冲突也很突出。怎样做,才能让父母化解焦虑,与孩子“相看两不厌”呢?  世界上有一种生物叫做小朋友。他们既是大魔王,又是暖心的小天使。  时隔六年再次带一年级。刚开学时,内心填满了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尤其是我们班的小任和小倪,把我这个“资深班主任”也弄得焦头烂额。  苏霍姆
期刊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小王子》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北宋文学家司马光  比较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相反,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家陶行知  在孩子心目中,梦想远远高于任何物质财富。保护孩子的梦想,实际上就是在保护孩子的未来。  ——梦想的力量  唯一有说服力的教材是榜样教材。生活比学校更能提供这种教材。
期刊
1.你怎么这么傻  父母有时候恨铁不成钢,不经意间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或当他人面,不仅让孩子尊严受损,还很伤害他们的自信心。2.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多好  说这种话的父母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与孩子竞争的心理企图。当孩子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时,就会单方面地指责孩子。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把父母当成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他们认为父母既没有意愿帮自己解开心结,也没有能力化解自己的困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