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歌就像吸毒品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专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证实了音乐旋律对人脑的作用。共有217人参与了这项研究。结果发现,音乐能促进与愉悦感有关的多巴胺的释放。而且自乐曲结束前的15秒钟开始,其释放水平会平均增加6%至9%。
此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可卡因会使多巴胺的释放量提高22%。研究人员对音乐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个人的多巴胺释放量提高了21%,这表明对一些人来说,音乐的确可以增加人的愉悦感。
身体随节奏摆动
麦基尔大学的社会和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就音乐对人大脑的影响展开了多项研究。在其中一项实验中,列维京在大街上随机拦住陌生人,要求他们凭记忆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曲。
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重复一首歌的节奏时错误率只有4%,而在重复曲调时的错误率却高达66%。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会淡忘一首歌的曲调,那么为什么节奏感还在?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列维京发现了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首先乐曲激活了负责处理感官信息和破解语言的大脑区域。随后释放出多巴胺,继而激活与身体活动相关的小脑。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听到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就会摇摆身体,或者在听到重金属音乐时会不自主地晃动头部的原因。
鉴赏能力可培养
科学家认为,每个人欣赏音乐的能力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大脑结构不同,接触旋律的环境也不同。
上世纪90年代,德国神经学家比较了27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与27位普通人的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音乐家的大脑左半球与听觉处理有关的区域明显大于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在7岁以前就频繁接触音乐的人,甚至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即胼胝体,也比普通人或较晚接触音乐的音乐家厚10%到15%。
列维京指出,如果一个儿童在10岁以前没能接触到音乐,那他对音乐可能永远不会感兴趣。他认为,虽然并非所有自幼学习音乐或演奏乐器的人都会变成莫扎特,但这些人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对乐谱的识别能力会更强。
心脏随音乐而动
音乐不仅会影响大脑,还能调节血压、心率和呼吸。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卢恰诺·贝尔纳迪领导的研究小组对24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2人为半专业级歌唱家,另外12人未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
在听过贝多芬、巴赫和普契尼等音乐家的5首精选曲目后,经过两分钟的休息,科学家发现在每首乐曲的渐强段落,志愿者的血压都升高了,心率加快,呼吸也更加急促了。
分析还表明,在较为舒缓的段落,这些现象就会减弱。但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曲调最为华丽的段落,如威尔第的咏叹调中,志愿者的心率会与乐曲节奏保持同步。
打拍子也能减肥
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我们在听音乐时用双脚打节拍实际上类似于一种自动机械,目的是减轻由大脑运动中枢被激活而引起的双腿血液循环的加速。
英国森德兰大学的运动外科医生格雷格·麦克拉奇指出,用双脚打节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每天有10个小时双脚都在颤动,这或许是因为他头脑中一直在回荡着一首乐曲,甚至在看电视、工作和吃饭时也是如此。我们也许觉得这算不上一种运动,但它的确是,而且是能改善血液循环的运动,能帮助我们保持身材”。
一份研究指出,每天持续颤动双脚8小时的人相当于打了30分钟的壁球,也就是说能燃烧脂肪。这个动作调动的是腿肚子的肌肉,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完成这个动作,因此起到了消耗脂肪的作用。
钢琴家不买MP3
为什么听现场音乐会比听MP3或iPod更能让我们激情澎湃?为什么音乐家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拿出一部足以催人泪下或令人愉悦的作品?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科学家证实,现场音乐能激活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
专家录制了由一位专业钢琴家演奏的肖邦作品的片段,随后又在电脑中制作了相同片段的电子版录音。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发现,音乐爱好者在听过两段录音后,由真人演奏的乐曲片段包括了节奏及音符强度的起伏变化,因此更能调动起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产生共鸣。
(摘自《参考消息》2011.7.28)B③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专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证实了音乐旋律对人脑的作用。共有217人参与了这项研究。结果发现,音乐能促进与愉悦感有关的多巴胺的释放。而且自乐曲结束前的15秒钟开始,其释放水平会平均增加6%至9%。
此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可卡因会使多巴胺的释放量提高22%。研究人员对音乐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个人的多巴胺释放量提高了21%,这表明对一些人来说,音乐的确可以增加人的愉悦感。
身体随节奏摆动
麦基尔大学的社会和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就音乐对人大脑的影响展开了多项研究。在其中一项实验中,列维京在大街上随机拦住陌生人,要求他们凭记忆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曲。
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重复一首歌的节奏时错误率只有4%,而在重复曲调时的错误率却高达66%。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会淡忘一首歌的曲调,那么为什么节奏感还在?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列维京发现了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首先乐曲激活了负责处理感官信息和破解语言的大脑区域。随后释放出多巴胺,继而激活与身体活动相关的小脑。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听到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就会摇摆身体,或者在听到重金属音乐时会不自主地晃动头部的原因。
鉴赏能力可培养
科学家认为,每个人欣赏音乐的能力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大脑结构不同,接触旋律的环境也不同。
上世纪90年代,德国神经学家比较了27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与27位普通人的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音乐家的大脑左半球与听觉处理有关的区域明显大于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在7岁以前就频繁接触音乐的人,甚至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即胼胝体,也比普通人或较晚接触音乐的音乐家厚10%到15%。
列维京指出,如果一个儿童在10岁以前没能接触到音乐,那他对音乐可能永远不会感兴趣。他认为,虽然并非所有自幼学习音乐或演奏乐器的人都会变成莫扎特,但这些人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对乐谱的识别能力会更强。
心脏随音乐而动
音乐不仅会影响大脑,还能调节血压、心率和呼吸。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卢恰诺·贝尔纳迪领导的研究小组对24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2人为半专业级歌唱家,另外12人未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
在听过贝多芬、巴赫和普契尼等音乐家的5首精选曲目后,经过两分钟的休息,科学家发现在每首乐曲的渐强段落,志愿者的血压都升高了,心率加快,呼吸也更加急促了。
分析还表明,在较为舒缓的段落,这些现象就会减弱。但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曲调最为华丽的段落,如威尔第的咏叹调中,志愿者的心率会与乐曲节奏保持同步。
打拍子也能减肥
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我们在听音乐时用双脚打节拍实际上类似于一种自动机械,目的是减轻由大脑运动中枢被激活而引起的双腿血液循环的加速。
英国森德兰大学的运动外科医生格雷格·麦克拉奇指出,用双脚打节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每天有10个小时双脚都在颤动,这或许是因为他头脑中一直在回荡着一首乐曲,甚至在看电视、工作和吃饭时也是如此。我们也许觉得这算不上一种运动,但它的确是,而且是能改善血液循环的运动,能帮助我们保持身材”。
一份研究指出,每天持续颤动双脚8小时的人相当于打了30分钟的壁球,也就是说能燃烧脂肪。这个动作调动的是腿肚子的肌肉,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完成这个动作,因此起到了消耗脂肪的作用。
钢琴家不买MP3
为什么听现场音乐会比听MP3或iPod更能让我们激情澎湃?为什么音乐家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拿出一部足以催人泪下或令人愉悦的作品?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科学家证实,现场音乐能激活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
专家录制了由一位专业钢琴家演奏的肖邦作品的片段,随后又在电脑中制作了相同片段的电子版录音。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发现,音乐爱好者在听过两段录音后,由真人演奏的乐曲片段包括了节奏及音符强度的起伏变化,因此更能调动起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产生共鸣。
(摘自《参考消息》2011.7.28)B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