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命在人心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解放战争在短短4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在《解放战争》的作者王树增看来,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有三点——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国民党的腐败堕落,导致了迅速垮台;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重庆谈判的时候,国共两党领袖的口袋里都有一个清单。
  正值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石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而当时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威望、军事力量也达到了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就是陆军,陆军主流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盟军是一样的,就连士兵的鞋带都和美军的一样,更不要说武器了——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都是美式榴弹炮。
  毛泽东主席兜里也有个清单,是刘少奇从延安发过来的,当作一个谈判的筹码。
  这个清单上写着的军队总人数是127万。其实,我认为这个数字大大地有水分,当时我们的正规部队可以计算出来——抗战期间八路军有3个师,新四军基本上没有了,哪里来的127万人?只能是算上民兵了。但最重要还不是人数,是武器,我们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就是步枪,部队的火炮就是缴获的日本山炮。而我们的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就上战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共会打赢。
  解放战争打到中后期,许多国民党的将士都开始疑惑,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战。战斗中,共产党每场打下来伤亡很大,但是越打人越多,渡江战役时共产党的军队达到了400多万人。
  我查了一下渡江战役的详细部队构成,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连队百分之七八十是“解放战士”。什么叫解放战士?就是国民党俘虏,甚至有的连的干部、指挥员都是“解放战士”充当的。
  最有意思的例子是辽沈战役。第一战打廖耀湘,在野地里俘虏了国民党士兵17万人,共产党的政工干部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按照政工条例,抓了俘虏是要甄别的。但是17万人怎么甄别?最后没有办法,就在野地里拿松树条搭了一个门,上面贴了三个字“解放门“,愿意跟着共产党部队参军的,从这个门走过来,不愿意的从门边上走,给两块大洋的路费,让他回家种地去。最后,有三分之二的国民党士兵从门里面走过来。
  解放战争另一个重要的胜利原因在于土地改革。我查到当时土改的一份文件,很惊讶。其中有一个条款很有意思,是这样写的:“在分土地的时候,如果本村有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现役的官兵家人,一视同仁,一样分地。”造成国民党军队成建制地往这边投诚。
  在一场战争里,军人抱着什么样的信仰很重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
  国民党在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一股不可遏止的腐败浪潮迅速席卷了全党。
  蒋介石在1948年8月的一个军事检讨会议上曾说:“现在我们大多数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动摇,责任观念完全消失……”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时,海州的司令官是李延年。国防部让李延年带着海州部队和野战军沿着陇海铁路赶紧向徐州收缩,但这一行动要冒极大危险,因为陈粟大军就压在陇海铁路北边,决不能让对手事先知道。因此,对这次行动,国民党内部保密做得很严格。严到什么程度?第二天要出发了,头一天司令官还不知道。
  出发前一天晚上,李延年正要睡觉,竟然有一个人敲门进来,对他说:“李司令啊,你千万不能走啊,你要走也不能自己走,要带着我啊!”李延年当时对他说:“校长让我们死守海州,我能上哪里去?”
  但事后觉得不对劲,他赶紧给南京方面打电话,才知道果然如此,命令天亮就到,赶紧行动。
  李延年晚年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国民党不败才奇怪了!”
  对此,李延年很愤怒。他作为战区司令都不知道有军事变动,这个老百姓如何得知这么大的军事秘密?后来经过查证,那并非普通老百姓,而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在海州的代理人,做的是海盐生意。军队转移的秘密,必然是刘峙透露给他的。刘峙清楚地知道这个军事行动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还是宁肯不告知战区司令员,也要先通知自己的生意代理人,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不过再往深层次看,这样的腐败问题还只是表象,而最大的腐败是国民党党心的分裂,具体在战场上表现为派系斗争。他们整天喊着党国利益高于一切,实际上是私利高于一切。
  在国民党统治末期,他们彻底失去民心,被老百姓抛弃了。当时,国民党的行军日志上永远有一句话“不得进村宿营”,这和共产党刚好相反。共产党的部队离村还有好几里地,孩子们就来迎接了,油灯就点上,大娘将热水烧好,百姓的炕头就是营房。
  我觉得,解放战争给我们最大启示,就是共产党人始终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摘自《羊城晚报》2011.7.15)B⑨
其他文献
十年前,我们在去半坡湖度假村开会的途中,看到一位老者在门前的土丘上观望,对面泸河河道里,拉沙石的卡车正在涉水轰鸣。十年后,泸灞新区已连成一片,河里拦起了橡胶坝,园区三通一平,三环沿河而过,连地铁都通向那里了。一个月后,世园会将在这里盛装迎客。  我的一个好朋友在西安另一个区从事拆迁安置工作,一个村子接着一个村子地拆,忙得他经常节假日都在工地。对“钉子户”的工作都得请他来做,所以我们常夸他是“棘手问
期刊
婚姻走过第一圈  索尔仁尼琴最初的情感经历比较简单。那是在大学时代,在俄罗斯的顿河河畔罗斯托夫,索尔仁尼琴就读于大学的数学物理系,纳塔利娅·列舍托夫斯卡娅就读于同校的化学系。  那时的索尔仁尼琴身材又高又瘦,外表显得木讷呆板,还有个令人尴尬的绰号——海象,但他才华横溢,志存高远,对政治和文学如痴如醉,一心想写出一部描写革命史的惊世之作。他为了将纳塔利娅追到手,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文采飞扬、情真意切的
期刊
随着《蒋介石日记》和台湾“国史馆”“蒋中正总统档案”(大溪档案)的公开,蒋介石与胡适两位民国史关键人物的公谊私交,受到两岸的关注。  综观蒋、胡两人30年的交往,不能说其中没有私谊。但胡适自认为是领导人和国家、政府的诤友,蒋则随阶段不同,出于不同的动机,对胡或尊礼或批评,或视之为下属,或视其为专家。  “两害相权,取其轻”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与陈独秀等人轮流编辑《新青年》,影响甚大,那时国民党在知
期刊
中国把进口和处理西方垃圾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国产垃圾的大量增加似乎让中国措手不及。毕竟,这是一个有着节俭传统的国家,而且大多数人仍然对饥饿和贫困记忆犹新。  随着中国经济向前高速行驶,经济繁荣的副产品——垃圾——也正在越堆越高。然而除了那些拾荒者之外,几乎还不存在处理垃圾问题的制度。据观察人士说,事实上在中国各地的城市中,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努力大多才刚刚起步。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
期刊
有些问题出现时,能否解决它并不在于我们的生活是艰难还是轻松,而是在于我们如何面对障碍。  当有一天一扇门在你面前关闭了,解决的方法不是用头把它撞开,而是自问在它的旁边,或者同一个方向上是否将有另一扇门为你敞开。  人生中你有时必须找到紧急出口,尽管为此可能要绕很多弯路。  尝试着保持三盏或者四盏希望之灯永远同时点亮,如果关掉了一盏,还可以有其他几盏为你照亮继续前行的道路。  记得永远要区别对待理想
期刊
“我想买个学生证,能办吗?”  “可以啊,什么证都能办。”  这个“什么证都能办”的人自称“老李”,在网上颇有“口碑”。表面上,他在北京经营一家正规的刻章店,但暗地里,他从事的是“办证”的生意。  记者亲身体验买“证”,个中奥秘令人大开眼界。  “怎么找你呢?”联系上“老李”,记者以为就能直接去找他了。但没有想到,他说:“到苹果园地铁C出口。到了不用给我打电话,我不会出现。会有一个小孩来接洽,你听
期刊
陆定一发明Papertiger的译法  在七大召开前,1945年初,《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接任张闻天,出任中宣部部长,在七大会议上,他当选中央委员,仍然担任中宣部部长。谁知他像当初凯丰代理部长一样,刚刚上任,就受到了毛泽东的严肃批评。  原来,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在广岛投下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爆炸导致广岛14万人死亡,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
期刊
20年前的8月19日,苏共强硬派发动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军事政变。之后不久,苏联轰然倒下。最近,德国《明镜》周刊发现一份最新揭秘的档案显示,在苏联行将崩溃之时,陷入绝望中的戈尔巴乔夫,曾奋力挽救手中的权力,一再乞求德国给予经济援助,以拯救国家。  1991年元月,立陶宛独立运动令苏联紧张不安,戈尔巴乔夫几乎要赞成一项冒险政策:把立陶宛直接处于莫斯科的控制,而借口则是当地工人阶级“要求”苏联介入。苏联曾
期刊
彻底动摇了自信心  1991年8月22日凌晨2点15分,一架飞机在莫斯科降落。飞机上坐着刚被释放的戈尔巴乔夫、他的夫人,以及亲信。在这之前的3天里,他们一直被政变领导人扣押在戈尔巴乔夫的度假别墅。“八月政变”彻底动摇了戈尔巴乔夫作为政治家的洞察力和自信心。  在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以及随后在克里姆林宫门口广场上举行的“胜利者群众大会”上,笼罩着一种强烈的反对苏共的气氛。作为总书记,戈尔巴乔
期刊
宁为烈士死,不做降虏生  在许多老兵的回忆中,均提到曼西这个地方,这个被称为“公路尽头”的地方,成为中国远征军败退途中的中转站。  在这里,身为第五军军长的杜聿明,没有听从孙立人向西抵达印度的建议,最终选择了一条让跟随他的万千军民死伤盈野的不归路。  时任第五军新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的邱中岳在由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印制、1999年6月出版的《抗战时期滇印缅作战》一书中提到,直至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