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实施的今天,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摆在了全体师生的面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正常教学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做好一个“导学者”。而教师自己首先要在各方面都具有创造精神,这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创新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是师生互动,互相交流,思想互相渗透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以教为中心的单边活动。多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不断激励学生质疑、思考、解答、应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主动、大胆地激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自己,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教师应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具备广而精的业务知识,并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能力,这是成长为创新型教师的理论基础。
三、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教学效益
在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参与。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降低篮筐的高度或自制一个大一点的篮筐,来针对身高低或投篮技术较差的同学练习,这样就可以保证练习的效果,让全体同学都可以尝试到成功的乐趣。又如在小学低年级投掷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掘教材,几个学生自由组合,互相指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练习,这就会改变过去由教师统一指挥下的呆板的集体活动。
四、教材的使用与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权利,教师作为“参与者”,是一个将现有的材料转变为课堂里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根据课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使体育课程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专家”走向“教师”,从体验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文本体育”,而是“体验体育”,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感受、领悟、思考,从而不断地将体育课程转变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育课程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体育课程、体育课时计划,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生活乐趣,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结合教材。巧妙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与课的组织形式完美结合,是一节课的最高境界。“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选择什么样的教法,要结合教学实际,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场地器材、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如在学习武术时,怎样才能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呢?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团体操的手段,第一次以一种队形入场表演一遍,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能否做新的尝试?”换另外一种队形,再练,再改进,直到三遍、四遍,既练习了武术动作,又通过各种队形的演变调剂了教材的单调性,同时启发了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一举两得,课又上的生动活泼。
六、教师要善于抓住灵感的“一念之闪”
教师在教学中、思考问题中、相互交流中、甚至在睡梦中都会有灵感产生,突发奇想萌生新的有创意的教学意图,此时应迅速整理记录下来,为更好地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如在学习跳远、跳高、侧手翻等动作时,不妨先教他们用弱势腿踩踏板式反方向做动作,然后根据自己的练习体会转化为正常方向或强势腿练习。这有助于克服因习惯形成错误的条件反射,也会对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带来影响。
七、评价内容、方式、时机的科学性
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的计划性和变化性动态平衡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是教学评价,而且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即伴随教学过程随时进行的教学评价和及时反馈。而在体育教学中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在方式上要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在时机上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选择即时评价或随时评价,以有利于掌握动作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为主。
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只有全方位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才会在教学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韩旺中学)
一、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创新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是师生互动,互相交流,思想互相渗透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以教为中心的单边活动。多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不断激励学生质疑、思考、解答、应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主动、大胆地激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自己,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教师应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具备广而精的业务知识,并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能力,这是成长为创新型教师的理论基础。
三、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教学效益
在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参与。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降低篮筐的高度或自制一个大一点的篮筐,来针对身高低或投篮技术较差的同学练习,这样就可以保证练习的效果,让全体同学都可以尝试到成功的乐趣。又如在小学低年级投掷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掘教材,几个学生自由组合,互相指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练习,这就会改变过去由教师统一指挥下的呆板的集体活动。
四、教材的使用与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权利,教师作为“参与者”,是一个将现有的材料转变为课堂里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根据课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使体育课程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专家”走向“教师”,从体验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文本体育”,而是“体验体育”,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感受、领悟、思考,从而不断地将体育课程转变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育课程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体育课程、体育课时计划,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生活乐趣,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结合教材。巧妙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与课的组织形式完美结合,是一节课的最高境界。“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选择什么样的教法,要结合教学实际,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场地器材、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如在学习武术时,怎样才能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呢?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团体操的手段,第一次以一种队形入场表演一遍,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能否做新的尝试?”换另外一种队形,再练,再改进,直到三遍、四遍,既练习了武术动作,又通过各种队形的演变调剂了教材的单调性,同时启发了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一举两得,课又上的生动活泼。
六、教师要善于抓住灵感的“一念之闪”
教师在教学中、思考问题中、相互交流中、甚至在睡梦中都会有灵感产生,突发奇想萌生新的有创意的教学意图,此时应迅速整理记录下来,为更好地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如在学习跳远、跳高、侧手翻等动作时,不妨先教他们用弱势腿踩踏板式反方向做动作,然后根据自己的练习体会转化为正常方向或强势腿练习。这有助于克服因习惯形成错误的条件反射,也会对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带来影响。
七、评价内容、方式、时机的科学性
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的计划性和变化性动态平衡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是教学评价,而且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即伴随教学过程随时进行的教学评价和及时反馈。而在体育教学中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在方式上要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在时机上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选择即时评价或随时评价,以有利于掌握动作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为主。
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只有全方位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才会在教学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韩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