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如何做好和加强企业的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存货(材料物资和在产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逐一作了论述,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损失,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 资产 内部控制
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好企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每一企业防止资产流失、增强企业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企业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本文论述了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1. 做好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整。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货币资金也是企业资产中最容易流失的资产,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加强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检查与核实。对于现金的检查,根据国家对库存现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检查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是否存在违反现金使用“八不准”的行为,具体可以采取定期检查或突击抽查的形式,检查其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是否有白条抵库、挪用和短缺等情况。对于银行存款的检查,可以采取一面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一面派人到银行核对实际结存数,核实是否账实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应不是同一人,尤其对调整的未达款项要进行重点检查,防止账户出借、资金转出或其他威胁企业资产问题的发生。
1.2定期对外埠存款进行核实。外埠存款是企业采购材料物资等原因而存放在外地账户的款项,由于用款次数少,且单独开户挂账,容易被企业忽视,因此必须定期做好这一部分存款的核实工作,确保外埠存款安全完整。
2. 加强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管理,防止呆账坏账发生、确保应收款项及时足额收回。
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不仅使企业货款不能及时回收,而且还存在发生坏账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毁损。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定期清理和核实。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已被企业普遍采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贴现又可以转让,其流通性很强,且票据金额一般都很大,因此更应引起企业重视,对其加强内控管理就尤显重要。
2.1及时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重点做好一年以上应收款项清理工作,建立应收款项预警制度,尤其是对即将破产企业所欠货款必须派专人负责,逐笔落实,并采取多种收款形式,如债务重组、采取法律手段、物资抵押等方式想方设法收回欠款,避免因为坏账发生而带来的坏账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还应及时核销已确认的坏账,以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规模和数量。由企业法人、财务总监或财务处长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应收账款分析会议,对收款情况、挂账金额、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落实收款责任制,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2.2及时做好其他应收款的清理工作。企业对该部分借款的借用和归还应制定出管理制度,并派专人负责清理。对差旅费借款限期报销,逾期不报,从借款人工资中扣回;对部门借用的款项,可以采取由财务部门定期向各部门发放借款清理表,在清理表上要求各部门填明还款期限和延期归还的原因,对逾期不还的,财务部门将从该部门奖金中全额一次性扣回,以核销借款。
2.3必须加强对应收票据的审核、内部控制及检查工作。企业应设专人对销售部门或客户缴入的票据进行审核,审核应收票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审核票据转让单位所盖印鉴的规范性、票据到期兑现或转让时是否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以预防票据潜在风险;做到保管使用和记账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应收票据除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外,还必须单独设立备查薄,并每月出具应收票据对账单,对账单须经会计、票据保管员和部门主管签名确认;企业应组织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对应收票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以保证其账证、账物相符,对应收票据监督和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收票据实物、账面余额是否相符,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票据收付程序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有无账外设账等内容。
3. 加强材料物资的内部控制管理,做好材料物资经常性清产核资工作,保证材料成本的真实性。
加强材料物资内部控制管理,是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明确材料物资保管员的职责。对材料物资的收、发、存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对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应仔细核对其货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做到“凭证不足不入账,手续不全不入账、数量不符不入账、质量不合格不入账”,确保入库材料完整无损;实行限额领材料制度,严格按照领料单发料;保管好各种结存材料物资。
3.2定期做好材料物资的核对、清理、盘点工作,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材料物资的管理,保管员应做到日核对、月盘点,及时清理并定期调整与核减定额内损耗的材料的数量。财务、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账物抽查,对卡片余额进行复核,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核对账卡、卡物是否相符。对清理出的材料问题,经有权部门批复后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重大材料物资的处理还必须经企业集体决策后方可进行。
3.3加强对积压物资、淘汰物资和报销物资的清理力度。由于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部分库存物资已成为积压、淘汰、报废物资。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对这三类材料的清理工作。对淘汰物资,应请求上级部门批准予以核销;对积压物资,除保证本企业生产所需外,应积极对外调拨、调配或出售,以减少资金占用;对报废物资,应作为旧料积极对外出售,以减少损失。
3.4及时调整材料计划价格。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大,有的材料甚至大幅度变动,因此对采用计划单价核算材料成本的企业,其计划单价也应定期调整。对价格变动不大的材料应每年调整一次,对价格变动较大的材料则应及时调整,以及时准确反映其实际成本。 3.5对清产核资中价格已核销,实物尚在的材料物资应做好备忘账,单独核算管理。由于这部分材料物资在财务报表中不再反应其价值,更容易让人忽视,也更容易被人变卖侵吞,因此对这部分材料物资要加强管理和监控,并由专人在备查簿上登记和保管。
4.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成本支出。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是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如做不好在产品的管理,就谈不上降低产品成本。由于有的企业在产品既有产品制造,又有产品修理,因而其在产品的存在形式也不同,应分别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4.1对制造项目的在产品,其实物分散在各个车间、工段,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采取定期下车间、工段进行盘点核实。重点核实在产品的数量是否账物相符,是否有隐瞒不报或以次充好的现象,以控制或降低产品成本支出。
4.2对修理项目的在产品,其存在形式即为产品成本的发生额,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审核其成本发生的真实性、费用分摊的合理性、领用材料分配的准确性。尤其应将内控重点放在核实各车间和工段申报工程进度是否真实、申报手续是否齐全,有关部门如经营管理处、质量管理处、技术处等部门是否签字;核对所报工程的工时数是否真实,出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工资费用的分配是否同工时数相符合;核对工程材料领用单,检查其是否有张冠李戴和多领材料不退库情况,造成成本虚增。
5. 做好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不断增值。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物资条件,其价值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特点,从取得到处置全过程,健全风险管控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5.1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对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编制验收报告。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
5.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及保养。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应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5.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企业财务部门应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须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须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清查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
5.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5.4.1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
5.4.2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
5.4.3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及非货币性交换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企业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相关授权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5.4.4对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应由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出租或出借的申请,写明申请的理由和原因,并由相关授权人员和部门就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应签订出租或出借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具体情况,出租的原因和期限等内容。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
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已从如何防范资金挪用、非法占用和实物资产被盗拓展到重点关注资产效能,充分发挥资产资源的物质基础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成为了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企业 资产 内部控制
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好企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每一企业防止资产流失、增强企业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企业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本文论述了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1. 做好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整。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货币资金也是企业资产中最容易流失的资产,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加强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检查与核实。对于现金的检查,根据国家对库存现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检查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是否存在违反现金使用“八不准”的行为,具体可以采取定期检查或突击抽查的形式,检查其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是否有白条抵库、挪用和短缺等情况。对于银行存款的检查,可以采取一面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一面派人到银行核对实际结存数,核实是否账实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应不是同一人,尤其对调整的未达款项要进行重点检查,防止账户出借、资金转出或其他威胁企业资产问题的发生。
1.2定期对外埠存款进行核实。外埠存款是企业采购材料物资等原因而存放在外地账户的款项,由于用款次数少,且单独开户挂账,容易被企业忽视,因此必须定期做好这一部分存款的核实工作,确保外埠存款安全完整。
2. 加强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管理,防止呆账坏账发生、确保应收款项及时足额收回。
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不仅使企业货款不能及时回收,而且还存在发生坏账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毁损。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定期清理和核实。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已被企业普遍采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贴现又可以转让,其流通性很强,且票据金额一般都很大,因此更应引起企业重视,对其加强内控管理就尤显重要。
2.1及时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重点做好一年以上应收款项清理工作,建立应收款项预警制度,尤其是对即将破产企业所欠货款必须派专人负责,逐笔落实,并采取多种收款形式,如债务重组、采取法律手段、物资抵押等方式想方设法收回欠款,避免因为坏账发生而带来的坏账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还应及时核销已确认的坏账,以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规模和数量。由企业法人、财务总监或财务处长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应收账款分析会议,对收款情况、挂账金额、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落实收款责任制,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2.2及时做好其他应收款的清理工作。企业对该部分借款的借用和归还应制定出管理制度,并派专人负责清理。对差旅费借款限期报销,逾期不报,从借款人工资中扣回;对部门借用的款项,可以采取由财务部门定期向各部门发放借款清理表,在清理表上要求各部门填明还款期限和延期归还的原因,对逾期不还的,财务部门将从该部门奖金中全额一次性扣回,以核销借款。
2.3必须加强对应收票据的审核、内部控制及检查工作。企业应设专人对销售部门或客户缴入的票据进行审核,审核应收票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审核票据转让单位所盖印鉴的规范性、票据到期兑现或转让时是否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以预防票据潜在风险;做到保管使用和记账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应收票据除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外,还必须单独设立备查薄,并每月出具应收票据对账单,对账单须经会计、票据保管员和部门主管签名确认;企业应组织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对应收票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以保证其账证、账物相符,对应收票据监督和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收票据实物、账面余额是否相符,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票据收付程序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有无账外设账等内容。
3. 加强材料物资的内部控制管理,做好材料物资经常性清产核资工作,保证材料成本的真实性。
加强材料物资内部控制管理,是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明确材料物资保管员的职责。对材料物资的收、发、存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对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应仔细核对其货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做到“凭证不足不入账,手续不全不入账、数量不符不入账、质量不合格不入账”,确保入库材料完整无损;实行限额领材料制度,严格按照领料单发料;保管好各种结存材料物资。
3.2定期做好材料物资的核对、清理、盘点工作,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材料物资的管理,保管员应做到日核对、月盘点,及时清理并定期调整与核减定额内损耗的材料的数量。财务、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账物抽查,对卡片余额进行复核,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核对账卡、卡物是否相符。对清理出的材料问题,经有权部门批复后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重大材料物资的处理还必须经企业集体决策后方可进行。
3.3加强对积压物资、淘汰物资和报销物资的清理力度。由于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部分库存物资已成为积压、淘汰、报废物资。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对这三类材料的清理工作。对淘汰物资,应请求上级部门批准予以核销;对积压物资,除保证本企业生产所需外,应积极对外调拨、调配或出售,以减少资金占用;对报废物资,应作为旧料积极对外出售,以减少损失。
3.4及时调整材料计划价格。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大,有的材料甚至大幅度变动,因此对采用计划单价核算材料成本的企业,其计划单价也应定期调整。对价格变动不大的材料应每年调整一次,对价格变动较大的材料则应及时调整,以及时准确反映其实际成本。 3.5对清产核资中价格已核销,实物尚在的材料物资应做好备忘账,单独核算管理。由于这部分材料物资在财务报表中不再反应其价值,更容易让人忽视,也更容易被人变卖侵吞,因此对这部分材料物资要加强管理和监控,并由专人在备查簿上登记和保管。
4.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成本支出。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是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如做不好在产品的管理,就谈不上降低产品成本。由于有的企业在产品既有产品制造,又有产品修理,因而其在产品的存在形式也不同,应分别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4.1对制造项目的在产品,其实物分散在各个车间、工段,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采取定期下车间、工段进行盘点核实。重点核实在产品的数量是否账物相符,是否有隐瞒不报或以次充好的现象,以控制或降低产品成本支出。
4.2对修理项目的在产品,其存在形式即为产品成本的发生额,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审核其成本发生的真实性、费用分摊的合理性、领用材料分配的准确性。尤其应将内控重点放在核实各车间和工段申报工程进度是否真实、申报手续是否齐全,有关部门如经营管理处、质量管理处、技术处等部门是否签字;核对所报工程的工时数是否真实,出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工资费用的分配是否同工时数相符合;核对工程材料领用单,检查其是否有张冠李戴和多领材料不退库情况,造成成本虚增。
5. 做好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不断增值。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物资条件,其价值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特点,从取得到处置全过程,健全风险管控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5.1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对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编制验收报告。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
5.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及保养。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应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5.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企业财务部门应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须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须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清查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
5.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5.4.1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
5.4.2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
5.4.3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及非货币性交换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企业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相关授权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5.4.4对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应由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出租或出借的申请,写明申请的理由和原因,并由相关授权人员和部门就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应签订出租或出借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具体情况,出租的原因和期限等内容。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
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已从如何防范资金挪用、非法占用和实物资产被盗拓展到重点关注资产效能,充分发挥资产资源的物质基础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成为了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