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城市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生态建设是城市的核心,良好的生态是一座城市重要的环境基础,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建设是否科学合理,也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分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研究,系统梳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只有全面有效的做好生态规划,才能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198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1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我国早期的城市建设规划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致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使得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与发展速度,许多城市的建设过于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态势,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种种城市问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顾名思义要以环境为优先,城市建设项目应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高山、河流等自然条件,不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始终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次之,以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先进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应具备先进性和预见性。在进行规划编制之前,应对城市的资源、群众的想法、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隨后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建设绿色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确保建设项目不仅能够始终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还能够满足低碳绿色发展的需要。
2.3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而进行适时的变化调整,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将城市的成长性这一原则应运于城市规划中,就是尽可能地将一个城市中的文化、建筑、经济、环境等作为一个生命体征对待,人类要尽最大的能力来维护生命体成长,不断帮助它发展壮大。
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3.1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工作
在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城市特有文化、城市特色、城市景观风貌以及核心吸引力。对城市的景观格局、产业结构、城市住宅设计及各种功能区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进行多方论证,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进行人文景观和各种自然景观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制定建设方案,在城市基础结构的框架下,通过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低层规划等做好景观设计工作,满足现代城市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其次在城市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建设结合现代气息,与城市生活融于一体,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与自然充分融合的城市中。同时,规划时要以生态化的绿色产业园为标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建设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此外,要努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链,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产业链的升级转型,提高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3.2把握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环节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环节,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住宅设计以及城市产业设计。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应尽可能在设计上选择本土植物物种,凸显当地植被特色。相对而言,乡土树种比其他种类的植株更具适应能力,具有物种遗传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引进具有一定抗逆性、利于植被再生长的树种,可以减缓改良环境对树种的影响。比较合理的方法是选取本土物种中的优质资源,配合抗逆性植被分布,从经济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态效应,同时有效控制管理生态的成本。目前在景区的生态设计上,我国多采用这种区域分配的植株配置,通过错落有致的植株营造具有美感的景观气氛,并且以植株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如彩叶景观区以块状、条状的色彩差异,使景观产生较强的视觉美感和觀赏性。植被的多样化稳定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其种植方式可以采用丛植与单植和片植相结合的原则,将不同植株在同一区域混合种植,通过良性配置和总体布局的规划形成园林景观的整体效应。
3.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是焦点
想要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根据城市经济的增长分析,来确定能效的减排、经济的增长。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依靠科学发展观,充分贯彻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的污染程度、经济效益、资源量等产业进行客观分析,加强城市生态监督,确保城市产业的优化布局,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充分加强适用性经济,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3.4发展生态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在城市规划中,倡导绿色出行,比如完善绿道专项规划、慢行系统规划等,逐步缓解现在以小汽车出行为主的方式,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生态交通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目前城市污染的重要通道和手段,为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树立公共交通方式优先发展的意识,在规则和制度上加以约束,使人们养成低碳出行的习惯,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只有人人参与,这个城市才可能会更加生态环保。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绿色出行方式,只有让人们感觉到方便,人们才会选择。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自由和方便。
结语
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一个有限资源概念,随着人类的发展,负荷越来越重,城市生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由此而提出的生态城市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在城市正常运行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陆永亮.城市规划管理新趋向、新挑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54-155.
[2]杨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3,(1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198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1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我国早期的城市建设规划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致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使得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与发展速度,许多城市的建设过于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态势,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种种城市问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顾名思义要以环境为优先,城市建设项目应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高山、河流等自然条件,不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始终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次之,以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先进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应具备先进性和预见性。在进行规划编制之前,应对城市的资源、群众的想法、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隨后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建设绿色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确保建设项目不仅能够始终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还能够满足低碳绿色发展的需要。
2.3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而进行适时的变化调整,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将城市的成长性这一原则应运于城市规划中,就是尽可能地将一个城市中的文化、建筑、经济、环境等作为一个生命体征对待,人类要尽最大的能力来维护生命体成长,不断帮助它发展壮大。
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3.1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工作
在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城市特有文化、城市特色、城市景观风貌以及核心吸引力。对城市的景观格局、产业结构、城市住宅设计及各种功能区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进行多方论证,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进行人文景观和各种自然景观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制定建设方案,在城市基础结构的框架下,通过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低层规划等做好景观设计工作,满足现代城市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其次在城市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建设结合现代气息,与城市生活融于一体,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与自然充分融合的城市中。同时,规划时要以生态化的绿色产业园为标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建设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此外,要努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链,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产业链的升级转型,提高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3.2把握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环节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环节,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住宅设计以及城市产业设计。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应尽可能在设计上选择本土植物物种,凸显当地植被特色。相对而言,乡土树种比其他种类的植株更具适应能力,具有物种遗传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引进具有一定抗逆性、利于植被再生长的树种,可以减缓改良环境对树种的影响。比较合理的方法是选取本土物种中的优质资源,配合抗逆性植被分布,从经济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态效应,同时有效控制管理生态的成本。目前在景区的生态设计上,我国多采用这种区域分配的植株配置,通过错落有致的植株营造具有美感的景观气氛,并且以植株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如彩叶景观区以块状、条状的色彩差异,使景观产生较强的视觉美感和觀赏性。植被的多样化稳定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其种植方式可以采用丛植与单植和片植相结合的原则,将不同植株在同一区域混合种植,通过良性配置和总体布局的规划形成园林景观的整体效应。
3.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是焦点
想要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根据城市经济的增长分析,来确定能效的减排、经济的增长。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依靠科学发展观,充分贯彻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的污染程度、经济效益、资源量等产业进行客观分析,加强城市生态监督,确保城市产业的优化布局,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充分加强适用性经济,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3.4发展生态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在城市规划中,倡导绿色出行,比如完善绿道专项规划、慢行系统规划等,逐步缓解现在以小汽车出行为主的方式,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生态交通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目前城市污染的重要通道和手段,为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树立公共交通方式优先发展的意识,在规则和制度上加以约束,使人们养成低碳出行的习惯,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只有人人参与,这个城市才可能会更加生态环保。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绿色出行方式,只有让人们感觉到方便,人们才会选择。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自由和方便。
结语
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一个有限资源概念,随着人类的发展,负荷越来越重,城市生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由此而提出的生态城市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在城市正常运行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陆永亮.城市规划管理新趋向、新挑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54-155.
[2]杨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