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作者:王冬、史军、张劲硕、刘旸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定价:29.8元
[启航“无间书道”专栏]
作者为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跨媒体阅读推广人
日本地震,然后海啸,再然后核泄露。一说核泄露,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开始不踏实,觉得中国离日本太近了,辐射尘搞不好真会飞过来。核——这东西平时接触得少,我心里也没底,于是就上网查,查到了“科学松鼠会”的网站,有一些与核相关的知识,看完以后,踏实多了。怎么呢?因为从“科学松鼠会”的上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开始,我对这个群体就抱一种极度信任的态度。原因一是,这个群体的人学历高且专,很多都是生物学的博士或教师;原因二是,这个群体人数较多,假使有人说错了,其他专业人士也会纠正,失误率低;原因三是,这些人做科普工作是没收入的,完全凭兴趣爱好。一般情况下,人如果说谎,肯定是跟自己的利益有关,做一个跟利益无关的工作而满嘴跑火车,这样的人我反正没见过。
这本《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也是“科学松鼠会”的作品,不过做了细分,收的文章只与动物和植物有关,作者是“科学松鼠会”四位精通动植物知识的会员。看完这本书,最强烈的感觉是纠偏:有些我一直认为对的看法,原来是错的。
谁说狗不会出汗?
我从小就认为狗身上没汗腺,不会出汗,热的时候只能靠伸舌头散热。本书的作者之一、大学生物老师王冬说,哺乳动物都有汗腺,这是一种特殊的皮肤结构,狗是哺乳动物,所以也有汗腺,全身都有,其中大汗腺分布最广。大汗腺出的汗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如雨流淌的汗,而是一种略微黏稠的液体,这种液体本来是没味儿的,出来后和身上的细菌一掺和,就有味儿了。欧洲人的大汗腺比我们东亚人多,所以他们的体味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大汗淋漓的是小汗腺,人的手心上,每平方厘米有差不多500个小汗腺。狗的爪垫上也有这种小汗腺,据推测,这是它留下气味的方式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动物里只有人会大汗淋漓,术语管这个叫“散热性发汗”,是人独享的生理功能。
从大汗腺出来的汗有颜色。以前生活比较艰苦的时候,一个人通常没几件衣服,夏天的衬衫也就一两件,老穿老穿,腋下会发黄,那就是大汗腺液的颜色。大汗腺液也不都是黄的,河马的大汗腺液就是红色的,有时候它在水里一游,旁边看的人会以为它受伤了。还记得《射雕英雄传》里的汗血宝马吗?跟河马应该是同一种情况。
狗要不要剃毛?
夏天,狗穿着翻毛大衣,就算能出汗也热。很多家里养着长毛狗的朋友因此心疼,替狗热得慌,于是弄个剪子,咔咔咔,把狗毛剃光。主人心里舒服,觉得自己干了件大好事,其实呢?作者说,少部分宠物狗是单层毛,比如贵妇犬,毛长得勤,剃个板寸无所谓;而多数犬科动物都有双层毛,外层是粗硬的保护毛,内层是细软的底毛。春末时,为了应付即将来临的酷夏,大部分底毛都会褪掉,而外毛不褪,它不会妨碍散热,还能保护狗的皮肤不被太阳晒伤。在沙漠生活的阿拉伯人穿长袍就是这意思,也是为防晒。可要把狗的内外双层毛都剃了,可就不防晒了,它又没长袍穿,是不是?不但如此,还会造成它毛发生长不良。
此外,狗还需要毛来表现自己的地位,需要毛作为谈情说爱的资本。因为毛表现了狗的健康状况,在自然界里,只有癞皮狗才掉毛。作者说,其实人和狗一样,电视上的洗发水广告和治疗脱发的广告,证明人对自己的毛发也是很在意的。
为小强翻案
因为周星驰的电影,蟑螂有了另一个名字——小强。真正的小强不像电影里那么脆弱,用作者的话说:它算得上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几亿年前,它的外形跟现在相比变化并不大,但是个头大,有几十厘米长;它是奔跑专家,每秒能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如果它跟刘翔一样高的话,跑110米栏的成绩应该是1.2秒;它有六条腿,平衡能力非常好,设计成六个轮子的火星车借鉴的就是它……
人都认为蟑螂脏,作者说:这就大错特错了。蟑螂四处乱钻,不可避免会携带很多病菌,但那种程度,跟我们饭前不洗手的污染效果差不多,所以蟑螂从来没造成过大规模疾病的传播。而且,因为蟑螂平常要依靠自己的触角、尾须和全身的细毛来感觉外界,所以它一天里除了找吃的、交配以外,其他时间都在清洁自己的身体。见天洗澡,您说能脏嘛?!作者因此说:我们对蟑螂的不良印象,多数源自我们的“不厚道”。蟑螂从不主动打扰人类,它总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地做着清洁工作,古老而低调。因此,台湾有位教授在研究蟑螂十六年后宣称:它不脏,它是我兄弟!
半夜鸡叫吗?
公鸡只有早上才打鸣吗?不是,白天也打,大概一小时打一次。只不过白天时,人多在忙事,不太注意。而黎明时分,某只公鸡一叫,其他鸡也跟着起哄,喔——喔——喔——纷纷宣告自己的存在,鸡多势众,再加上早上安静,人也就注意了。那么,鸡半夜打鸣吗?按书里的说法,鸡不是猫头鹰,半夜要睡觉,不打。鸡的脑子里有一个区域叫松果体,松果体受光线控制,只有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它才会分泌褪黑素,稍微有点光,褪黑素的分泌就会被抑制。而褪黑素直接控制公鸡的打鸣。早上天光放亮能看见点东西了,公鸡的褪黑素分泌被抑制,于是不由自主地打起鸣来。公园里的大爷们遛鸟,鸟笼子上蒙着黑布,布一撤,鸟就叫,蒙上布,鸟就闷了,跟这是一个道理。我在其他书里也曾看过介绍褪黑素的文章,说它是管人睡觉的。完全没有光的情况下,人脑里分泌了褪黑素,才会很快睡着。
书中对人工白昼如何影响褪黑素分泌那一段发人深省。作者说,现在的人工照明太普及,黑夜不黑,所以人和动物的褪黑素分泌很受影响。对于人的影响有:普遍的情绪波动、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多发;对于动物的影响有:半夜时鸡叫和鸟叫声不断。作者认为,目前“给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是啊,中国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们谁能做得到呢?我们都有忙不完的事,日出日落都在做,半夜能息就不错,也难怪我们的身体总出问题。所以,早点关灯吧。
作者:王冬、史军、张劲硕、刘旸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定价:29.8元
[启航“无间书道”专栏]
作者为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跨媒体阅读推广人
日本地震,然后海啸,再然后核泄露。一说核泄露,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开始不踏实,觉得中国离日本太近了,辐射尘搞不好真会飞过来。核——这东西平时接触得少,我心里也没底,于是就上网查,查到了“科学松鼠会”的网站,有一些与核相关的知识,看完以后,踏实多了。怎么呢?因为从“科学松鼠会”的上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开始,我对这个群体就抱一种极度信任的态度。原因一是,这个群体的人学历高且专,很多都是生物学的博士或教师;原因二是,这个群体人数较多,假使有人说错了,其他专业人士也会纠正,失误率低;原因三是,这些人做科普工作是没收入的,完全凭兴趣爱好。一般情况下,人如果说谎,肯定是跟自己的利益有关,做一个跟利益无关的工作而满嘴跑火车,这样的人我反正没见过。
这本《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也是“科学松鼠会”的作品,不过做了细分,收的文章只与动物和植物有关,作者是“科学松鼠会”四位精通动植物知识的会员。看完这本书,最强烈的感觉是纠偏:有些我一直认为对的看法,原来是错的。
谁说狗不会出汗?
我从小就认为狗身上没汗腺,不会出汗,热的时候只能靠伸舌头散热。本书的作者之一、大学生物老师王冬说,哺乳动物都有汗腺,这是一种特殊的皮肤结构,狗是哺乳动物,所以也有汗腺,全身都有,其中大汗腺分布最广。大汗腺出的汗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如雨流淌的汗,而是一种略微黏稠的液体,这种液体本来是没味儿的,出来后和身上的细菌一掺和,就有味儿了。欧洲人的大汗腺比我们东亚人多,所以他们的体味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大汗淋漓的是小汗腺,人的手心上,每平方厘米有差不多500个小汗腺。狗的爪垫上也有这种小汗腺,据推测,这是它留下气味的方式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动物里只有人会大汗淋漓,术语管这个叫“散热性发汗”,是人独享的生理功能。
从大汗腺出来的汗有颜色。以前生活比较艰苦的时候,一个人通常没几件衣服,夏天的衬衫也就一两件,老穿老穿,腋下会发黄,那就是大汗腺液的颜色。大汗腺液也不都是黄的,河马的大汗腺液就是红色的,有时候它在水里一游,旁边看的人会以为它受伤了。还记得《射雕英雄传》里的汗血宝马吗?跟河马应该是同一种情况。
狗要不要剃毛?
夏天,狗穿着翻毛大衣,就算能出汗也热。很多家里养着长毛狗的朋友因此心疼,替狗热得慌,于是弄个剪子,咔咔咔,把狗毛剃光。主人心里舒服,觉得自己干了件大好事,其实呢?作者说,少部分宠物狗是单层毛,比如贵妇犬,毛长得勤,剃个板寸无所谓;而多数犬科动物都有双层毛,外层是粗硬的保护毛,内层是细软的底毛。春末时,为了应付即将来临的酷夏,大部分底毛都会褪掉,而外毛不褪,它不会妨碍散热,还能保护狗的皮肤不被太阳晒伤。在沙漠生活的阿拉伯人穿长袍就是这意思,也是为防晒。可要把狗的内外双层毛都剃了,可就不防晒了,它又没长袍穿,是不是?不但如此,还会造成它毛发生长不良。
此外,狗还需要毛来表现自己的地位,需要毛作为谈情说爱的资本。因为毛表现了狗的健康状况,在自然界里,只有癞皮狗才掉毛。作者说,其实人和狗一样,电视上的洗发水广告和治疗脱发的广告,证明人对自己的毛发也是很在意的。
为小强翻案
因为周星驰的电影,蟑螂有了另一个名字——小强。真正的小强不像电影里那么脆弱,用作者的话说:它算得上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几亿年前,它的外形跟现在相比变化并不大,但是个头大,有几十厘米长;它是奔跑专家,每秒能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如果它跟刘翔一样高的话,跑110米栏的成绩应该是1.2秒;它有六条腿,平衡能力非常好,设计成六个轮子的火星车借鉴的就是它……
人都认为蟑螂脏,作者说:这就大错特错了。蟑螂四处乱钻,不可避免会携带很多病菌,但那种程度,跟我们饭前不洗手的污染效果差不多,所以蟑螂从来没造成过大规模疾病的传播。而且,因为蟑螂平常要依靠自己的触角、尾须和全身的细毛来感觉外界,所以它一天里除了找吃的、交配以外,其他时间都在清洁自己的身体。见天洗澡,您说能脏嘛?!作者因此说:我们对蟑螂的不良印象,多数源自我们的“不厚道”。蟑螂从不主动打扰人类,它总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地做着清洁工作,古老而低调。因此,台湾有位教授在研究蟑螂十六年后宣称:它不脏,它是我兄弟!
半夜鸡叫吗?
公鸡只有早上才打鸣吗?不是,白天也打,大概一小时打一次。只不过白天时,人多在忙事,不太注意。而黎明时分,某只公鸡一叫,其他鸡也跟着起哄,喔——喔——喔——纷纷宣告自己的存在,鸡多势众,再加上早上安静,人也就注意了。那么,鸡半夜打鸣吗?按书里的说法,鸡不是猫头鹰,半夜要睡觉,不打。鸡的脑子里有一个区域叫松果体,松果体受光线控制,只有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它才会分泌褪黑素,稍微有点光,褪黑素的分泌就会被抑制。而褪黑素直接控制公鸡的打鸣。早上天光放亮能看见点东西了,公鸡的褪黑素分泌被抑制,于是不由自主地打起鸣来。公园里的大爷们遛鸟,鸟笼子上蒙着黑布,布一撤,鸟就叫,蒙上布,鸟就闷了,跟这是一个道理。我在其他书里也曾看过介绍褪黑素的文章,说它是管人睡觉的。完全没有光的情况下,人脑里分泌了褪黑素,才会很快睡着。
书中对人工白昼如何影响褪黑素分泌那一段发人深省。作者说,现在的人工照明太普及,黑夜不黑,所以人和动物的褪黑素分泌很受影响。对于人的影响有:普遍的情绪波动、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多发;对于动物的影响有:半夜时鸡叫和鸟叫声不断。作者认为,目前“给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是啊,中国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们谁能做得到呢?我们都有忙不完的事,日出日落都在做,半夜能息就不错,也难怪我们的身体总出问题。所以,早点关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