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体肠道菌群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包含十分复杂的生物种群,目前肠道能够检测出的细菌种类达到1 000种以上,肠道菌群紊乱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但不同的研究涉及的细菌菌群不尽一致.而最近研究发现一些特异性细菌,能在结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性反应或直接分泌致病毒素损伤DNA,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其所涉及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故对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肠道菌群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包含十分复杂的生物种群,目前肠道能够检测出的细菌种类达到1 000种以上,肠道菌群紊乱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但不同的研究涉及的细菌菌群不尽一致.而最近研究发现一些特异性细菌,能在结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性反应或直接分泌致病毒素损伤DNA,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其所涉及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故对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ETBF)、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患者女,28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12年、加重4年入院.2001年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泼尼松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后好转.其后病情出现反复,未正规治疗.近4年,患者反复黏液脓血便,每日4~5次,偶有下腹痛,服用美沙拉嗪效果不佳.既往有胆囊息肉病史,已婚未育.入院体格检查示,患者贫血貌,左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余无异常发现.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0 cm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粗糙,血
目的 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肠镜下特征和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66例直肠NEN患者的肠镜资料和病理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胃肠胰腺NEN病理分类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神经内分泌瘤(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C)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66例直肠NEN分布于距肛门3~15 cm处.54例最大径≤1 cm,肠镜下多表现
目的 分析总结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男性LELGC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资料.采用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CD20、CD3、CD4、CD8、上皮钙黏素、β-连环蛋白、bcl-2、p16、p53、p63、c-erbB-2、细胞周期蛋白D1、Ki67、DNA甲基化转移酶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治疗方法,但TIPS术后支架再狭窄一直是制约TIPS中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据文献报道,TIPS术后支架再狭窄1年内发生率高达40%~60%,近年应用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后显著提高了TIPS术后通畅率,但仍有8%~20%的患者TIPS术后1年发
近年C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CD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其早期诊断率不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CD者的MRI、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总结CD的特点.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疑诊CD并接受影像学检查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为32岁,临床表现为腹痛、
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并胃黏膜萎缩或肠上皮化生时需根除H.pylori[1].H.pylori感染导致的胃黏膜病变多呈散在灶状分布,在根除H.pylori后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时可能导致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为活检)部位不一致,可比性差.应用体腔黏膜活检仪行定标活检可保证治疗前后活检标本取自同一部位,更具可比性[2].本研究应用定标活检对H.pylori相关慢
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隐痛3个月、加重1周人院.患者3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呈持续性,不伴腹胀、腹泻,无发热、心悸、恶心、呕吐等,疼痛不向肩胛部放射.2个月前曾去多家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和超声等检查,均提示"胃炎",给予对症处理未见明显效果.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病毒性肝炎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胆囊胆固醇结石症是全球常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发病率为7%~10%,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也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措施[1].近期研究发现清道夫受体B族Ⅰ型(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I)介导的肝细胞对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中胆固醇酯的摄取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微囊蛋白-1/3(
患者男,31岁,发现HBV感染1 4年,未行抗病毒治疗.6年前反复呕血、黑便,曾诊断肝硬化、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外院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3年前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每3~6个月复发1次,曾3次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仍反复出血.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面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最早在1869年由Balfour提 出,是肝前的门静脉系统血管由于先天性或继发性的病变,导致门静脉全部或部分阻塞,从而在肝门区代偿性形成大量侧支血管丛,影像学上显示如同海绵状从而得名.其实质是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后进一步的病理发展.由于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