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量的重要作用更为突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工作原则。在严格执行检定规程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探索研究计量检定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才能不断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计量检定;工作质量;提高
一、计量检定的特点和分类
1计量检定的分类。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内容、形式以及计量器具重要性和检定的必要性等,可将计量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按照检定性质、目的和管理环节的不同,又可分为出厂检定、修理后检定、进口检定、仲裁检定和周期检定等:出厂检定是指计量器具制造单位在销售前进行的检定;修理后检定是指对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在交付使用前进行的检定:进1:3检定是海关对进口器具验放后由有关计量部门进行的检定:仲裁检定往往是在发生纠纷后,以裁决为目的而进行的检定:周期检定是对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计量器具,按照其使用性能、使用条件、使用频繁程度、维护保养能力以及检定经验等进行的定期检定。
2计量检定工作的特点。强制性、规范性、法制性是计量检定工作最大的特点,计量检定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针对计量器具的一项监督和管理行为,在法制方面具有强制性,一些重要的、关系到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强制检定。计量检定过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按照计量器具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其检定项目内容也不同。主要包括对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基本计量性能。以及其他影响准确度的特性。如线性、零漂、滞后等进行的检查和评定。检定内容多而杂:因此。检定操作必须按照法定的技术文件检定的要求,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内容,需在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合适的计量检定方法进行检定完毕后,检定部门需给出相应的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检定、注销印记等,对器具的计量性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定,其评定结果和证书等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措施
计量检定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其检定结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且具有法律效力。为保证检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检定工作必须在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约束下进行,为此,我国政府和计量部门专门制定了《计量法》《计量检定规程》等法律法规,用以规范计量检定操作过程,确保计量检定质量。《计量检定规程》中对检定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统一了检定方法,确保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一致。为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操作,从各种影响检定质量因素入手,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及计量检定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溯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国家计量标准的准确传递,使被测对象量值准确一致,必须要对用于测量工作的计量器具进行相应的计量标准检定,而加强计量标准器具的管理则是提高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对计量标准进行管理,由上级法定计量机构考核确定计量标准,并颁发考核合格证书,对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检定,以保证计量标准器具限定范围内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首先,企业应不断完善计量标准管理制度,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同时做好对计量标准器具的保养和维护,妥善保管,定期进行除尘、防锈工作。
2提高计量检定规程的技术指导性计量检定规程属于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其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检定项目、检定周期、检定条件、检定方法以及检定结果的处理等,是根据计量器具特性,在不断的检定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对计量检定操作过程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从而确保检定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为全国量值可以溯源到计量基准提供了法定依据。随着计量检定技术和计量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计量部门对检定管理规程不断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使检定规程具备了更强的技术指导性。进一步为提高检定工作质量。企业计量部门必须关注规程的更新修订,对规程内容进行实时跟踪,使检定工作质量在检定规程的规范下不断得到提高。
3确保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检定环境是影响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检定环境不符合要求会严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检定规程中对不同检定项目的操作环境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检定工作中为保证测量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应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对影响计量检定准确性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环境条件信息进行监控、记录,以便于对检定过程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检定工作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20℃±0.5℃,环境湿度在6O%~70%范围内,含尘量不大于0.2 mg/m 3:同时还应根据检定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对检定室的现场环境管理,做好相应的防尘、防腐、防震、防噪工作,确保检定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4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综合素质。计量检定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量值能否准确传递,检定结果是否真实可靠,这些问题都与检定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有直接关系。为提高检定工作质量,首先应加强对检定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技能扎实、业务娴熟,使计量检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出现技术性的失误。同时,计量检定工作又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每一个步骤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对检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高人员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检定人员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逐步形成一支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的高水平的计量检定队伍。
5购置先进的计量检定设备。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先进的计量检定设备才能全面提高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计量检定部门往往存在着设备老旧、落后,缺乏更新的情况,检定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县级计量检定部门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县级计量检定機构的检定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县级计量检定部门的新设备购置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努力提高计量检定部门硬件条件,改善检定环境,拓宽县级计量检定部门检测领域,提高检定工作质量。
三、结语
计量检定和人们生活所具有的联系性是非常密切的,基本上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有计量检定的身影,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让整个经济发展能够以有序的状态所存在,就必须对现有的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的完善,这对于经济有序发展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艳,王海.试论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6,(27):28.
[2]王桂英.浅谈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J].现代物业,2013:(08):118-119.
(作者单位:泗洪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关键词:计量检定;工作质量;提高
一、计量检定的特点和分类
1计量检定的分类。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内容、形式以及计量器具重要性和检定的必要性等,可将计量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按照检定性质、目的和管理环节的不同,又可分为出厂检定、修理后检定、进口检定、仲裁检定和周期检定等:出厂检定是指计量器具制造单位在销售前进行的检定;修理后检定是指对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在交付使用前进行的检定:进1:3检定是海关对进口器具验放后由有关计量部门进行的检定:仲裁检定往往是在发生纠纷后,以裁决为目的而进行的检定:周期检定是对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计量器具,按照其使用性能、使用条件、使用频繁程度、维护保养能力以及检定经验等进行的定期检定。
2计量检定工作的特点。强制性、规范性、法制性是计量检定工作最大的特点,计量检定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针对计量器具的一项监督和管理行为,在法制方面具有强制性,一些重要的、关系到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强制检定。计量检定过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按照计量器具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其检定项目内容也不同。主要包括对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基本计量性能。以及其他影响准确度的特性。如线性、零漂、滞后等进行的检查和评定。检定内容多而杂:因此。检定操作必须按照法定的技术文件检定的要求,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内容,需在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合适的计量检定方法进行检定完毕后,检定部门需给出相应的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检定、注销印记等,对器具的计量性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定,其评定结果和证书等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措施
计量检定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其检定结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且具有法律效力。为保证检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检定工作必须在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约束下进行,为此,我国政府和计量部门专门制定了《计量法》《计量检定规程》等法律法规,用以规范计量检定操作过程,确保计量检定质量。《计量检定规程》中对检定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统一了检定方法,确保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一致。为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操作,从各种影响检定质量因素入手,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及计量检定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溯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国家计量标准的准确传递,使被测对象量值准确一致,必须要对用于测量工作的计量器具进行相应的计量标准检定,而加强计量标准器具的管理则是提高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对计量标准进行管理,由上级法定计量机构考核确定计量标准,并颁发考核合格证书,对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检定,以保证计量标准器具限定范围内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首先,企业应不断完善计量标准管理制度,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同时做好对计量标准器具的保养和维护,妥善保管,定期进行除尘、防锈工作。
2提高计量检定规程的技术指导性计量检定规程属于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其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检定项目、检定周期、检定条件、检定方法以及检定结果的处理等,是根据计量器具特性,在不断的检定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对计量检定操作过程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从而确保检定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为全国量值可以溯源到计量基准提供了法定依据。随着计量检定技术和计量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计量部门对检定管理规程不断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使检定规程具备了更强的技术指导性。进一步为提高检定工作质量。企业计量部门必须关注规程的更新修订,对规程内容进行实时跟踪,使检定工作质量在检定规程的规范下不断得到提高。
3确保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检定环境是影响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检定环境不符合要求会严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检定规程中对不同检定项目的操作环境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检定工作中为保证测量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应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对影响计量检定准确性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环境条件信息进行监控、记录,以便于对检定过程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检定工作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20℃±0.5℃,环境湿度在6O%~70%范围内,含尘量不大于0.2 mg/m 3:同时还应根据检定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对检定室的现场环境管理,做好相应的防尘、防腐、防震、防噪工作,确保检定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4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综合素质。计量检定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量值能否准确传递,检定结果是否真实可靠,这些问题都与检定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有直接关系。为提高检定工作质量,首先应加强对检定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技能扎实、业务娴熟,使计量检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出现技术性的失误。同时,计量检定工作又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每一个步骤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对检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高人员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检定人员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逐步形成一支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的高水平的计量检定队伍。
5购置先进的计量检定设备。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先进的计量检定设备才能全面提高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计量检定部门往往存在着设备老旧、落后,缺乏更新的情况,检定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县级计量检定部门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县级计量检定機构的检定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县级计量检定部门的新设备购置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努力提高计量检定部门硬件条件,改善检定环境,拓宽县级计量检定部门检测领域,提高检定工作质量。
三、结语
计量检定和人们生活所具有的联系性是非常密切的,基本上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有计量检定的身影,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让整个经济发展能够以有序的状态所存在,就必须对现有的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的完善,这对于经济有序发展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艳,王海.试论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6,(27):28.
[2]王桂英.浅谈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J].现代物业,2013:(08):118-119.
(作者单位:泗洪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