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面对题目,手底下没有足够的材料,思路闭塞,又不善于表达,便总觉得无话可说。那么,怎样才能有话可说?
一、勤于积累,丰富大脑的粮仓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的肚子里没有可说的东西,即大脑的仓库里无储存。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大脑的仓库内没有一定的积存,写作时只能是为难,只能是胡编乱造。
写作文的第一步不是“写”而是“想”,即认识。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这是一个内容丰富、过程漫长的复杂认识活动,最要紧的是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亲自体验,不断地积累。积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点的积累。这种观点的积累往往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每一门课程,注意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观点。二是生活的积累。写“感悟生活式”日记、随笔。要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去体验,去感悟。生活是一轴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只酸甜苦辣的五味瓶,是一首娓娓动听的乐曲。如果把平时这些对生活的感悟、观察和思考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三是阅读的积累。我们之所以阅读小说、散文和随笔,是因为相对纷繁广阔的世界和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自己的经历、生活、思想、情感总是有限的,甚至微不足道。天性驱使我们要从别人那里接触、了解、感受这个世界,丰富自己的阅历。
二、训练思维,拓宽写作的思路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面对一个题目,或思路闭塞,或形成思维定式,不能深究,三言两语便草草了事。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方面思维的能力,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研究事物看待问题。
(1)单一原点思维训练。所谓“单一原点思维”就是以原有的事物为原点,围绕其所进行的继承借鉴、发掘深化、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人们思维习惯的作用,在考察某一事物时,有时不自觉地把这一事物本身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而去考虑其他原因,结果导致问题不能解决。在写作上单一原点思维能帮助你挖掘事物的内涵,使文章立意深刻,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2)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信息源中引发出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往往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对客观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在作文构思时,以其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效果。
(3)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也就是反向思维,是在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基础上,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思考问题,从与原来的思维方向相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了,面对一个题目,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怎能无话可说?
三、具体表述,增加文章的厚度
作文,无非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两个方面。思维,能拓宽文章的写作思路,深化文章的主题;表达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作者思想的表现。因此,有了良好的思维,还需有表达的技巧,语言的技巧包括很多方面,要从“具体”方面下功夫。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作文时叙事粗略,只交代大概,描写人物模糊,只有轮廓,欠缺对生活细节的真实再现,欠缺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只寥寥几笔就觉得无话可写了。这样的例子在学生的习作中比比皆是:
片段一:……晚上,放学了,日记本还没有发下来,于是我就等着张姗去拿。“哎,她怎么还不来呀!”我焦急起来,有些不耐烦了,我怕耽误坐车。我终于等不及了,跑出教室去看,只见张姗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片段二:……来到操场上,体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喜出望外,“今天我们先不训练了,大家自由活动吧。”“噢——”一片欢呼声从我耳边响起,同学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追逐打闹,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个个玩得好不高兴……
片段一写的是心理活动,但只写焦急,没写怎样的焦急;片段二写的是动作,但只写做游戏,没写怎样做游戏;因此,要想把文章写长,写得厚实,就要在“具体”上下功夫,把“什么”写成“怎样”。不写想什么,要写怎样想的,把心理活动的过程细腻地刻画出来;不写做什么,要写怎样做的,让描写对象的动作跃然纸上。于是上面的两个片段可分别写成:
“我焦急起来,甚至有些生气了,我坐不住了,冲出教室,隔着走廊窗户向办公室望去,可是,不见人影,雨越来越密了,我更急了,只觉得时间停滞了,血管里的东西不流了,呼吸也快停止了,讨厌,再不来,我就误车了。”
“同学们都做起了各种游戏:瞧,一伙女生正围观两个同伴下‘四顶’,见一个眉头紧皱,举步维艰,另一个对手脸上挂着得意……”
细腻的文字,具体的表述,不但厚实了文章,而且使文章的语言鲜活起来。
想画竹,须先胸中有竹;想成竹,须有高超的技法;想使竹子鲜活起来,须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方成其竹。作文亦然。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实验中学)
一、勤于积累,丰富大脑的粮仓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的肚子里没有可说的东西,即大脑的仓库里无储存。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大脑的仓库内没有一定的积存,写作时只能是为难,只能是胡编乱造。
写作文的第一步不是“写”而是“想”,即认识。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这是一个内容丰富、过程漫长的复杂认识活动,最要紧的是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亲自体验,不断地积累。积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点的积累。这种观点的积累往往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每一门课程,注意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观点。二是生活的积累。写“感悟生活式”日记、随笔。要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去体验,去感悟。生活是一轴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只酸甜苦辣的五味瓶,是一首娓娓动听的乐曲。如果把平时这些对生活的感悟、观察和思考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三是阅读的积累。我们之所以阅读小说、散文和随笔,是因为相对纷繁广阔的世界和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自己的经历、生活、思想、情感总是有限的,甚至微不足道。天性驱使我们要从别人那里接触、了解、感受这个世界,丰富自己的阅历。
二、训练思维,拓宽写作的思路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面对一个题目,或思路闭塞,或形成思维定式,不能深究,三言两语便草草了事。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方面思维的能力,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研究事物看待问题。
(1)单一原点思维训练。所谓“单一原点思维”就是以原有的事物为原点,围绕其所进行的继承借鉴、发掘深化、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人们思维习惯的作用,在考察某一事物时,有时不自觉地把这一事物本身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而去考虑其他原因,结果导致问题不能解决。在写作上单一原点思维能帮助你挖掘事物的内涵,使文章立意深刻,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2)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信息源中引发出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往往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对客观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在作文构思时,以其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效果。
(3)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也就是反向思维,是在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基础上,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思考问题,从与原来的思维方向相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了,面对一个题目,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怎能无话可说?
三、具体表述,增加文章的厚度
作文,无非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两个方面。思维,能拓宽文章的写作思路,深化文章的主题;表达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作者思想的表现。因此,有了良好的思维,还需有表达的技巧,语言的技巧包括很多方面,要从“具体”方面下功夫。
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作文时叙事粗略,只交代大概,描写人物模糊,只有轮廓,欠缺对生活细节的真实再现,欠缺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只寥寥几笔就觉得无话可写了。这样的例子在学生的习作中比比皆是:
片段一:……晚上,放学了,日记本还没有发下来,于是我就等着张姗去拿。“哎,她怎么还不来呀!”我焦急起来,有些不耐烦了,我怕耽误坐车。我终于等不及了,跑出教室去看,只见张姗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片段二:……来到操场上,体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喜出望外,“今天我们先不训练了,大家自由活动吧。”“噢——”一片欢呼声从我耳边响起,同学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追逐打闹,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个个玩得好不高兴……
片段一写的是心理活动,但只写焦急,没写怎样的焦急;片段二写的是动作,但只写做游戏,没写怎样做游戏;因此,要想把文章写长,写得厚实,就要在“具体”上下功夫,把“什么”写成“怎样”。不写想什么,要写怎样想的,把心理活动的过程细腻地刻画出来;不写做什么,要写怎样做的,让描写对象的动作跃然纸上。于是上面的两个片段可分别写成:
“我焦急起来,甚至有些生气了,我坐不住了,冲出教室,隔着走廊窗户向办公室望去,可是,不见人影,雨越来越密了,我更急了,只觉得时间停滞了,血管里的东西不流了,呼吸也快停止了,讨厌,再不来,我就误车了。”
“同学们都做起了各种游戏:瞧,一伙女生正围观两个同伴下‘四顶’,见一个眉头紧皱,举步维艰,另一个对手脸上挂着得意……”
细腻的文字,具体的表述,不但厚实了文章,而且使文章的语言鲜活起来。
想画竹,须先胸中有竹;想成竹,须有高超的技法;想使竹子鲜活起来,须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方成其竹。作文亦然。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