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研究是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合理设计实验教学以配合理论学习,能够为后续模拟电路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文章讨论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实验设计思路,详细分析了电路参数改变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为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放大电路;实验教学;设计与分析
1.背景及意义
电工电子实验作为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动手和综合分析能力。研究实验设计的原理,合理的构建实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建立直观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对于实验教师而言,掌握实验的设计、教学和分析方法,便于理顺教学思路、梳理重难点,便于根据学情合理的调整实验内容,便于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具有较为稳定的静态工作点,在多级放大电路通常作为中间级,此电路在放大电路的理论、实验教学中都具有典型性。
2.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路
为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目的,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设计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2.1 元器件的测试
利用万用表核验元器件的好坏及其精准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采取更换设备或者现场维修等方式进行处理。过程中,要提示学生要注意万用表的档位切换。
2.2 静态分析与测量
理论学习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已知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并已知晶体管放大倍数β的情况下展开的。而实验中,与理论学习有所区别,主要原因就是需要判断电路是否工作在放大状态,β值也需要测算。为使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需要先进行估算,确定范围,而后调节电位器,使得电路符合放大要求。实验指导时需要讲清此区别。
2.2.1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确定方法
通过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可以分析出,当 左右时,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处在比较理想的放大状态,不容易出现失真。据此,可估算出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
2.3 动态分析与测量方法
重点分析改变参数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按上图接线,R1、R2为分压衰减电路(衰减100倍)。
2.3.1 静态工作点不变情况下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中,是否接入旁路电容CE,是否接入负载,对静态工作点是无影响的,但會影响到动态指标。输入信号幅值增大,对静态工作点也无影响,但是可能会出现非线性失真。
①电路中接入旁路电容CE(与RE并联,图中未标出)和负载。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值到合适位置(0.5V~1.2V),确保电路处在良好放大状态,测量此状态下的Vi和VO,从而计算出 。将实测计算值与理论估算值 ,进行对比验证。而后断开负载,重复上述过程。此时理论估算值变为 。通过分析对比,可得结论:不带负载时电压放大倍数要比带负载时大。
②输入信号不变,断开旁路电容CE,不接负载。测量Vi和VO,并计算出 ,此时放大倍数理论值为 ,进行对比验证。将步骤②与步骤①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可得结论:不带旁路电容时电压放大倍数要比带旁路电容时小。
③保持电路不变,调大信号发生器的幅值,直至观察到输出波形出现截止失真(削顶)与饱和效果(削底)。此时静态工作点处在适中位置,但由于输入信号幅值过大,导致交流电压负半轴与直流电压叠加后,uBE小于死区电压,发射结反偏,晶体管进入截止状态,放大电路截止失真,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同理,交流电压正半轴与直流电压叠加后,放大电路饱和失真,输出波形的下半周失真。可得结论:输入信号幅值过大,可引起非线性失真。
2.3.2静态工作点改变情况下电路的分析方法
改变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改变,甚至可使得电路因静态工作点过低进入截止,或者静态工作点过高进入饱和状态。在图1基础上接入旁路电容,不接负载,改变电位器Rp,观察输出波形情况。可观察到Rp过大时,出现截止失真;Rp过小时,出现饱和失真。可得结论:Rp增大,静态工作点下移;Rp减小,静态工作点上移。
②电路不变,调节Rp使得VE=3V,而后同时改变射极电阻 、集电极电阻 ,确保 ,测算出此时静态工作点与电压放大倍数,并与2.3.1步骤①中相应数据对比。可得结论:当 、 均增大时,集电极电流 减小,静态工作点下移, 由于 增加而减小,而 增大,故电压放大倍数 将会减小。相反 、 同时减小时,静态工作点上移,电压放大倍数增加。但, 、 过大会导致电路进入截止状态,过小会导致电路进入饱和状态。
3.结语
在教学中,实验教师要不断理解实验内涵,掌握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从讲线路连接转为理论引导、思维引导,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时,要逐步带领学生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自主设计实验,真正培养会研究设计、会分析思考、会动手实践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戈,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2] 张静秋,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J],电子基础,2017.06
[3] 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9
关键词:放大电路;实验教学;设计与分析
1.背景及意义
电工电子实验作为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动手和综合分析能力。研究实验设计的原理,合理的构建实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建立直观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对于实验教师而言,掌握实验的设计、教学和分析方法,便于理顺教学思路、梳理重难点,便于根据学情合理的调整实验内容,便于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具有较为稳定的静态工作点,在多级放大电路通常作为中间级,此电路在放大电路的理论、实验教学中都具有典型性。
2.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路
为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目的,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设计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2.1 元器件的测试
利用万用表核验元器件的好坏及其精准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采取更换设备或者现场维修等方式进行处理。过程中,要提示学生要注意万用表的档位切换。
2.2 静态分析与测量
理论学习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已知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并已知晶体管放大倍数β的情况下展开的。而实验中,与理论学习有所区别,主要原因就是需要判断电路是否工作在放大状态,β值也需要测算。为使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需要先进行估算,确定范围,而后调节电位器,使得电路符合放大要求。实验指导时需要讲清此区别。
2.2.1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确定方法
通过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可以分析出,当 左右时,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处在比较理想的放大状态,不容易出现失真。据此,可估算出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
2.3 动态分析与测量方法
重点分析改变参数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按上图接线,R1、R2为分压衰减电路(衰减100倍)。
2.3.1 静态工作点不变情况下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中,是否接入旁路电容CE,是否接入负载,对静态工作点是无影响的,但會影响到动态指标。输入信号幅值增大,对静态工作点也无影响,但是可能会出现非线性失真。
①电路中接入旁路电容CE(与RE并联,图中未标出)和负载。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值到合适位置(0.5V~1.2V),确保电路处在良好放大状态,测量此状态下的Vi和VO,从而计算出 。将实测计算值与理论估算值 ,进行对比验证。而后断开负载,重复上述过程。此时理论估算值变为 。通过分析对比,可得结论:不带负载时电压放大倍数要比带负载时大。
②输入信号不变,断开旁路电容CE,不接负载。测量Vi和VO,并计算出 ,此时放大倍数理论值为 ,进行对比验证。将步骤②与步骤①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可得结论:不带旁路电容时电压放大倍数要比带旁路电容时小。
③保持电路不变,调大信号发生器的幅值,直至观察到输出波形出现截止失真(削顶)与饱和效果(削底)。此时静态工作点处在适中位置,但由于输入信号幅值过大,导致交流电压负半轴与直流电压叠加后,uBE小于死区电压,发射结反偏,晶体管进入截止状态,放大电路截止失真,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同理,交流电压正半轴与直流电压叠加后,放大电路饱和失真,输出波形的下半周失真。可得结论:输入信号幅值过大,可引起非线性失真。
2.3.2静态工作点改变情况下电路的分析方法
改变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改变,甚至可使得电路因静态工作点过低进入截止,或者静态工作点过高进入饱和状态。在图1基础上接入旁路电容,不接负载,改变电位器Rp,观察输出波形情况。可观察到Rp过大时,出现截止失真;Rp过小时,出现饱和失真。可得结论:Rp增大,静态工作点下移;Rp减小,静态工作点上移。
②电路不变,调节Rp使得VE=3V,而后同时改变射极电阻 、集电极电阻 ,确保 ,测算出此时静态工作点与电压放大倍数,并与2.3.1步骤①中相应数据对比。可得结论:当 、 均增大时,集电极电流 减小,静态工作点下移, 由于 增加而减小,而 增大,故电压放大倍数 将会减小。相反 、 同时减小时,静态工作点上移,电压放大倍数增加。但, 、 过大会导致电路进入截止状态,过小会导致电路进入饱和状态。
3.结语
在教学中,实验教师要不断理解实验内涵,掌握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从讲线路连接转为理论引导、思维引导,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时,要逐步带领学生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自主设计实验,真正培养会研究设计、会分析思考、会动手实践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戈,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2] 张静秋,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J],电子基础,2017.06
[3] 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