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中地理题材内容教学的三个关注点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题材的课文是品德课教学中的“硬馍”,很少有人会喜欢去啃这块“干巴巴的馍”。可这次优质课的内容(《品德与社会》三下《世界真奇妙》)偏偏就是这么一块“馍”。在九次试教之后,在不断地磨课中,笔者梳理出了品德课中“地理题材”教学的三个共性问题——情感目标、价值倾向和有效性,分别作出聚焦反思和教学设计的更新,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讨。
  一、情感目标,是品德课堂的“调味剂”
  【问题设计:建筑真奇妙之中国长城】
  1.师:关于长城,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说各自的了解)
  2.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读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千米,号称万里长城。]
  3.师: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长城真长啊!
  生2:万里长城真雄伟!
  生3:我爱万里长城!
  聚焦反思: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因此,它的目标也是综合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是一个整体,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情感性也不可或缺。虽然像《世界真奇妙》这样地理性的课文相对比较枯燥,但是,也应该与课程目标相结合,成为人文的地理,充满激情的地理,有生命有活力的地理。
  然而,许多一线的品德课教师在面对地理内容时,往往会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熏陶。反思这个片段,表面上看来比较流畅,但细细一分析,“知”与“情”已被生生剥离,情感目标没有实现。学生所喊的“长城真雄伟啊!”“我爱万里长城!”等,都只是空洞的口号,根本没有情感奠基。于是,笔者将设计做了以下调整:
  【修改后的设计:建筑真奇妙之中国长城】
  1.师:万里长城,它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啊!关于长城,谁来说一说?(学生纷纷说各自的了解)
  师评价: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啊!的确,我们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一万多里呢,所以我们称它为万里长城!
  2.师:可是,大家想一想,当时并没有吊车,也没有起重机之类,我们的祖先居然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头,搬到如此高的山上,建成此般巍峨的万里长城,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我们的祖先真是太勤劳了!
  生2: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真厉害啊!居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生3:万里长城真雄伟,建造起来肯定不容易,我们古代的人民实在太伟大了!
  生4:是啊,这该花多少力气,该花多少汗水啊!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3.师:除了万里长城,你还知道咱们中国还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对策研讨:知识 情感,让三维目标更具综合性】
  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只有准确的目标定位,给地理知识融入情感的元素,才能真正凸显品德课程的特色。我们既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熏陶;也不能为了情感目标的培养而感情泛滥,出现牵强附会的人为现象。对于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准确地定位。
  1.知课程。深刻领悟品德课程性质,牢记品德课程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的一门课程,最终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2.析教材。教师要熟知本文的教学内容,了解本文所在的单元目标,整体把握教材的设计思路。
  3.懂学生。学生并不是一片空白地坐到课堂里来的,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因此,我们要“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因素。
  二、教材的价值取向,是选择教学资源的“圆心”
  【问题设计:动植物真奇妙】
  1.教师宣布比赛规则:经过自学资料,每个方阵派一名代表来猜,组员可以给代表三次机会提示,但是,绝对不可以说出带有国家和动植物名称的字。
  2.自学资料。
  [附资料:
  A.蛇灭门:人闻了它的花香会神清气爽,可毒蛇闻了会逃之夭夭。
  B.见血封喉:看似很普通的一种树,树汁有剧毒,一旦碰到人的伤口,就会置人于死地。
  C.蜂鸟: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脑只有一粒米大小,但记忆能力却相当惊人!
  D.孔雀鱼:它色彩艳丽,鱼尾像孔雀开屏时的尾巴,又叫彩虹鱼。]
  3.开始游戏。
  4.除了老师介绍的这些之外,你自己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植物呢?(学生说的都是些奇花异草:娃娃鱼、灯笼鱼、面包树、食人树等)
  聚焦反思:
  品德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是正确解读教材内容。在解读教材时,要准确定位教材的价值取向,理清脉络,把握内在结构,才能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和重组。
  这个环节中,貌似气氛活跃,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结合教学目标一分析,才发现,这几样动植物挑选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世界上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别称、动植物……”可见,孩子们要了解的是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并不是单一的奇花奇草。
  于是,在之后的修改中,笔者改选了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可喜的是,无意间还发现了每个国家在选择各自的“国花”和“国宝”时,都是有讲究的,背后都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于是,笔者打破原先“横向教学”的形式,试着从“纵向挖掘”中让学生来感受世界的奇妙:
  【修改后的设计:动植物真奇妙。】
  1.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同上,只是多了一个要求:猜测结束后每个动植物还有一个小问题要回答)   2.自学资料。
  [附资料:
  A.日本—樱花:日本的国花,樱花开的时间很短,7天左右就凋谢了,日本人就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
  B.墨西哥—仙人掌:它浑身长刺,四季常青,生命力十分顽强。
  C.加拿大—枫树:在加拿大,每到9月底枫叶就开始变红,远远望去,像火一样在燃烧!
  D.中国—大熊猫: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竹子。
  E.澳大利亚—袋鼠:袋鼠是一种只会向前跳,永远不会后退的动物,澳大利亚人欣赏它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把它当作国宝。
  F.美国—白头鹰:美国的国鸟,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在美国的国徽上也画着白头鹰,样子很威武。]
  3.开始游戏。(每个动植物背后还有一个结合各国文化底蕴的问题)
  a.枫树:辨认国旗。(枫叶旗)
  b.樱花:日本人为什么最欣赏樱花?(不仅因为它的娇艳,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就要活得像樱花一样灿烂)
  c.仙人掌:猜一猜,墨西哥人为什么把仙人掌尊为国花?(欣赏它顽强的生命力)
  d.大熊猫:判断题: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动物)
  e.袋鼠:看澳大利亚的国徽,想想为什么他们会把袋鼠画到庄严的国徽上呢?(欣赏它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f.白头鹰:辨认美国的国徽。(上面有白头鹰图案)
  【策略研讨:取舍 开发,让课程资源更具主题性】
  教材和教学内容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和素材,只是教学工作的蓝本,但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主题重新思考,重新选择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外延是很大的,所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教学资源。关键是我们教师在使用之前,要明确教材的价值取向,解读教学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学情和时代的特征,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挖掘能够焕发课堂生命力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取舍并开发最佳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让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更具目的性和生活性。
  三、有效性,是教学活动的“命根子”
  【问题设计:礼仪真奇妙】
  1.师:世界各国朋友相见时问好的方式各有千秋,你知道哪些不同的问好方式吗?
  2.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各种礼仪的图片。(中国——握手礼、日本——鞠躬礼、泰国——合掌礼、新西兰——碰鼻礼)
  3.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位置向自己的好朋友问个好吧!(孩子们纷纷走出位置,寻找同伴问好。可是嘻嘻哈哈一片,整一个玩闹的场景:有的握手甩得太用力,有的鞠躬弯腰太低,合掌时手的位置也不对……)
  聚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充分阐明了“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的确,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它给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的课堂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有效性才是活动的生命所在。
  如上述片段中,“向同伴问好”的活动,设计的意图是想通过创设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各国的不同礼仪。但由于之前的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各国的礼仪了解不准确,这个活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的品德课、我们的孩子都不需要这样目标不明确、无实效的活动。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设计做了如下修改:
  【修改后的设计:礼仪真奇妙】
  1.师:世界各国,朋友相见时问好的方式各有千秋,你知道哪些不同的问好方式吗?
  2.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逐个礼仪的学习。
  A.握手礼:谁能提醒大家,握手时要注意些什么?(微笑着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般都用右手,握手时力道适中,太轻显得不热情,太重又不礼貌)
  【教师和学生互动握手】
  B.鞠躬礼:仔细观察两幅图,日本的男女行礼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男: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女:双手交叉于身前。)让我们来试着做一做吧!
  【分男女生先后行礼】
  C.合掌礼:泰国的合掌礼也很有讲究。(如果是平辈相见,双手合十,举至鼻子高度就可以了,如果是晚辈见到长辈,则要双手合十,举至额前)
  【同桌互相行礼】
  D.碰鼻礼:我们一起来看一种更有趣的问好方式——新西兰人的碰鼻礼。(主人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碰鼻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说明礼遇越高)
  【找自己的好朋友行礼】
  【对策研讨:预设 生成,让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
  1.充分预设,注重指导。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得先明确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在明确活动意图的前提下,再去思考设计这个活动的落脚点在哪里以及活动的价值有多少。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针对活动开展时会产生的不同的状况,做好充分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组织活动教学时心里更有底,效果更显著。
  2.关注生成,提升效率。在如今的品德课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五花八门的活动形式,课堂气氛貌似很热闹,但没有多大实效。教师在组织每个活动时,不应该在“量”上停留,应该从活动的“质”上去评价,从 “效”上去取舍。教师要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建立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新问题、新矛盾,都是宝贵的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利用好了这些灵动的资源,及时调整预设方案,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轻松掌握枯燥的地理知识。
  总之,品德课程中地理题材的内容,对于我们教师的执教的确会带来一些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内容,以生为本,切实提高活动的效率,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定会释放独特的光芒!
其他文献
笔者曾执教《森林的歌声》这一音乐欣赏课,尽管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最后结果却事与愿违。  一、 【教学过程】  师:“这是一首由森林小动物的鸣叫声组成的歌曲,乐曲优美动听,是运用各种乐器来演绎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在聆听前对作品向学生作了大量的介绍。)在聆听期间,课件播放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图片,想以“音画同步”的方式提高学生聆听的专注性。  在两遍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了疑问:“现
2014年春季以来,全省各地陆续取消低年级期末统测,各校“年度大戏”纷纷改头换面,游园会、嘉年华、校园超市、大闯关等活动层出不穷。“试卷去哪儿了”“期末考试的脸偷偷地在改变”“告别试卷快乐游园”等信息,成为2014年度教育类网络热词和微信转发热点。以“期末游考”为标志的低年级学生学业水平“非纸笔”评价,受到师生、家长的欢迎。  那么,什么是“非纸笔”评价?“非纸笔”评价应用的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
PF98/PF98A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自装备部队以来,以其强大的破甲威力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在步兵反坦克武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多用途弹、云爆弹以及攻坚弹的列装,更是满足了步兵分队破甲、杀伤、爆破、攻坚、燃烧等多种不同的需求,已成为步兵分队不可或缺的重要火器。  但在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实弹射击训练实践中,却发生了多起未爆弹意外爆炸伤人事故,其中最惊心的是2017年8月29日,边防某团销毁未爆120
小学信息技术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指出,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情境创设过于主观,虚拟性太强,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和生活体验;通过情境导入,然后搁置不再提
【摘 要】随着小学品德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在追求“超越文本”“活动化”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偏离目标的不和谐现象。要让活动设计有效超越文本,具体应做到:课前准备活动要有备而来,实现情感酝酿;课堂感悟活动应指向铺路架桥,促成情感交融;课后延伸活动需有的放矢,达成情感升华。由此,让活动实现对文本的超越,涌现精彩,达成高效。  【关键词】超文本教学 活动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活动化”教学已
【摘 要】课程建设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发展目标和教育资源,制定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分层次开发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东小学从“全面调研,关注‘生态课程’的资源需求;全心规划,优化‘生态课程’的蓝图设计;全力实施,落实‘生态课程’的既定目标”等几个方面着手,
【摘 要】课堂结尾是学生提炼知识、拓展视野、形成素养的关键环节,好的课堂结尾能够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要做到如此需要教师从知识脉络的梳理、问题的提出、作品的展评、知识的拓展、指导与反思等角度出发,来提高课堂结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结尾  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的问题,即教师过分重视课堂引入及正式教学的环节,而对课堂结尾的重视程度则明显不足。其实,
10月22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有关防务技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2018国际防务技术大会”(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Defence Technology),在北京召开。国内首次、规模盛大、技术前沿,是这次会议的最大特点。  说“国内首次”,是因为防务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国防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很可能有不少人问:防务技术,和军事技术,什么关系?英语中它们分别是“d
记者知道杨工力参谋长是在原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陈知建家里见到的一幅中国画,很有功力,就随口问了陈将军一句。陈知建回答:画是杨工力的大作,他是原40师118团的参谋长,參加过老山进攻和防御作战,故事很多,你可采访他一下……  也是巧合,在118团越语翻译赵明来京公干时,由他牵线,记者真的见到了文武兼备的杨工力参谋长。  开始的话  我出生在干部家庭,父母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军人,建国后转业到地方,先
任务驱动——就课堂教学来说,可以概要地表达为: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来组织的一种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是近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比较热门的词语,作为一种比较时髦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我与上海市三泉路小学杨莉老师一起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家庭节电小贴士》公开教学时,就想到了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是因为,从教学指导的角度来说,“小贴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