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历史课程标准》,取代了长期使用的《历史教学大纲》,这个变化成为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教改的大事,本人试从旧大纲与新课标的比较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有益于我们的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大纲》具体比较如下:
一、课程目标
综下表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知识这一层面上,新课标有意淡化纯记忆性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历史信息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2.新课标特别重视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求老师不但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而且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以及学会和他人合作找知识的过程和方法。3.新课标更加重视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内容标准
与旧大纲相配套的是传统的人教版教材,在编纂上,它将整个历史划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分为世界史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大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将各个时间段内的历史内容以类相从,然后分别展开叙述。其优点是可以对历史作全景式描述,使学生对整个历史进程有一个全面的印象;缺点则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为了弥补传统教材的这种不足,近年来不少高三老师在组织学生复习备考时,会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将分散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性质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讲述,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而与新课标相配套的教材则采用了专题式的编写方式,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分为三个模块,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给了老师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余地的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它将老师、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到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前面,它需要老师不但有又广又专的知识,而且有敏捷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因此,新课标也给历史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应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三、评价与评估
旧大纲在评价与评估这一问题上给了三个原则、一个手段,而新课标建议用三个结合、五个手段。具体如下:
旧大纲尽管也提到了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但可操作性并不强,所以最终注重的还是结果,评价的手段还是单一的笔试,评价的依据还是分数。优点是容易操作,保证了一定的客观公正性,缺点可能是单一、片面。而新课标评价方式则相对全面,但操作麻烦,且容易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教学活动的建议
在此方面二者都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好的建议,比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意把握历史知识的点与面、深度与广度、老师引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等。
同时新课标提供了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每个教学单元都上一些活动课,像讨论、社会调查、历史角度欣赏文艺作品、现实问题辩论会、热点问题演讲等。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因人、因校、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等全新的课题。
所以,当前历史教学中,应该在坚持旧大纲精华的同时,把握新课标精神,“要素质也要成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历史教学大纲》具体比较如下:
一、课程目标
综下表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知识这一层面上,新课标有意淡化纯记忆性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历史信息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2.新课标特别重视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求老师不但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而且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以及学会和他人合作找知识的过程和方法。3.新课标更加重视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内容标准
与旧大纲相配套的是传统的人教版教材,在编纂上,它将整个历史划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分为世界史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大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将各个时间段内的历史内容以类相从,然后分别展开叙述。其优点是可以对历史作全景式描述,使学生对整个历史进程有一个全面的印象;缺点则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为了弥补传统教材的这种不足,近年来不少高三老师在组织学生复习备考时,会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将分散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性质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讲述,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而与新课标相配套的教材则采用了专题式的编写方式,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分为三个模块,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给了老师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余地的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它将老师、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到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前面,它需要老师不但有又广又专的知识,而且有敏捷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因此,新课标也给历史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应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三、评价与评估
旧大纲在评价与评估这一问题上给了三个原则、一个手段,而新课标建议用三个结合、五个手段。具体如下:
旧大纲尽管也提到了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但可操作性并不强,所以最终注重的还是结果,评价的手段还是单一的笔试,评价的依据还是分数。优点是容易操作,保证了一定的客观公正性,缺点可能是单一、片面。而新课标评价方式则相对全面,但操作麻烦,且容易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教学活动的建议
在此方面二者都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好的建议,比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意把握历史知识的点与面、深度与广度、老师引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等。
同时新课标提供了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每个教学单元都上一些活动课,像讨论、社会调查、历史角度欣赏文艺作品、现实问题辩论会、热点问题演讲等。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因人、因校、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等全新的课题。
所以,当前历史教学中,应该在坚持旧大纲精华的同时,把握新课标精神,“要素质也要成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